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範文大全>計劃方案>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3

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3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三)加強城市管理,建立和完善現代化的城市管理體制

  正確處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關係,堅持“建管同步、建管並重”的原則,加快引進先進的管理思想和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規,加大管理投入,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綜合水平,使城市管理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

  高起點調整修編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增強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指導作用。理順城市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在強化宏觀調控的前提下,明確關係,重心下移,建立“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體系;合理劃分市、區、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權限,進一步落實管理責任,並採取相應措施,增進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綜合執法,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基本實現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地規範管理市民行為和各方面關係。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充分發揮高新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初步建立統一、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清理整頓城市交通秩序,全面實施交通平安暢通工程。加強市容市貌管理,確保城市面貌清凈常新。加強工程建設管理,規範管理程序,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和機電設備招投標制度。改革城市建設投資維護體制,推進基礎設施項目產業化經營和維護體制的管養分離,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

  三、科技教育

  加大貫徹落實“科教興市”戰略力度,發揮並強化南京的科教和人才優勢,逐步把南京建成全省科技創新的領頭區域,構築適應中心城市發展需要的人才高地,推動南京成為科技先導型城市。

  (一)推進科技創新,提高持續發展能力

  圍繞建立既符合科技自身發展規律,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科技創新體系,在高新技術產業、傳統產業、農業、社會發展等方面開展重點領域及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品牌產品。提高科技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重點建設好技術創新人才隊伍,組織培養、選拔行業技術和學科帶頭人,建成南京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一批標誌性科技工程。

  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進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是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儘快形成以企業自主投入為主體、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為知識支撐、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為中介、政策法規為保障,涵蓋知識生產、傳播、和運用全過程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科研力量進入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共建技術開發實體,實現產學研的直接結合,共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二是充分發揮具有良好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在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的生力軍作用,進一步優化其創新創業環境。三是加大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和體系,發揮政府財政投入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導作用,建立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借鑒國際經驗,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通過多元化籌資,建立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強化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和培育;積極創造條件,推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優先進入國內、國際證券市場融資。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加大各類技術供需信息庫、人才資源信息庫以及科技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建立高素質的技術經紀人隊伍。

  (二)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構建人才高地

  加強教育和人才資源開發,構建人才高地,以滿足城市全面發展的需要,使南京成為“智力”生產中心和人力資本集聚中心。

  高度重視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堅持適度超前發展,全面提高教育事業發展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勞動者素質。一是進一步改革現有教育體制,擴大教育開放程度,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辦學體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二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造就創造型、複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三是繼續高標準、高質量地組織實施“兩基”教育,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9年提高到10.5年。四是完成教育布局規劃調整和改造薄弱學校工作。全市小學都要建成規範化達標學校,50%的初級中學達到盛市示範初中的要求,建成國家級示範高中重2所,盛市級重點高中50所。五是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積極發展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嘗試發展綜合教育。六是積極推動教育後勤服務產業化、社會化工作,探索教育社區化發展的道路,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社區教育試點工作。七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現代化的建設,重點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和能力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十五”期間,將南京曉庄學院建設成為合格本科院校,完成金陵職業大學與南京農業專科學校的合併重組工作。

  全面實施面向新世紀的人才工程,加快構建南京人才高地,針對“入世”後人才競爭劇烈化的趨勢,抓緊人才機制創新的關鍵,建立全方位吸納優秀人才的引進機制,千方百計地引進、吸納、積聚各類各層次優秀人才,特別是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及重點工程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完善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拔培養機制和激勵優秀人才的分配獎勵機制,建立人才開發與成果轉化機制,進一步健全為優秀人才服務的配套保障機制,從各方面營造優良的環境,吸引海內外各類優秀人才來寧創業,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大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拘一格,選賢任能,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新世紀發展要求的骨幹人才隊伍。

  四、體制創新和開放型經濟

  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製為目標,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抓住我國加入WTO的機遇,依託國際、國內兩個市嘗兩種資源,推進我市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和層次,力爭在新一輪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中取得突破。

  (一)加快體制創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全面改革,到2005年全市基本完成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國有及控股大中型企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小企業完成改制改組。

  提高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和在國民經濟重要部門和產業中的調控能力,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着力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加快推進“抓大放斜戰略的實施,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改革和完善企業產權組織形式,加快國有及控股大中型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營運體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機制,積極推行企業經營者和技術骨幹的年薪制、股權期權獎勵辦法。集體所有制企業全面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激發新的發展活力。

  調整完善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推進思想的大解放,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推動全市非公經濟的大發展。大力支持和引導私營個體經濟健康發展,大力推進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大力引進外地民間資本,充分發揮非公經濟對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積極作用。到2005年,力爭全市非公經濟在數量、註冊資金、從業人員等方面進入全省前列,非公經濟實現的GDP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0%左右,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產值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值的50%以上。

