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範文大全>計劃方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規劃方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規劃方案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鄂托克前旗昂素鎮阿日來嘎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規劃方案

  2006年,鄂爾多斯市全面推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工作,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結合阿日來嘎查實際,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劃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生態恢復、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和“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全面推進”的思路,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以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為基礎,以家家戶戶發展經濟項目為支撐,以培訓教育和文明創建為手段,着力開展社會主義新牧農村建設活動。

  二、現狀分析

  1、地理位置

  阿日來嘎查位於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區西北,東鄰昂素鎮巴音烏珠嘎查,南與昂素鎮烏蘭浩舒嘎查接壤,西毗昂素鎮明蓋嘎查,北依上海廟鎮什尼烏素嘎查,主要由鄂爾多斯梁地構成。

  二、行政區劃

  阿日來嘎查下轄 x 牧業社,居住着 112 戶農牧民,總人口 492 人,全嘎查總土地面積 53 萬畝,其中可利用草牧場 46 萬畝,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以牧為主農牧並舉的嘎查。

  三、自然條件狀況

  (一)氣候

  昂素鎮阿日來屬典型的乾旱荒漠草原,處於中溫帶內陸地區,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明顯,日照長,輻射強,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全年最高氣溫 38 ℃,年均氣溫 7.1 ℃,全年日照時數 2731 小時,>0 ℃的積溫 3458.8 ℃,>10 ℃的積溫 2938.6 ℃,無霜期 130 天,最大凍土深度 1.7 米,年平均風速 3.5m/s ,最大風速 23m/s 。

  (二)地質及水資源情況

  昂素鎮阿日來嘎查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西南端,總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度 1300 — 1470 米之間,屬典型乾旱硬梁地貌。

  昂素鎮阿日來嘎查地下水資源呈北部深南部淺,埋深一般在 30 — 80 米之間,地下水屬於白堊系,孔隙,裂隙水,水質好,礦化度小於 1 克/升,在部分地區並有微自流的承壓水,年均降水量在 250mm 左右,年蒸發量在 2398.2mm 左右,屬鄂爾多斯閉流區,靜水位 5 — 10m,成井深 40 — 200m,單井日涌水量 40 — 60 噸,土壤類型為棕鈣土,草甸土和固定風沙土,土質肥沃,養份含量高。

  (三)礦產資源

  昂素鎮阿日來嘎查地域遼闊,境內礦產和藥材資源豐富,有野生麻黃、甘草等天然藥材和國家保護植物藏錦雞兒,貯藏有天然氣、鹽、鹼、芒硝、豐年蟲等礦產。

  四、社會經濟概況

  近年來,阿日來嘎查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立足畜牧業產業優勢,圍繞鎮里提出的“生態立鎮、牧業強鎮、文化興鎮”的發展思路,帶領廣大農牧民艱苦奮鬥,在經濟建設上下功夫,開放創新上求實效,增收節支上挖潛力,使全嘎查經濟社會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截止 2006 年初,已建成林業基地 6萬畝,建成配套灌溉機電井 160 多眼,有效灌溉面積達 0.2萬畝,人工造林保存面積0.15萬畝,人工種草保存面積5萬畝,87 %的草牧場實行了以草定畜,划區牧輪, 13 %的草場實行了禁牧,牲畜飼養總量達到 2.6萬頭只,牲畜出欄率達 40 %,肉,絨,毛產量均有大幅度增長,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600元。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昂素鎮阿日來嘎查是一個以畜牧業經濟為支柱的純牧業嘎查,畜牧業經濟建設是全嘎查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證,也是振興民族地區經濟的基礎。多年來,昂素鎮阿日來嘎查畜牧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草畜矛盾:阿日來的畜牧業是以外延數量型增長方式為主的頭數畜牧業,因其屬典型乾旱硬梁區,北部大部分地區地下水資源缺乏,水位深,不具備開發水澆地能力,牲畜數量逐年遞增,對草牧場實行掠奪式經營,雖然進行了大面積人工種草和草場改良,但仍然補不足日益嚴重的沙化、退化、鹽鹼化的速度,草畜矛盾日趨突出,繼續走頭數畜牧業的路子已難以為繼。

