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職稱”
佚名
《百度百科-職稱》:“職稱最初源於職務名稱,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就學術而言,它具有學銜的性質;就專業技術水平而言,它具有崗位的性質。專業技術人員擁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表明他具有何種學術水平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象徵著一定的身份。” “中國現狀下,職稱主要代表社會地位,高職稱者享有較高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與實際技能未必有直接關聯。”職稱是區別科學技術人員等級的稱號(如工程師、教授、講師、學院院士等)。高等學校教師擔任的教學、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評定的專業職稱也稱學銜。
職稱通過申報、評審,由主管部門授予,一般認為決定是否授予職稱由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評審主要是形式。職稱評審指經初級職稱認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並經一些基本技能考試(如:稱職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向本專業的評審委員會提交評審材料,經過本專業的專業評委來確定其是否具備高一級職稱資格。
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對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職稱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一種任職資格,它不是職務。是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的人員達到一定專業年限、取得一定工作業績后,經過考評授予的資格。
《百度百科-職稱評審》:“職稱也稱專業技術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技術水平的標誌,代表着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和工作實績,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同時也是對自身專業素質的一個被社會廣泛接受、認可的評價。對個人來說,職稱與工資福利掛鈎,同時也與職務升遷掛鈎,是求職的敲門磚,同時也是聘任職業技術職務的依據。對資質企業來說,職稱是企業開業,資質等級評定、資質升級、資質年審的必須條件。”一般而言,職稱晉陞有學歷、資歷的限制,僅少數人可以破格晉陞。
其實,職稱也是泊來品,中國古代只有官員等級,沒有專業技術等級。自從私有制產生,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奴隸社會形成十個社會等級:“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仆臣台”。(《左傳》)但是,這不是專業技術等級。
中國曆來是農業國,古時候雖有手工業,後來發展為資本主義簡單協作的手工業作坊和工場手工業,但是沒有專業技術等級。古時候把有手藝的人叫做“匠”,例如:木匠(匠氏、匠者,能剒削柱樑)、土匠(能穴鑿穴埳)、土木工(匠營)、畫匠、史匠(能雕琢文書)等。“匠”是會意字,從匚( fāng),盛放工具的筐器;從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頭等工具,表示從事木工。其本義即木工。《說文》:“匠,木工也。”《考工記》:“攻木之工七:輪、輿、弓、庸、匠、車、梓。匠人建國,匠人營國,匠人為溝洫。”但是,古時候的“匠氣”是貶義詞,指具有某一方面熟練技能,但平庸板滯,缺乏獨到之處。
由“匠”派生的詞:匠作即工匠,以技藝做工謀生的人;匠役即做工的僕役;匠戶即世業的工匠;匠手即技藝高明的能手);匠石即古代名石的巧匠;匠意即精巧的心思(同“匠心”;匠郢比喻技藝高明;匠門棄材比喻無用之人,自稱的謙詞。
隨手工業發展,商品交換日益頻繁,在奴隸社會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從中牟利的商人。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在商業中,出現了大掌柜(即現在的董事長)、少掌柜(相當於總經理)、外櫃(相當於業務經理)、內櫃(相當於生產經理)、帳房(相當於財務經理)、管家(相當於特助)、長隨(親信)、夥計(普通職員)等職稱。
我們不談官員職稱,因為各朝代的官員職稱很複雜。現代專業技術職稱主要有員、士(助理*師)、師,向上有主治(主管)*師、副主任*師、主任*師或者高級*師。我國的學銜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這些技術職稱大概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最早引進時間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這裡只研究“員、士、師”。
一、古代,“員”指官員的定額,又指官員、官吏。如:員弁(低級文武官員);員役(從事某項工作的官員;辦事的吏員);員僚(亦作“員寮”,泛指官吏)。
