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關於文學的一點淺見

關於文學的一點淺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7月那天誤撥了鵬鳴老師的電話,覺得唐突,趕緊掛掉,因為從博客得知,他最近在外地出差,而且有可能正在閉關寫作趕稿子,沒事打電話無異於浪費他的寶貴時間,沒想到他很快回撥,互相問好之後,當他得知我最近也在寫些東西時,說:“要想寫好,你得先多讀,要想寫好散文,多看看賈平凹的散文,要想寫好小說,多看看賈平凹的小說。”

  “賈平凹?”我詫異地脫口而出,他也聽出來了我的詫異。

  他說:“你以為賈平凹只有小說寫得好么?人家散文也寫得相當好。”

  我沒有說,我詫異的不是賈平凹還有寫好散文的本事,雖然我讀過賈平凹的作品並不多,不敢妄評,但文學似乎是相通的,名人自有他成名的資本和法寶,無名小輩質疑什麼是必須得有證據和資本的。我詫異的是鵬鳴老師,同為陝籍文人,他不僅在公開的文章里,以及博客最近置頂的文章《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中高度評價賈平凹的作品,私下言論仍然對其評價不減,這就是現在文壇極其缺乏的大家風範,豈是一般那些互相不服,難以互容,一味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拙劣文人所能比的?

  鵬鳴老師別的方面我不敢說,單就這一點,我很佩服,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陽不奉陰不違,從來不搞假清高,貶低別人,輕視同仁那些把戲,感覺文人也有不相輕的典範了。

  幾個月前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何建明:重版《廢都》《失樂園》是人性回歸》 2010年05月05日 10:01 北京日報 )。

  我也曾經在作家何建明的博客看過2009年歲末何建明原創的《粉色《廢都》的出版內幕 》 其中詳細描述了《廢都》再版的前前後後。

  關於賈平凹先生的《浮躁》,《廢都》,《秦腔》老三篇聽說不錯,被激烈地爭議着批判者,《廢都》一度還被列為禁書,又解禁,三部捆在一起出版,可惜我沒看完,看到的聽到的最多的卻是或罵或贊的評論。流氓作家和文豪僅在一書的“出”與“禁”之間,作品的命運直接關係到作家的命運,確實比小說本身的故事情節還跌宕曲折、精彩絕倫。

  鵬鳴老師《文學史上的里程碑》此評寫於2000年,敢肯定是在《廢都》初版之時而寫,至 2008或2009年廢都被解禁再版,與《廢都》思想被認可均超前至少八年,前衛,敏銳!

  鵬鳴老師還說閱讀不要去一味地追捧獲獎作品,獲獎的作品不一定就好。這個我認同,就好比報刊發表了的作品不一定就都好,網站點擊率高的作品不一定就真的好的道理是一樣的,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業餘作者寫的文采和思想境界都不錯的文章被埋沒在網站了,我偶爾有幸看到也會覺得眼前猛然一亮,感嘆半天“高手真的在民間啊”。

  鵬鳴老師還說過段時間會捎給我他本人專著的《世界文學簡論》和《中國詩歌史略》,我很高興,十分貪心地還希望會有他的親筆簽名,說實話,在他的諸多著作中,我確實比較偏愛這兩本書,當無意中在他的博客中發現收錄有這兩本書的那幾十篇文章后,我幾乎一有空就去細細品味其中每一篇精彩文章,內心一直渴望擁有這兩本書,有網沒網,網快網慢都不影響我慢慢細讀精研了。我慢慢又傾向於紙書的閱讀,覺得那才是真正的書籍,而且事實證明紙書更利於保護視力。面對一大片一大片的青少年重度近視患者,我想起 了教育的初衷就是不能當“睜眼瞎”,特別諷刺的是現在教育普及了,卻出現這麼多低齡的“睜眼瞎”,睜眼瞎也隨之普及了嗎?儘管不一定是“書”的罪過,但至少提醒我們讀書還是要注意代價的。

  我不否認這幾年在網絡閱讀中自己也享受了閱讀學習交流的便捷,並且受益匪淺,電子閱讀時間節制即可趨利避害。

  我自知文學田地荒廢已久,平日里閱讀也猶如瓜娃打棗一般東一杆子西一棍胡敲亂拾,並無一個整體的,系統的,有明確目的進行的細讀和精研,對於世界名著更是孤陋寡聞至極,他的博客中所選發的,選自《世界文學簡論》和《中國詩歌史略》的那幾十篇文章正好在短時間內惡補了我的欠缺,並在無形中指引了我的閱讀方向,而且讀了那些文章之後,對原著的理解更有幫助了。

  他品評世界名著:《《福賽特世家》:浮生若夢》、《《偽君子》:宗教是力量的源泉》、《《堂-吉訶德》痛苦中的幸福生活》、《《簡-愛》維護自我的尊嚴》……

  他品評世界名家:《卡夫卡:現代人的孤獨與焦慮》、《喬伊斯:世紀病患者的心靈獨白》、《拜倫:激揚狂放的自由詩人》、《歌德:走近浮士德》、《惠特曼的“新大陸精神》、《托爾斯泰:讓靈魂安息》、《彌爾頓:英雄的聲音》、《勞倫斯:獨特的自我》、《海明威:視死如歸的硬漢》、《泰戈爾:歌手與哲人》、《莎士比亞:“活與不活”問題》……

