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一)

  第一次聽到"麗蓮。凱茲"這個人,是在杭州參加園長高級培訓班時剛巧遇上創新大會,很有幸地現場聆聽了麗蓮凱茨的講座,也是第一次感受中英文同步翻譯的講座。記憶中講座的時間不長,但是很多實例讓會場一次次響起掌聲和笑聲。然後根據介紹很着急地在書店尋找到了麗蓮凱茲的《與幼兒教師對話》,拿到手后卻一直沒有好好翻看,因為一直覺得這是一本很難讀的書。

  今年十月,全國幼教課程會議,遇到了老同學,高興地送了我一本書,一個勁地說這是一本好書!翻開一看,卻是《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本很熟悉但從未細看過的書。

  這是一本需要靜心的書,每每遇到這樣的書,必是焚香凈手,凝神屏氣,細細研讀。

  本書一共有三個序:作者序、譯者序、推薦序。沒想凱茨博士的丈夫是上海長大的,一下子覺得親切了不少。雖然不同的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但是世界各地的幼兒教師們所遇到的大量問題竟然如此相似。譯者廖鳳瑞博士是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而且凱茨竟然還是北師大龐麗娟教授的導師,感覺又親近和了解了許多。

  翻開第一頁,就被深深打動。凱茨教授的話不多,但是句句經典。

  適量原則:不管提供什麼東西,只有"適量"才能產生好的結果。簡練,但是切中要害。

  包括:對孩子的注意、愛、刺激、獨立、好奇、活動的選擇等。只有當數量、頻率與強度適當時,才會對幼兒有益。

  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依次為幼兒需要安全感、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生活經驗、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學習成長、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的榜樣。

  對於安全感的定義:是指心理上感受自己與別人的有依附關係,感覺自己有所屬。安全感必須建立在被愛者感受到這份情感,而且這份愛是適量的。

  我特別認同這份"被感受"的含義。有時候我們對幼兒很親切,但是並不能使孩子的奧安全感,因為他沒有"感受到",所以不能產生依附、信賴的感覺。這讓我再一次想起《小王子》中描述的情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了幾千朵玫瑰花都和他的玫瑰花長得一模一樣,一度覺得很失望,後來才明白對他而言只有他的那朵花才是獨一無二的,比其他的花都重要,她承載着他的付出和責任。在小王子的故事裡常看到的一個詞"馴養",狐狸說:"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從此我們彼此相互需要,你對我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將對你也是唯一的。"只有馴養了,建立了關係,才是彼此需要,才會緊密聯繫在一起,才會有感悟,才會休戚相關。

  "安全感來自於孩子相信成人對自己於一種真誠而強烈的反應,而不是空心的溫和。"

  一直以來,我們理想中的幼兒老師都是以溫和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我們評價老師也總會用和藹可親來衡量,漸漸地,這份溫和變成了職業性的、浮面的表現,而很少自問其中的真誠到底有多少!有時候我們的溫柔真的換不回孩子的信任,為什麼?我們的溫和是否真的就只是"空心"的溫和呢?

  有時走進班級,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問候,語言中沒有情感,很空洞乏味。孩子們也只是僅把問好作為一項任務完成而已,缺乏因問好而建立感情的激情和機會。

  同樣關於師生關係的建立,博士在後面的章節中還提出了一個教師要與孩子保持距離感的觀點,提倡教師要適當的疏離與理性。即教師不是孩子的保姆,要有專業的思維和眼光,能給教師留出觀察和思考時間,能給孩子留出發展和調整的空間。

  廖鳳瑞博士說,不要"一氣呵成"讀完全書,不妨偶爾停頓一下,思考一下書中的問題或者見解,進行思考或者實踐上的思辨,才是真正與大師對話,才能更好體會大師的用心。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二)

  本書的主編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麗蓮·凱茲,凱茲教授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從事幼兒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她通過文字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幼兒與幼兒教育",共有八章,分別為:幼兒發展的需求、自尊VS自戀、學習的氣質、我的孩子發展正常嗎、慎用行為改變技術、是教育還是讓孩子興奮、幼兒教育的目標與適宜的教學、幼教機構的評價。下篇是"幼兒教育議題",共八章,分別為:幼教老師的反省與展望、現代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幼教老師的成長、幼教界的觀念形態、幼兒教育是專業嗎、幼教人員的倫理規範、教學輔導的原則與策略。

