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看到枕頭邊放着一張折得奇形怪狀的紙。肯定又是女兒的傑作,這個小妮子,總是亂放東西。來不及放下包,我就叫來女兒,指着紙大聲呵斥她。
待我咆哮夠了,女兒才拿起紙,怯生生地說:“媽媽,這個不是我亂扔的,是我準備送給你的禮物,就是還沒有做好。”說罷,她拎起紙在我眼前晃了晃,問:“是不是特別像一隻飛翔的天鵝?我希望媽媽永遠像天鵝一樣美麗。”
我仔細看了看,還真有點天鵝的影子。就是比較肥,看起來笨笨的,估計難以長空翱翔。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錯把女兒的禮物當廢品,想起剛才的狂風驟雨,心裡對她滿是歉疚。
大概從四歲開始,女兒喜歡上了“送禮”。所贈禮物五花八門,有些是她自己用過的玩具,有些是外出玩耍揀的,更多的還是她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物件。
和我一樣,女兒的手特別笨。同樣一張紙,別的孩子可以折得方方正正,疊得稜角分明。但是在女兒手下,卻總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儘管如此,她卻對手工製作禮物樂此不彼,而且絲毫不講究禮品的材質,常常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廢棄的紙盒、只剩小半截的鉛筆頭,甚至一根小木棍,都是製作禮品的好材料。
女兒送禮不拘時節。出太陽了,下雨了,家裡的紅掌開花了,同學打電話來了,媽媽下班了……只要興緻來了,不分親疏遠近,碰着誰向誰送禮。有時就是純粹的一個念想,便立刻撇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順手從草稿紙上撕下一小塊,不管是方是圓,有形還是無款,立馬塗鴉起來。成人眼中隆重的盛大的日子,她反而不在意。
贈送禮物,最怕贈者掏心掏肺,受者卻視如蔽帚。每次看到女兒“送禮”,我比她還緊張,那樣簡陋的禮物,怎麼會有人喜歡?怕她被人拒絕難堪,便屢屢勸她去精品屋購買,還承諾一切費用都由媽媽承擔。可是女兒不領情,堅持自己動手做。
一天晚飯後,我和女兒外出散步。路上,小丫頭一直嚷嚷着周末要去釣魚。被她吵不過,我不得不答應,但是要她自備工具。得到放行令,小丫頭立馬四處溜達,尋找製作釣竿的材料。不多時便聽見她在前面欣喜若狂地大喊:“媽媽,我找到了!”我趕緊走上去,看見女兒手裡正拿着塊四指寬、尺來長的青竹片。“這個哪能做釣竿?趕緊扔了,別割着手!”“不是用來做釣竿,是做寶劍,從中間劈開,我和點點一人一把!”說完,女兒就蹲在地上做起來。不大功夫,兩把小竹劍做好了,女兒視若珍寶地捧回家。
第二天我陪女兒去“送禮”,心情十分忐忑。好幾次想叫她扔掉破竹片,覺得就算換成兩塊雪糕也會更體面。可是看着女兒興奮的模樣,終究沒有說出口。沒想到,女兒剛掏出“寶劍”,那小女孩立刻歡呼雀躍地奪過去,然後抱着女兒又是蹦又是跳。兩個小女孩興奮地分享着“尋劍”、“造劍”的經歷,還興緻勃勃地互刻名字,那種快樂,可不是一支雪糕所能替換的。
在所有的收禮人中,數我獲贈最豐,有時半天就能收到好幾份。前天下班回家,看見卧室門上,自上而下粘着三張紙片。上面依次寫着:“媽媽我愛你!”“媽媽我真的很愛你!!”“媽媽我對你的愛像太陽一樣!!!”三張紙片一張大過一張,感嘆號一個賽過一個有力,像是要把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裡面。清風吹來,三張紙片宛如三隻蝴蝶,在陽光下翩翩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