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已經念過大學,就不能去做什麼什麼了,自己先把自己的手腳捆住,讓機遇從手邊白白溜走。"
26歲的劉泉正為他的國聯股份上市在北京和香港之間飛來飛去。
5年前,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大四學生的劉泉和他的校友錢曉鈞,一個丟了到手的一家著名跨國公司的offer,一個放棄了國家部委的體面工作,用學生證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這對相識8年、不離不棄的黃金搭檔,從一間租來的19平方米的辦公室里起步,在行業黃頁里掘金並收穫頗豐。
從准白領到沒有戶口的個體戶
當年,曾有人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領和國家公務員不當,卻甘願做費心費力、自己打拚、沒有戶口"漂"在北京的個體戶。老闆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不是嗎?儘管公司已為國家上繳了幾百萬元稅款,已為30多個外地留京的大學生解決了戶口,可身為公司董事長的劉泉直到去年才有了北京戶口。這還是借娶個北京媳婦的光,區長特批才解決的。
劉泉說:"其實中國人特別具有創業的潛能,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嘗試,是因為小富即安的求舒適心理。這在現在的大學生中表現尤其明顯--很多人為了一紙北京戶口去自己並不喜歡的地方”當牛做馬”。"
回看5年,創業的每一個細節依舊那麼新鮮:那時,每天一大早,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兩個年輕人,早早從位於城西的辦公室出發,橫穿大半個北京城,敲開一家一家客戶的門,直到天黑回到辦公室睡地鋪,在互相的交流和打氣中睡去。
一切都是最經濟的:精心設計好的最省錢的乘車路線,最廉價的盒飯,中午客戶午休沒地方去,就找一個證券交易散戶室呆一會兒--那兒不收費。他們對北京的公交路線爛熟於心,只要通公交車的地方,就不坐地鐵,兩個人能做的事,就不聘第三個員工。
不是沒有過沮喪,不是沒看過別人的臉色,不是沒有過缺錢的窘迫,可是坐在我眼前的劉泉卻不以為苦:"樂趣是從過程中產生的--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業,是我們自身的擁有,所以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司蒸蒸日上的生命力給了兩個年輕人無窮的動力。一年後,公司進賬500萬元,到2000年,收入翻番到1100萬元,2002年,收入更是翻了幾番,員工近千人。今年,國聯股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並積極醞釀在資本市場有所作為。
學生創業:起步難,守業更難
兩個赤手空拳的年輕人白手起家,有人說他們的成功是個奇迹,無數的學生創業在一番轟轟烈烈后成為泡沫,他們的公司卻穩紮穩打。劉泉說:"命運從不垂青於沒有準備的頭腦。學生創業,激情可貴,但更重要的是對商機的準確把握和對公司自身的準確定位。不少創業的學生起步很好,但在手裡有了錢以後卻不知如何用,四處開花地盲目投資、立項,錢都打了水漂,這是大忌。"
劉泉、錢曉鈞和他們的國聯股份一路走來,可謂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縮影:
早在上大二時,在錢曉鈞組織策劃的學校總經理競聘大賽中,劉泉擊敗好幾個MBA成為"總經理",並和錢曉鈞惺惺相惜,引為知己。兩人在學業之餘涉足出版業,小打小鬧,在積累了創業的第一桶金的同時,新的創業的念頭也在心中萌芽。
大四畢業時,劉泉和同學們一樣忙着找工作。可是工作有着落了,甚至已經有模有樣地坐了幾天辦公室,一直在心中按捺不住的創業夢卻一直撩撥着他年輕的心。他找到好朋友錢曉鈞,兩顆年輕的心一拍即合,他們要做自己的老闆!他們渴望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用到市場經濟的實踐中去。
在學校時,兩人和出版業打交道比較多,機敏的他們初識行業黃頁,並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值得開掘的黃金地。
朋友從國外帶回的一本舊金山的黃頁讓他們對黃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電信的城市黃頁是大眾資訊,需要龐雜的號碼資源和巨大的發行量,這是只有運營商才能做到的,而垂直型黃頁是縱向做某個行業的,例如機電行業黃頁。"行業企業只認行業資源,比如一個發電企業只認與電力行業相關的媒體開發商,固話運營商做不來,所以,像國聯股份這樣的業外資本才有機會。"
更為關鍵的是,信息產業部當時明確表態,投資黃頁開發符合產業政策,任何領域的資本都可介入。劉泉和他的國聯股份瞄準商機,乘勢而起。
事業做大了,劉泉和錢曉鈞卻沒有沾沾自喜,他們有更多的事要做,他們要把手中的"個體小作坊"變成一個遵守市場遊戲規則的現代企業。
創業之初,公司根本談不上財務管理,兩個人賺了錢就放在保險柜里,誰用誰拿。只是有一個手寫的流水賬,公司的贏利、支出記個大概。而今,公司的財務管理全部電算化,還專門從一家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挖來一個香港人做財務總監。
他們不斷完善公司的用人機制,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從選拔、培訓、績效考核,到職業生涯設計,無不有現代管理體制公司的風範。
"在就業市場上,大學生和民工的交換價值本質是一樣的"
從學生娃到行業垂直黃頁傳媒運營商,他們走得穩穩噹噹。談及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業,劉泉非常欣賞"從天之驕子到有知識的普通勞動者"的說法:"在就業市場上,其實,一個大學生和一個沒有文化的民工,在和社會進行個人價值的交換時,其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靠腦力,一個靠體力。大學生這個身份不應該成為大學生求職的一個羈絆,大學里學到的文化知識應該是你成長的基石,是你在社會上謀生時的一個武器。不是我已經念過大學,就不能去做什麼什麼了,自己先把自己的手腳捆住,讓機遇從手邊白白溜走。"
"自己創業的大學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給你多少優惠扶持政策上。成功的企業必將接受市場的考驗,”無形的手”是唯一的真理。市場經濟是公平的,雖然付出不一定能得到,但不付出一定什麼也得不到。"
談及大學生就業難,學投資出身的劉泉說:"人力資本是一種資源,是一個人和社會進行價值交換的資本。教育也是一種投資,投資就是有風險的。華爾街的博士也一樣有失業的可能。關鍵是心態。把社會的職業需求和個人的職業素質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個人就不愁找工作。"
劉泉曾在公司成立的第12天,就擁有了第一個廣告客戶,在第一個月里就有了七八萬元的廣告業績。他說,我不是一個廣告天才,拿的也不是回扣,我推銷的是我的idea(思想)。有頭腦的創意和平和的與人打交道的姿態,是他與客戶從陌生到生意夥伴的秘訣。
想當初,曾有人驚訝劉泉這個敲門而入的業務員談吐不俗,當知道他是個大學生時又驚訝於他為什麼要做走街串戶的業務員。劉泉每每心裡總是在偷着樂:"你還不知道我就是公司的老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