  簡單的讀了序,我便開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兒發展的需求",從這裡讓我知道了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幼兒需要有安全感、幼兒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幼兒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幼兒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幼兒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榜樣。簡短的幾頁字讓我明白: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戀".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知道所謂的自尊指的是評價自己后所衍生出來的感覺,而自戀指的則是專註於自己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而從麗蓮凱茲教授舉的例子來看,讓我明白自尊和自戀會影響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長。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如何解決或應對所謂的"問題行為",我們不能光從外表的行為來看,而是要考慮問題行為和原因。而在處理問題行為的時候,我們必須了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也讓我知道在教學中要學什麼?什麼時候學好?如何學最好?這讓我這個剛剛從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淺。

  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是值得我認真去看的、去思考的。因為在這裡麗蓮凱茲教授寫下了有關幼教老師的反省與展望、現代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幼教老師的成長、幼教界的意識形態等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想法。而在第十一章"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讓我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所謂的"專業".它是對恪守執業標準或行事準則的承諾,這些行為準則規範專業人員在常見的困境中如何行事。其重點是1、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識;2、依據該知識做判斷;3、採用專業行為的準則。讓我懂得應該如何去教導幼兒,用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及訓練,為兒童的發展與學習盡最大的努力。

  書中對我們現在的常見的一些教育現狀或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讀凱茲教授所提出的議題與例子時,我的心裡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在檢討與反思之後,又有收穫的喜悅。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例子都是凱茲博士看到的幼教現場的一些問題有感而發所寫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的。

  總的來說,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閱讀凱茲博士的文章,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收穫,在不同職位的人看到凱茲博士的文章,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收穫。讀了這本書讓我這個新老師更加的了解了有關幼兒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也讓我明白做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多麼的重要!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三)

  在書店無意間發現了《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這本書,頓時吸引了我的注意,讓我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一開始看了書本的一個介紹,就開始讓我已經沉浸在書本里,一切的見解與想法都觸動了我的心弦,到了書店的關門的時間,書店老闆跟我說:"我們要關門了".最後我決定把它買下來與我的同事一起分享。

  本書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通過文字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她希望我們能借肋閱讀與思考,仔細聆聽她的見解,並通過教學的實踐,得到專業上的啟迪,邁向專業的成長之路。書中對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些教育現狀或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解析,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例子都是凱茲博士所親身經歷和看到的真實問題所寫,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我心中的共鳴,讓我的心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有爭辯,在檢討與反思之後,又有收穫的喜悅。

  "第一章——幼兒發展的需求",從這裡讓我知道了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幼兒需要有安全感、幼兒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幼兒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幼兒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幼兒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榜樣。簡短的幾頁字讓我明白: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麼做是對的。

  "第二章:自尊與自戀"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知道所謂的自尊指的是評價自己后所衍生出來的感覺,而自戀指的則是專註於自己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而從凱茲博士舉的例子來看,讓我明白自尊和自戀會影響着孩子的健康成長。

  書中舉的例子,很值得我深思。面對的是同樣的年齡段幼兒,開展的是同樣的主題 "我自己",一名教師通過讓孩子自製"我的書",標題包括:我的家庭、我喜歡的食物、我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我喜歡收到的禮物、我想去度假的地方等。

  另一名教師在布告欄貼着一個大標題"我們一班都是人",底下接着一行字:"我們的分析".布告欄的展示空間貼滿了長條圖與圓形圖,顯示班上所有幼兒的年齡、體重、身高、眼睛的顏色、缺牙的數目、鞋子的尺寸等等。為了這個活動,幼兒組成若干小組,有的整理大家從家裡帶來的資料,有的負責在班裡測量,然後匯總個別資料,在教師幫助下加於分析,共同製作圖表,把所分析的結果展示出來。

  兩名教師的教育意圖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幼兒的自尊,然而不同的教育行為,引發了不同的教育結果。第一個教師將幼兒注意力擺在滿足自己的事物上,將兒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費者,是食物、娛樂、禮物、度假的消費者。這些學習並未鼓勵幼兒向外探詢以求了解或引導幼兒探究值得探究的現象,只是將幼兒的注意力指向自身,使他們只關注自身的利益。有導向幼兒自戀的傾向。而第二個老師創造了一個研究平均值、趨勢、範圍的研究氣氛與研究群。這樣的活動既可以培養幼兒的自尊,同時也把幼兒關注的目光引向自己所在群體的眾多成員,讓幼兒關注他人的同時,也關注自身,而不是鼓勵幼兒過多專註於自己或滿足於自己;另外,也維護了幼兒對老師的尊敬。