  2、經營管理粗放:表現為飼草料消耗高,報酬低,牛、羊育肥數量少,牲畜出欄基本上集中於一年中的第四季度,和天天需要鮮肉的市場很不協調。

  3、自然環境惡劣:近年來,降水量逐年下降,旱情及其它自然災害比較嚴重。

  4、因農牧戶居住分散,農牧戶通電率僅為 8.3% ,鄉村道路較差,生產機械化率低,綠化率低,社會保障水平低。   三、總體規劃和目標

  按照“生態恢復、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至 2008 年把阿日來嘎查建設成基礎設施完備,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風尚文明,生活習慣衛生,村莊環境整潔,人與自然和諧,服務網絡健全,民主法治進步,社會安定有序的社會主義新牧區。在阿日來嘎查做到以下幾點:實現“集中發展”,即農牧戶轉移到嘎查所在地,由一家一戶的鬆散生產向規模經營和大市場延伸。“兩通”,即實現通路、通電;實施“三改”,即實施改水、改廁、改灶;達到“十化”,即全村環境建設要達到凈化、綠化、亮化、美化,農牧業生產達到耕作機械化、灌溉節水化、牲畜良種化、飼餵配方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建設“五好”,即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方面,做到建設一個好班子、選准一條經濟快速發展的好路子、培養一支帶領農牧民快速發家致富的好隊伍、完善一套好制度、興辦一個經濟效益好的項目;最終體現“三個明顯變化”,即農牧民素質和生活質量明顯變化,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明顯變化,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明顯變化。

  四、具體措施和步驟

  按照“規劃先行、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思路。阿日來嘎查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工作計劃於 2009 年全面完成。具體措施和步驟如下:

  (一)經濟快速發展

  1、按照“收縮轉移、集中發展”戰略的要求,結合阿日來實際,將阿日來嘎查現有的 100 戶農牧戶轉移動嘎查所在地,集中發展水澆地,解決飼草料缺乏問題,在夏秋季節草牧場適宜時農牧民回其原有的草庫倫發展畜牧業,其它時間在嘎查所在地集中開發水澆地,引導各類經營活動由一家一戶的鬆散生產向規模經營和大市場延伸,嘗試走適度規模經營之路。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託北京恆潤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使專用土豆種植基地形成機制良好的“公司 +基地+ 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模式,成為百事(中國)公司最大、最穩定的供應商。同時,引進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大工作力度,爭取金融機構支持,通過引進和培育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的農畜產品就地轉化增值、農牧民增收。

  3、進一步調整農牧業結構,強化特色經濟。一是大力推廣絨山羊養殖,發展絨產業,着力培育絨山羊養殖基地。二是調整種植結構,堅持“為養而種、以種促養、以養增收”的原則,以服務養殖業為重點,大力種植青貯玉米、優質牧草,在原有 2000 畝飼草料基地的基礎上新開發水澆地 3000 畝,使飼草料基地達到 5000 畝,人均 10 畝以上;三是加大草牧場建設力度,堅持以種檸條為主,進一步鞏固拓展生態建設成果,以項目區內林草地的複種和補播為重點,全面改良草牧場,提高草牧場質量;四是進一步健全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科技服務體系,加大對農牧民科技培訓力度,增強農牧民科學意識和科技水平,提高科技轉化率和應用率。推廣地埋管、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牧戶中推廣使用大型移動式噴灌。五是依託近年來,經過種草養畜,生態建設等項目實施,培養和造就的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經驗豐富的農牧民“土專家”,以農牧民自辦服務為主,重點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農機、金融、運銷等服務組織,大力發展專業協會、中介組織和農牧民經紀人隊伍。在現有農機服務隊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機具投放力度,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2007年成立 3 個農機服務隊,組建農機協會,使農牧民生產機械化率達到 100% 。

  4、加大農牧民培訓力度,擴大勞務經濟。按照市委、政府收縮轉移、集中發展戰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加大農牧民科技培訓力度,使廣大農牧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生產經營能力的新型農牧民或產業工人,全嘎查從事二、三產業人員占嘎查總勞力的三分之一,農牧民轉移出去后決不允許有新的外埠低端勞動力進入;每年至少培訓農牧民 4 次,達到每戶至少有 2 個科學技術明白人。

  5、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以阿日來廟、國家藏錦雞兒保護區、包日陶勒蓋敖包祭祀及蒙古族飲食、服飾、馬文化為基礎,以發展民俗飲食文化村為手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建設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旅遊項目。

  6、提高嘎查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嘎查集體的水澆地和草牧場大力發展養殖業,深入實施“雙贏”工程,穩步提高嘎查集體經濟收入。

