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經驗交流>某農牧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經驗材料

某農牧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經驗材料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A縣來說意義重大。首先,有利於改變農牧區落後面貌,樹立A旅遊大縣新形象。由於歷史等多方面原因,A城相對繁榮、農牧區相對落後,特別是邊遠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生產生活條件與縣城落差明顯,與某省旅遊大縣的地位極不相稱。只有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不斷提升農村城鎮化水平,真正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其次,有利於突破全面小康建設難點,確保實現歷史發展新目標。要實現全面小康,重點、難點都在農村,任務十分艱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將有力地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第三,有利於拓展縣域發展空間,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總量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二、三產業,要持續提升全縣的整體實力,一、二、三次產業必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這就要求充分開發利用農村廣闊地域、豐富資源,吸納農村人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A縣經濟跨越發展。第四,有利於把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農牧民,實現城鄉關係的新和諧。長期以來,農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務較少,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和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市居民存在較大差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淡化城鄉界限,實現城鄉統籌和諧發展。

  從縣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出發,“十一五”期間,要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某字要求,立足當前,從縣情出發,着力解決好影響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突出問題,力爭全縣農牧業總產值年均遞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全縣某以上的農牧村達到示範村標準。

  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培植農村優勢產業,促進農村生產發展

  建設新農村的基礎是發展。解決農村所有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發展。從A縣總體情況來看,要在確保糧食自給有餘的條件下,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現代農牧業發展。首先,要加快現代畜牧業進程,突出發展養牛業。“十一五”期間,重點抓好“三大基地”建設:一是以某、某鄉家庭牧場和養殖小區為中心,發展某牛和某省某牛,建立優質肉牛養殖基地;二是以城鎮郊區為中心區域,輻射帶動周邊農牧區,以某牛為主要品種,建立優質奶牛基地;三是以旅遊沿線鄉村為重點,建設以農畜產品加工、家禽、冷水魚養殖為主的旅遊副食品供應基地。到某年,牛的飼養量佔到全縣牲畜總量的某,農區畜牧業在全縣畜牧業中的比重達到某。其次,要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鞏固大豆優勢產業地位。大力發展優質大豆生產,以大豆產業化示範縣項目為載體,堅持走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管理的路子,力爭用到某年時間,使全縣大豆種植規模達到某萬畝,建成全疆的優質大豆生產基地。第三,要大力發展特色農牧產業。圍繞旅遊市場需求,依託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在旅遊沿線鄉村,擴大林果、甜玉米等特色經濟作物規模和比重,走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城鎮郊區,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積極探索推廣溫室蔬菜大棚技術,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水平。加快發展農家樂、牧家樂和漁家樂項目,努力實現農牧民收入的多元增長。第四,要努力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扶持某大豆加工廠等大豆加工、儲運和流通企業,到某年,將其建成年生產能力達到萬噸,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成為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收購加工企業。依託某旅遊業提供的強大客源市場基礎,重點抓好奶源基地和乳品廠建設,積極推進肉(乳)製品加工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精加工項目,形成農畜產品深加工產業鏈。

  二、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為重點,發揮旅遊富民優勢,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

  增加農牧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從這幾年我縣農村發展情況來看,農牧業雖然是農牧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所佔比重不斷下降,受旅遊業的強勢拉動,農牧民來自二、三產業的收入不斷增加。“十五”期間,全縣共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萬人次,農牧民非農收入年均增加某元以上,農牧民人均實現非農收入佔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某以上,非農產業已經成為農牧民收入增長的主導性因素。一是要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力度。引導農牧民向非農產業轉移,積极參与當地水利建設、鄉村道路等項目建設和從事建築、建材、運輸、餐飲等行業。“十一五”期間,要結合“陽光工程”培訓項目,有計劃地對農牧民進行“訂單培訓、定崗培訓、定向輸送”,每年要完成農牧民科技培訓萬人次,勞動力技能培訓.萬人次。二是要組織引導農牧民參與旅遊開發增收。尤其是要組織好旅遊沿線的農牧民參與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旅遊經營,通過馬匹租賃、房屋出租、牛羊育肥等方式增加收入。三是要圍繞旅遊副食品供應,強化農畜產品銷售工作。充分發揮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隊伍的作用,進一步暢通農畜產品流通渠道,最終形成“農牧民 經紀人(經合組織) 市場(龍頭企業)”的產業鏈。力爭到某年,全縣每個村都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建立起行業協會,全面提升農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四是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結合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加大各項扶貧資金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努力增強農牧民“造血”機能。今年,要着力解決某戶、某名農村低收入貧因人口的脫貧問題。某年,使全縣在冊的某的低收入農牧民脫貧致富。

  三、以文明創建為載體,倡導農村新風尚,提升農村文明水平

  鄉風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基礎,提高農牧民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證。要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有力地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大力實施農牧民教育培訓工程。把加強現代農牧民教育作為建設新農村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重點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力爭使每個走出去的農民工都得到過一次政府組織的培訓,掌握一門以上的務工技能。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新技術培訓,使某歲以下的青壯年農民掌握一門以上農業生產實用技術,提高致富本領。加大農村鄉土人才的開發工作力度,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為鄉土人才施展能力創造良好的平台;通過加強集中培訓,提高鄉土人才綜合素質,增強典型示範能力和帶頭致富能力。二是繁榮農村文化事業。研究、制定和落實農村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引導文化工作者深入鄉村,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滿足農牧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牢固佔領農村陣地。加強鄉村圖書館、文化站和活動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到某年完成全縣所有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使某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標準文化活動室。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某”工程,到某年爭取實現每年為每個鄉鎮放映某場電影的目標。加快農村通訊設施建設,到某年,農村電話入戶率達到某以上,“村村通”覆蓋率達到某。三是倡導健康文明的新風尚。全面開展鄉抓“十無”、村抓“十增”、戶爭“十重”的“三個十”文明之星創評活動,推動全縣農村文明水平的整體提高。加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強誠實守信意識,提高農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引導農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農村新風貌。