  他品評中國古典,他也不避諱品評當代作家,如鐵凝《笨花》、賈平凹《廢都》、陳忠實《白鹿原》……都非常中肯直觀,讓人對小說故事梗概時代背景以及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 ,一看就會產生一種強烈地想要去閱讀原著的願望。

  當然外界也對他有這樣那樣的評論,他本人也知道,但並不生氣,隨便別人怎麼念臟經他都不反駁,有的還放在博客里,依然默默堅持筆耕不輟,這份洒脫與豁達令人敬佩,值得學習。

  其實每個讀者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久而久之,自會明辨是非,分出良莠。

  外界一直在說,詩人鵬鳴、學者鵬鳴,我覺得應該說,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鵬鳴才對,他的文學評論文章很全面、很深刻、很犀利,值得一讀,我很喜愛。

  但是我做夢也沒想到鵬鳴老師會主動先說 ,一定將那兩本書捎給我,並希望對我的讀寫會有幫助。

  鵬鳴老師在《文章風範與精神高地 ——從胡適先生的“現代公民意識”說開去 》這樣寫道:“萬人景仰的胡適先生,從來不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他的一位摯友竟然是一個賣餅的小販。胡適先生曾多次送書給這位朋友,而且還親自登門看望他。兩人深厚的友誼就這樣建立起來了,一個是聞名中外的大學者,一個是在角落裡靠賣餅維持生計的小販。胡適就是這麼平和,這麼親切,他也因此有了廣泛的交際。他與共產黨、國民黨以及其他各民主黨派的高層都有密切的交往,他曾與毛澤東、蔣介石等高層政治人物多次通信。在當時政治環境複雜的情況下,胡適一時竟成了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以其品格與名氣,他在各政治派系當中都受到了廣泛的稱讚與尊敬。

  胡適先生好結朋友。並不是因為他一時興起,頭腦發熱。他從不濫交朋友,他更不為了趨炎附勢,獲取政治或經濟上的利益而拉幫結派。……胡適先生的偉大人格在歷史上、在今天、在將來都是我們的精神寶藏,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此時我覺得鵬鳴老師跟胡適一樣,有着許多貧賤朋友,包括我。老師言行一致,確實是以胡適先生為榜樣的。

  我在想,他這麼豪爽且平易近人我該回贈他什麼禮物比較合適呢?

  8月4日那天村裡有白事,我們必須得回去了一趟,荒寂的村子因此事一下子熱鬧起來,見到了許多從外地趕回的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聽了許多象《劉備祭靈》,《哭靈》,《父親》,《母親》,《老爸老媽》,《月是故鄉圓》,《鄉韻小調》等等秦腔和歌曲……鄉愁的感受更加濃烈。多少遊子夢裡夢外盼歸,多少遊子希望家鄉富強美麗安寧,自古多少文人墨客情系鄉愁,解讀鄉愁,為自己的家鄉不惜筆墨寫下無數感人至深的壯麗詩篇?

  可是,這個美好的願望常常讓人落淚,建設美化的腳步總是遇到事故不斷的插曲,就在當天晚上我又驚聞附近剛剛又發生了一起溺水事件,僅僅20天的時間裡,就發生了兩起,而且溺水者都是十八、九歲剛剛成年的小夥子,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無疑是一場致命的打擊和無法挽回的損失……美麗旖旎的一池麗水給人們帶來多少希望又帶來多少恐慌,發展的步伐什麼時候才能協調開來?讓人好像看着生病的母親卻無能為力一樣無比難過。

  晚上,我終於忙完了,恰好看到鵬鳴老師新置頂的一篇文章——《鄉愁,肚腸裂斷的哀傷》,肚腸裂斷這個詞此時很貼切,作者先用了,肯定也是切身感受所得,我當時看了,也很震撼,不敢再寫什麼了,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了。因為這是在四方遊子齊聚一堂悲愴無比的一天。

  鄉愁,永遠是牽引遊子不辭辛勞歸來的風箏線。

  任憑走到天涯海角,總要葉落歸根,回歸故里,那裡有父老鄉親;任憑怎麼飄泊遊盪,總要迷途知返,泊回故淵,那裡有兄弟姐妹。(文首)……瀰漫著深濃而苦澀的《鄉愁》,不光表達了余光中的思鄉之情,而且揉進了尋常人生體驗的酸辛和滄桑,貼近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他的詩還將個體生命的別處體驗融入以親情為核心的族群情感,並透露了中華民族文化習俗鮮活柔韌的民間生命力和海外遊子傳承薪火的本能。(文末)

  ——節選自鵬鳴《鄉愁,肚腸裂斷的哀傷》

  文章主要是寫在中國古典詩歌傳承中吟詠《鄉愁》的余光中,在層層解讀《鄉愁》的同時解讀作者余光中,濃烈的鄉愁始終貫穿全文,其中一句:“身處異鄉地,心卻在故鄉。思鄉之情猶如一根無形的長線,將人心牽住,縱使你在天涯海角,內心卻永遠有着一處空缺,留給遠方的故鄉,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不難看出,概莫能外!其中就包括鵬鳴老師自己,這篇評論比其它任何一篇評論更富於真情實感。是由《鄉愁》而來的真正鮮活的鄉愁,感人至深。

  老師,家鄉一切都好,祝願遠方的您妙筆永健,福澤桑梓。

  作者:穎驕/:/2014-08-08修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