在專業技術等級中,“員”最低,但是比工人的技術等級高。也就是說,八級技術工人也不如技術員。我國一直把人分為兩個編製:幹部與工人。“員”雖然最低,但屬於幹部。曾經出現“以工代干”一詞,還是工人編製。
二、上古,“士”指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古代所謂四民“士農工商”即指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這裡,“士”籠統指大學士,沒有等級。而“匠”、商業中的職稱與“士”也無關。
儒家學說中,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原始儒家學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文化。原始儒學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規範和從政方面的治國原則。
戰國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據粗略統計有百餘種。這不僅說明士階層的複雜,也說明他們的行跡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為區分不同的“士”,便對士進行類分。《墨子-雜守》篇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書-算地》把士分為談說之士、處士、勇士、技藝之士、商賈之士。《莊子-徐無鬼》把士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根據士的特點、社會地位等,大體可分成武士、文士、低級官吏及其他難於歸類者(勇士、國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車士、都士等)。其中,僅低級官吏與等級有關:1.司法官的屬吏稱“士”。《孟子-梁惠王下》:“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士師為高級司法官,士則為較紙級的屬官。2.基層臨民的官吏稱“士”。《非攻下》:“士不暇治其官府。”《管子-八觀》把“里尉”稱之為“士”。3.泛稱各種屬吏。《禮記-祭法》:“庶士,庶人無廟。”註:“庶士,府吏之屬。”
士分佈於社會各個角落,上可為卿相,下可為士民、布衣。士的社會地位與職業千差萬別,又有統一性,即知識、道德和勇力。這些東西是無形的,但在社會活動中又無所不在,無所不需。士正憑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能游於社會各個角落。
諸子書中,也有“士”再分等級的記錄。《墨子-節葬下》載:“上士之操葬也。”所謂“上士”顯然區別於下士。《荀子-正論》把士分為元士與庶士兩等。春秋以前,士中又分等次;戰國有關分等次的記載恐怕只是歷史的孑遺。
三、師的名稱在夏、商、周時就有;而“師”字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中有“文師”之稱。西漢董仲舒用“師”一詞,司馬遷用“師表”一詞,都着重在師的表率作用。唐- 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裡,“師”是教人的人。
師是會意字,從幣,從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本義:古代軍隊編製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東漢-許慎《說文》:“師,二千五百人為師。”又泛指軍隊。《左傳-庄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漢-賈誼《過秦論》:“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所以,“員、士、師”本來與專業技術等級毫無關係。“員、士、師”為何用來作專業技術等級名稱,值得考證。
四、解放后職稱制度改革經歷三個階段:
1.50年代的技術職務任命制度:國家規定統一的技術職務級別,單位根據需要和機構編製確定技術職務,並任命人員,提升職務就可增加工資。主要的技術職務有工程技術人員、高校教師、科研人員、衛生技術人員、新聞出版人員等。職務等級,如: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等。60年代初,因國家經濟困難,工資基本凍結,職務任命制度基本停頓。在此期間,行政職務任命一直不斷。有的單位,一直不進行技術職務任命,例如:某海軍醫院全院只有2名主治醫生,一名是國民黨起義主治軍醫,一名是外單位調入的主治軍醫。
2.1977-1983年的技術職稱評定製度:只要評上相應職稱,不需聘任職務,不用履行職責。技術職稱實際上成了工作成就、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標誌,職稱與工資待遇不掛鈎。評定職稱的專業範圍涉及22個系列。1983年9月,中央決定暫停職稱評定工作,進行全面整頓並研究改革方案。在此期間,只憑學歷、資歷晉陞技術職務現象普遍,即所謂的“還政治運動債”;也有一大批僅憑資歷晉陞者。
3.1986年起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企事業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範圍內,結合本單位專業技術工作需要,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企事業單位在獲得任職資格的人員中聘任。聘任職務有任期,在任期內履行職責,並享受相應的職務工資待遇。由於沒有實現科學的分類管理,設崗和聘后管理工作薄弱,在職稱的申報、推薦、評審和評委會的組建與調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