  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拓寬私營個體經濟和民間資本的准入領域,降低門檻,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鼓勵非公經濟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鼓勵私營個體經濟聯合重組以及與外方合資合作,形成私營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局面。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和政策法規體系。

  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確立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主導地位。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形成以商品市場為基儲資本市場為龍頭、要素市場為支柱、專業市場為特色的現代市場體系。發展和規範產權交易市場,鼓勵企業產權和資產合理流動。着重培育和發展金融、證券、技術、人力資源等要素市常繼續爭取境內外金融機構來寧開設分支機構或辦事機構,規範同業拆借市場,促進票據市場發展,增強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完善和發展技術和信息市場,健全市場信息網絡,保護知識產權,加快科技向生產力轉化。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促進人才、勞動力合理流動。

  逐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市級調控體系。推進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轉向對全社會的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新格局。改進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方式和手段,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弱化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控制,基本不對競爭性領域中的生產經營、投資活動進行直接參与和直接干預,適應市場經濟和WTO規則的要求。理順政企關係,逐步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府在搞好宏觀控制的同時,做好協調服務工作。依法行政,簡化辦事程序,增強工作透明度,加強政府部門的內部約束和外部監督。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市級經濟調控體系和目標管理體系,從以管為主全面轉向以引導和服務為主。積極推進財政管理體制和支出管理改革,全面推行政府採購制、工程項目和重大設備公開招投標制;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公共財政基本框架。

  (二)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抓住入世機遇,加速外向開拓。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建立符合國際規範和我國國情的外經貿新體制,把外經貿政府職能和工作重點移到總量調控、發展預測、制定規劃、調查研究、政策協調和監督規範上,構築公平、公正、透明的外經貿運行環境,實現我市外經貿可持續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在擴大規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力爭實現我市利用外資水平質的飛躍。一是圍繞我市“三大基地”的建設,以爭取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和引進大項目為重中之重,形成規模效應,並做好大項目和產品的延伸配套工作,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積極做好揚巴一體化等重大項目的服務推進工作。二是抓住我國加入WTO的機遇,進一步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和服務業等領域利用外資的步伐,積極探索收購、兼并、投資基金等利用外資新方式,擴大利用外資的整體規模。三是鼓勵吸引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和技術,有重點地推動我市大型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與境外高科技企業和跨國公司合資合作建立研究開發機構,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集中精力辦好金秋經貿洽談會,努力擴大規模,提高檔次,逐步辦成區域性、全國性有影響的大型經貿活動,樹立南京對外開放的品牌和新形象。

  積极參与國際經濟貿易,促進對外經貿穩定發展。一是實施大經貿戰略,積極推進外經貿經營主體進一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全面擴大各類外經貿隊伍。加快國有外貿、外經公司的改革和轉制,加快工貿、商貿、技貿、建貿結合,實行必要的資產聯合,努力造就一批有相當出口規模和經營實力的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集團。二是堅持以質取勝和科技興貿戰略,積極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重點扶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南京特色的品牌產品擴大出口,逐步提高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比重。到2005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全市外貿出口額30%以上。三是加強國際市場開拓。堅持國內外市場一體化和市場多元化,支持海外貿易、投資、承包、勞務、外援聯動發展,努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四是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發展跨國經營,積極發展智力型、技術型、管理型勞務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進行直接投資。大力支持企業開展境外帶料加工業務,在境外設立一批有一定規模的帶料加工企業。大力發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對企業“走出去”加強整體規劃和指導,同時擴大服務業的開放,引進一些國外服務企業,並借鑒其發展經驗,為全市企業“走出去”樹立樣板和創造條件。

  推進開發區建設,進一步發揮對外開放的龍頭和主體作用。以三大開發區為重點,同時加快其它六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的建設,把開發區培育成全市最主要的經濟增長點、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及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要基地。實施環境開發、項目開發、功能開發並舉,到2005年,三大開發區實現增加值200億元,技工貿總收入達1000億元以上,年均遞增20%左右。

  順應加入WTO以後的新形勢,深化開發區綜合改革,在探索建立新的投融資機制和激勵機制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以推廣“一站式”服務和減免收費為突破口,在開發區創造優良創業環境和投資環境,推進政策優勢向功能優勢轉化。以爭創全國一流科技園區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對各省級以上開發區特別是三大開發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協調的力度,推進整體聯動,切實提高對外招商引資等工作的協同度。



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3 標籤:科學發展觀 經濟學是什麼 萬曆十五年 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