  聯繫自己的工作,這樣由培養自尊演變為鼓勵幼兒自戀的例子,在我們的工作中時有發生,更可悲的是我們竟絲毫沒有覺察自己行為的不當,甚至還沾沾自喜於活動的創意。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已開始從關注群體轉向關注個體,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評價孩子,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要欣賞孩子的獨特之處。但究竟如何有價值地去欣賞、欣賞孩子的哪些品質,思考真是不多。

  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如何解決或應對所謂的"問題行為",我們不能光從外表的行為來看,而是要考慮問題行為和原因。而在處理問題行為的同時,我們必須了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也讓我知道在教學中要學什麼?什麼時候學好?如何學最好?這讓我這個剛剛從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淺。

  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是值得我認真去看的、去思考的。因為在這裡凱茲教授寫下了有關幼教老師的反思與展望、現代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幼教老師的成長、幼教界的意識形態等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想法。而在第十一章"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讓我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所謂的"專業".它是對恪守執業標準或行事準則的承諾,這些行為準則規範專業人員在常見的困境中如何行事。其重點是1、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道;2、依據該知識做判斷;3、採用專業行為的準則。讓我這個初學者懂得應該如何去教導幼兒,用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及訓練,為兒童的發展與學習盡最大的努力。

  我的收穫是:

  1、要讓自己的行為邁向專業化,首先需要找出自己在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難,然後尋找處理困難的方法。其實爭奪玩具的事例在我們身邊常有發生,我們老師也對這類事件的處理覺得頭痛不已,經常抱怨現在的孩子都太自私了,那麼,我們是否留意把這類工作中典型的難題給找出來,尋找解決的辦法了呢?我們能被稱為專業的幼兒教師嗎?

  2、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方法時要結合專業知識,當面對問題時,首先需要作出價值判斷,而判斷的依據就是該事件是否能針對幼兒當時的心理、認知水平,對某方面能力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這就涉及到專業知識。因此,理論知識是我們工作道路上的指明燈,作為專業教師無論工作多忙,看書學習決不能放鬆。要多看書、看好書,讓自己成為愛讀書的人。因此,在擴充知識面的同時,跳出原來慣有的思維模式,將各種知識進行梳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3、作為專業的幼兒教師,當遇到某些突發事件時,應該首先考慮到三個問題:

  (1)此事可以讓幼兒獲得些什麼?——要會判斷分析偶發事件的教育價值,並作出及時有效的回應。

  (2)教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拿幼兒在事件中的行為與他們以往的行為作比較,也就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分析幼兒。

  (3)課程與管理上應如何處理?——對於教育策略是否得當、課程設計與學校設施是否滿足幼兒的需求等進行反思。

  4、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幼兒間的糾紛時,首先便應該以雙方幼兒最大及最長遠的利益作為判斷的標準。老師是孩子心目中可以依賴的權威者,處理問題要公正,考慮雙方幼兒的利益,因此,當我在今後碰到類似事件時,面對用盡了各種辦法都不願退讓的一方,我一定會在"××,你再玩5分鐘,就換其他人玩。"的後面再加上一句"如果你想玩別的,老師也會幫你!"這關鍵的後半句話讓孩子明白自己與他人一樣處於一個公平的環境里,每個人的權利都會受到保護,每個人的需求都會受到重視,在維持正義的同時又維護雙方學習及發展的權利。另外,教師要站得高些,目光放得遠些為幼兒終身發展打基礎。所以,當我在今後碰到類似事件時,我不會急於停止紛爭,充當"滅火器",而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教育價值,促進幼兒長期的發展與學習。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還只是個孩子,不管談理論還是說實踐,自己都缺乏一種反思、觀察、辨證和理性,更沒有值得借鑒的教育策略、建議與教育智慧。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思,思有所悟,才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 標籤:春晚觀后感 幼兒國學 給教師的建議 實習教師 教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