職稱評審制度的弊端非常明顯:⑴各地區評審標準不一,導致評審不公平;⑵論資排輩之風盛行,只要年限到頭、資料齊全,一般就能上去,既評不出水平,又阻礙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評職稱成了形式主義;⑶職稱與工資福利掛鈎,於是出現拉關係和暗箱操作現象,直接滋長腐敗和不正之風;⑷每年都要評職稱,造成職稱貶值,一方面國外沒人承認,另一方面同一職稱人員的實際水平相差太大;⑸評審過程中沒有被評者的工作態度和實際工作能力,庸才照樣評上高級職稱;⑹職稱終身制,福利終身制,一旦晉陞職稱,就可相應晉陞工資,在分配住房、解決夫妻分居、公費醫療、退休年齡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真可謂是一勞永逸,所以也阻礙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出新成果,照樣有享受。⑺由於暗箱操作,同行是冤家,於是也產生故意壓制人才的現象。⑻有的人考上評職資格,上級就是不聘任。有的以“額度”為理由,有的就逼你滾蛋,可以安排自己的親信。
於是就有人對職稱戲說。這裡重點戲說“醫生與醫師”。
醫生,古代稱大夫或郎中。唐時設置學校令人習醫,凡學醫的人稱為醫生。《唐六典-太醫署》:“醫生四十人,典學二人。”李林甫註:“後周醫正有醫生三百人,隋太醫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唐末五代后官銜泛濫,以官名稱呼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銜泛濫所致。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直至近代,醫生才成為職業醫生之通稱。可是,為什麼後來把醫生改為醫師呢?(各等級的醫生都如此,而且在官方文書中一律稱為“醫師”。)
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白求恩是國際著名的胸外科醫生,他是什麼職稱呢?職稱與醫術水平無關;與醫生、醫師名稱無關。
古代,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醫生的社會地位同陶土木匠等相當,屬於下賤的工作。但是,醫生(中醫、西醫)都實行人道主義。中醫有“懸壺濟世”之說;西醫有“白衣天使”之譽。醫學活動中,特別是在醫患關係中表現出來的同情、關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維護病人利益、珍視人的生命價值和質量的倫理思想。但是,實行職稱終身制,福利終身制以後,醫“生”被改成醫“死(師)”,病人的生死就弱化了,更不用說病人的病痛了。
在醫院機制改革后,醫院成為醫務人員牟利的地方,改革主要方式就是把醫生變成商人,就是所謂市場化。醫生本來要節省開支,節約醫療資源,但醫院為了維持生存,就鼓勵醫生多開藥,多作檢查。如果掙不到錢,工資獎金就開不出來,因為政府是不給撥款的,重賞之下有勇夫,大家爭先恐後為醫院做貢獻。衛生部有“八不準”,地方政府則把醫生推向市場;醫生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不知自己是商人還是醫生。
由於醫院“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但中層幹部聘用有偏向,連醫生的使用也有偏向。按規定:急診室醫生必須是3年以上的主治醫生擔任,可是那些沒有門路的醫大畢業生直接擔任急診室醫生,甚至十幾年如此。這是最辛苦、最擔風險的崗位,而且根本無法(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資料、沒有後台)撰寫論文,一直不能晉陞職稱。
醫療是個社會問題,看病難、看病貴不僅僅是醫院造成的。為什麼看病難?醫療資源(人才、物質等等)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大醫院只會人滿為患。當然,為了提高收入,一次門診可以解決的問題,要病人門診三次;一次門診要排幾次隊(挂號、就診、化驗檢查、取葯,交費就不止一次)。由於人滿為患,每個病人的門診時間很短,不但診斷質量粗糙,而且醫患矛盾容易激化。由於多種原因,門診病人的輸液率高,抗菌素使用率高。由於門診病人多,挂號難,就診難,許多普通病人選擇急診,而醫院為了經濟效益而放寬急診標準,造成急診的人滿為患,繼而急診的診斷質量粗糙,醫療事故高發。這些都是急診室醫生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據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調查統計,自2002年9月1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以來,中國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
“市場化”的醫院改制,不但造成看病難、看病貴,而且嚴重損害患者安全,繼而導致襲醫事件頻發。現今,醫護這個崇高的職業竟然成為“不安全職業”,許多醫護人員不熱愛本職工作,也不希望下一代從醫。衛生部曾經表示:二次醫改“兩難”,不但要考慮病人,搞人文醫學,也要顧及穩定醫療隊伍。如果醫療隊伍被瓦解,倒霉的還是病人。
於是,醫“生”成了醫“死(師)”。當然,由於醫學生敬業精神滑坡、醫院醫德嚴重滑坡、醫學生就業黑幕重重,再加上醫風粗疏、醫規失嚴、技術低劣、醫療管理混亂、社會負面影響,才是醫療糾紛乃至醫療事故產生的源頭。
聯想到我國種種爛尾工程,大概也是“工程死(師)”太多的結果。201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