  (二)基礎設施完備

  1、村民安居住宅區。安排在整個規劃區中央,共安排住宅100幢,每戶佔地面積為160平方米,結構形式為磚混結構。家家要有兩個基地(人工飼料基地、灌溉人工草地)和五配套(暖棚、青貯窖、貯草棚、飼草料加工機具和飼餵槽)。

  2,街道主道設計寬9米,其中車道為6米,人行道3米,為 “十” 字街,並有不同寬度的綠化和停車空間,力求達到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

  3、給排水規劃。給水採用自來水,污水採取分片收集預處理后再集中排放的方式。

  4、市政設施規劃。為使規劃區範圍內有一個乾淨優美的環境,村民住宅區共安排 4個廁所和6個垃圾池,垃圾採取每 3天定時清運的方式處理。

  5、綠化規劃。民居院落綠化主要在房前屋后,盡量營造一個綠樹掩映的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村落。

  6、道路規劃。道路規劃以敖達線(敖勒召其鎮-達布察克鎮)為依託,與村民安居住宅區相銜接。道路設計里程 18公里,路基8米,沙石造面,主幹道實現規範有序,平整通暢,兩側綠化,兩側綠化樹種為檸條,楊柴,道路四通八達,通達能力強。

  7,電力建設,規劃架設 10 千伏線路24公里, 0.4 千伏線路12公里,上配電變壓器8台。

  8、每戶安裝一套太陽能熱水器,滿足洗浴和廚房用熱水。

  9、每戶有交通工具和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10、建設嘎查中心廣場,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環境優美、安靜舒適的休閑娛樂場所。

  (三)生活富裕安康

  1、大力開展以清理臟、亂、差為主要內容的“三清”文明衛生活動,抓好村容村貌整治,逐步解決“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家禽亂跑”的現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設生態庭院。

  2、積極推廣沼氣改廁,實行“一池三改”(建沼氣池,改廁、改廚、改造豬牛羊圈);提倡農戶用沼氣和液化氣,逐步用沼氣、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取代柴草、羊糞等作為農牧民生產生活用熱能;農牧民的廁所和牲畜圈舍要統一布局、統一樣式,農牧民生活起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3、村民住宅外觀整潔,院落乾淨,室內明亮,戶戶通照明電,物品存放整齊,廚房、衛生間要統一塗白。統一設計門面和院落,所有農牧戶門前均建設花壇、栽植花草和常綠樹。

  4、農牧民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參保率達 100% , 2006 年,新建昂素中心衛生院(二層樓房),設立“健康服務熱線”和“聯診聯治熱線”,建立農牧民健康檔案,定期為群眾檢查身體,有病能及時治療。

  5、改造和完善文化活動中心。嘎查文化活動中心內設圖書室、娛樂室、農牧業技術培訓中心,設置健身器械,購買一定的圖書、影像、電腦以及其他娛樂設施,嘎查接入寬帶。

  6、電視信號入戶率 100 %,通迅覆蓋率達, 100% 拓展村民了解信息的渠道,豐富廣大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7、報刊、雜誌訂閱率達 100% ,每戶至少分別訂閱一份報紙或一份農牧業方面的雜誌。

  8、建立健全服務網絡,農業技術信息、生產生活資料購銷、醫療健身、文化娛樂、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服務進村入戶,覆蓋整個嘎查,惠及每個農戶家庭。

  (四)倡導文明新風

  修訂和實施村規民約,設立紅白理事會、計劃生育協會,村民自覺遵守計劃生育相關法規,倡導計劃生育新風;無封建迷信活動。實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

  (五)培養造就新牧民

  一要大力推廣農牧業適用技術,增強農牧民致富本領。嘎查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 10% 資金,廣泛開展農牧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推進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每年推出一批帶頭人和科技示範戶。推行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使 45 歲以下的村民都掌握 1 至 2 項生產致富技術。引導廣大農牧民加快由體力型向技能型、專業型、知識型轉變,成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重要推動者。二要深入開展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升農牧民素質修養。提高文明村、星級文明戶的創建水平,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和文體隊伍建設,不斷豐富農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牧民樹立新風,破除陋習,遠離迷信,自覺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

  積極爭取各級組織部門的專項投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人民群眾、加快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工作水平,促進黨群幹群關係全面改善,黨風政風煥然一新,努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新農村新牧區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同時,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村,建立村務公開欄,實行政務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有民主理財小組,有黨員議事會和村民代表議事會,全面提高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水平。組建治安巡邏、矛盾調處、公共設施維護等服務隊伍。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規劃方案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贏在規劃 兩個文明建設 和諧社會 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