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細雨雪消融,春至工大便不同。翔源枯柳着新裝,校內桃花才映紅。
三五好友聚一室,煮茶品茗詩文誦。高山流水遇知音,太平猴魁弄春容。
東風的腳步輕盈而至,春天總算姍姍來遲。四月春帷初揭,和好友聚於茶室。雖無絲竹管弦之盛,有茗可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既可仰觀宇宙之大,也能俯察品類之盛。
華夏有兩寶,一曰酒二曰茶。前者剛烈貴陽,飲之似瀑布湍湍而下;後者溫柔主陰,飲之如細水娟娟而流。一陰一陽,相互調合,孕育炎黃子孫千百年。既有仰天長嘯出門而去的酒中仙客李太白,也有採菊東籬悠見南山的隱中居士陶淵明;既有放浪形骸,以天為被地作床的劉伶,也有坐觀雲起日,閑看花開時的王維;既有酒中之聖的杜康,也有茶中之聖的陸羽。
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沏一壺清茶,便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功成名就,仕途坎坷,沏一壺清茶,便懂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孟臣玉書,小爐添香煨一壺功夫如何,紫砂若琛,水清茶綠泡一盞觀音怎樣。待茶煮好沏好,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是否悟得,休去參禪且問茶,茶禪一味向心涯。品出山水風雲色,自悟菩提樹上華。品茶的最高境界便是:我即為茶茶即為我,茶相即心相,茶人合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滋於水,水藉乎於器。要想品好茶,品出茶的境界,必須憑藉茶器。在龍泉哥窯的類冰似玉中,盛載的是清幽高潔;在建盞的黝黑與燦爛的窯變中,呈現的是橫溢才華;在粗礪樸拙的陶器中,凝聚的是樸素勤勞。一套套精緻典雅的茶器無不閃爍着智慧的火花,一套套茶器無不給品茶人提供着與茶精神交流的平台。
從種茶到採茶,從制茶到煮茶,從制器到用器,從品茶到修身養性,每一個環節都顯得尤為重要。要真正領悟茶,真正做到茶人合一,這些環節都不能小覷。
常人喝茶只是把茶當作解渴解悶的飲料,雖然能品出茶的好壞,但是稱不上品茶。品茶不應該僅僅在於喝茶,僅僅在於觀色聞香,更應該在品茶中做到心平氣和,思考人生,悟得真諦。這樣才能將品茶提到更高的層次,才能做到茶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