  四、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抓好重點鄉村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新農村建設想要迅速凝聚人心、調動群眾的熱情,必須選准切入點和突破口,讓群眾得到真真切切的好處,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既解決了群眾的盼點,又找到了幹部的干點,同時還抓住了問題的焦點。因此,要把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通過環境整治,先把幹部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然後一環扣一環,把新農村建設紮實有效開展下去。今後,凡被列為示範村和整治村的行政村,在治理村容村貌中,必須首先達到“街直、路平、樹綠、院落整潔”某字標準。“街直”就是要按照各自的規劃,對各農牧戶的院牆、大門進行修建和改造;“路平”就是要依託“通油通達”工程,對行政村主要道路進行改造,或組織發動群眾,投工投勞,進行砂石路面改造,徹底改變春季化雪、秋季多雨造成農牧民無法正常通行的問題;“樹綠”就是要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組織動員村民在每個村的道路兩旁、院落四周栽植林木,進一步提高綠化覆蓋率;“院落整潔”就是要實現人、畜生活區相對隔離,進一步提高衛生水平,杜絕各類疾病的傳染。同時,深入實施農村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推廣應用沼氣、秸稈氣化等新型能源,加快家居取暖清潔化步伐;基本消除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對農村環境造成的污染,農村環境和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五、以健全機製為抓手,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管理民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其本質是讓廣大農牧民當家作主。我們將堅持制度、陣地和組織建設相結合,黨的領導與民主法治相結合,依法管理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建立農村管理新架構,健全農村管理新機制。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某年,我縣已經順利完成了第六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產生了新一屆兩委成員某人,平均年齡某.歲,中專、大專以上文化占某,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後,我們要以“五個好”鄉鎮黨委和“五個好”村黨支部創建為載體,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農村黨員富民強村的本領。嚴格執行《農村“兩委”班子規範化管理辦法》,加強村級班子規範化管理,深入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切實發揮農村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某年試點鄉(鎮)黨委、政府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群眾滿意率要達到某以上。力爭到某年,全縣“五個好”鄉鎮黨委達到某,“五個好”村黨支部達到某以上。二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賦予農牧民在決定農村重大問題上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廣泛吸取農牧民意見,使重大決策都建立在民主化、科學化的基礎上。完善和加強農村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加強村民自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全面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即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群眾監督)制度,落實好“村財鄉管村用”、民主評議村幹部等制度,保障群眾的監督權,要確保群眾對“兩公開、一監督”的滿意率達到某以上。三是加強農村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強化隊伍建設,建立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矛盾糾紛排查的調處機制、治安防範的應對機制,努力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村社會新秩序。

  六、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形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合力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揮廣大農牧民的主力軍作用,同時還要依靠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集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縣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行動。

  一是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成立由縣委書記為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安排、決策新農村建設行動的重大事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對新農村建設具體協調、指導、監督和考核,制定階段性目標,建立考核制度,落實分解工作任務。加強各部門協作,建立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和分工負責、相互協作的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合力,紮實推進。同時,實行縣領導包鄉包村責任制,並抽調部分年富力強的副科級後備幹部,長期駐紮在試點村鎮,指導新農村建設工作,形成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問題有人解決的良好創建局面。

  二是規劃先行,分步實施。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層層制定縣、鄉、村及各相關部門的新農村建設規劃,明確一年至五年的奮鬥目標,做到規劃到鄉、到村,點面結合、分步實施,與小康村建設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銜接,與“十一五”規劃相結合,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通過規劃的制定,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實、落靠、落到位,為向上爭取和項目建設奠定基礎。同時,在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按照試點先行、梯次推進、全面展開的原則,及時總結經驗、宣傳典型、推動全縣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

  三是宣傳發動,營造氛圍。通過會議、報刊、專欄、廣播、電視等多種有效形式,全面動員,廣泛發動。近期全縣還要召開新農村建設推進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通過廣泛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定期進行新農村建設工作交流和學習,真正樹立起鄉鎮的主導意識、農牧民的主體意識,各部門的幫扶意識、社會各界的參與意識,形成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合力。通過典型引路,挖掘推廣一批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讓農牧民真正看到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成效,以點帶面,激發農牧民的積極性,使農牧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為開展新農村建設營造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四是加大扶持,強化投入。資金問題是制約新農村建設的瓶徑問題,我們將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解決資金投入不足原創網站wmjy.net的問題。一是加強有關政策的學習,搶抓各種機遇,加大對上聯繫密度,最大限度地爭取中央和自治區、地區的支持和扶持。二是加強與幫建單位的聯繫,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同時,發動全縣各方面力量,籌措建立專項基金,對試點村實施以獎代投。今後,縣財政每年都將拿出不少於當年財政增收的某的資金,集中用於試點村鎮建設。三是抓住我縣被列入國家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的機遇,統籌涉農項目資金,實行捆綁使用。四是做好“一事一議”工作,真正發揮農牧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切實享受有關的優惠政策,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實質問題。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們一定要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此次培訓班為契機,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立足縣情,紮實穩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儘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



某農牧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經驗材料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工作經驗 工作經歷 兩個文明建設 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