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目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幕徐徐拉開,“十一五”規劃《建議》勾勒出的新農村景象令人嚮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這項惠及億萬農民、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生產發展、生活寬裕主要是指物質層面,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則屬於政治文明範疇。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概括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21世紀全面小康社會的農村,是實現現代化的農村,既包括發展農村生產力,又包括調整完善農村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包括全面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是黨在農村工作的總體布局。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建設新農村,必須夯實物質基礎。沒有生產力的提高,沒有農民生活的改善,新農村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失去了經濟基礎,農民也會失去積極性。因此,必須堅持以發展農村生產力為中心任務,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促進農村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實際增收,着力解決廣大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農業生產力水平有較大提高,使廣大農民的生活有明顯的改善,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和各方面的實惠。
推進農村經濟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必須堅持兩個不變:一是不能動搖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二是不能加重農民負擔。改革開放以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須堅持和完善,保障農民物質利益的基本準則必須遵循。
建設新農村的前提條件是積極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這無疑需要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但這不單純是多拿幾個錢的事,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城市建得再漂亮,馬路修得再寬,如果農村凋敝、農業衰弱、農民富不起來,經濟也難以長久繁榮,反而會拖國家現代化的後腿。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考慮,必須改變這種狀況。
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問題是建設新農村“鄉風文明”的本質,包括文化、風俗、社會治安等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規範社會群體行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會要素無法取代的。減小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促進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和進步,需要先進科學與文化的提升;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離不開廣袤農村土地上人們的安居樂業,同樣也離不開優秀文化的浸潤與影響。
目前在我國一些農村,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現象仍普遍存在。建設新農村,重要的是需要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和廣大農民在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同時,建立起一種適合於新農村建設的文化觀念。一旦這種文化觀念能夠形成並深入人心,就能夠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層面上發揮其廣泛、穩定而持久的影響。
“村容整潔”要從解決農民最急迫、最直接、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讓農民得到實惠。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比較差,面臨的問題還很多,要解決也存在輕重緩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決,如農民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供水、安全、環境衛生、污水與垃圾處理等;有的需要逐步解決;有的可能需要通過長期努力才能解決。現在首先要篩選整治的重點內容,如村莊內部道路、村莊供水設施、村莊排水設施、村莊垃圾集中堆放點、村內亂搭濫建、人畜混雜居住、村莊廢舊坑塘與河渠水道、古村落與古建築的保護等。
有一種傾向需要制止。目前有少數地方將新農村建設片面理解為就是興建新村莊,只注重農村房子是否整齊劃一,道路是否寬闊等表面的東西。決不能把新農村建設搞成農村新一輪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理解“村容整潔”。中央領導在前不久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再次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慮當地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過加重農民負擔和增加鄉村負債搞建設。
“管理民主”是推進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則是實現鄉村管理民主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加強和改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努力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一個“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基層戰鬥堡壘,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自身造血功能;要着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引領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大力鼓勵機制和制度創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黨建工作的新方法與新路徑。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工程,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能“顧此失彼”,而要尊重農民意願,統籌兼顧,把這項任務落到實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心得體會-正確認識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目標 標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認識方向 軍訓心得 兩個文明建設 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