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有學習差生和品行差生兩種,曾有一段時間叫做“後進生”以增加學生的信心和自尊,但道理是一樣的,老師也都明白這樣的學生除了稱呼不斷地變換以外,沒有變的就是他們的各方面習慣,沒有變的還有他們同樣讓老師頭痛不已。學習差生往往會讓老師在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越來越笨,竟然連如此簡單的東西都教不會他(她),只希望學生能成“鐵”足矣,並不奢望成“鋼”了,有時會有點瘋的感覺,只因為學生智力或基礎的緣故,學習上的表現實在不能讓老師滿意而已。品行差生則更讓老師有無計可施的嫌疑,有時只有躲的份,沒有了教育的慾望,只希望他(她)能安安穩穩地、不出亂子地存在下去。但往往事與願違的是不願意發生的事情總還是在不斷發生,不願意聽到、不願意看見的情況還是不斷傳來、不斷出現。這樣的差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是不論哪一科老師都不願碰到的,他們寧可遇上學習差生,也不想碰到品行差生,都說學習差生尚有可為之處,而品行差生簡直無救藥的餘地,因而擺在老師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難題: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該如何去管?他們能轉化嗎?該如何轉化?
首先,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是可以轉化的,特別是非教育人士,都是抱着非常樂觀的態度的,哪怕是教育人士也有很多是持這種觀點的,因為他們畢竟是小學生,畢竟還涉世未深,他們的許多品行都還有待於完善與提高,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孩子的任性與調皮也都屬正常,教育就是為了要完成這一塑造過程。應該說,我也是持這種觀點的,只是這種觀點還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改變與轉化需要相應的配合,更需要老師有執鞭而不懼不放的精神。
那麼,如何進行轉化這樣的學生呢?關鍵在於對症下藥。只可惜從小到大,這類學生接受的“藥物”太多,早已具有了抗藥性,有的可謂百毒不侵,有的則是軟硬不吃,有的會虛心接受、堅決不改,也有的早已練就了“靜功”,能經受各種“磨練”,所以,眼看着老師們黔驢技窮,在新的教育法面前無計可施,我們不能不驚嘆學生的難教與難管了。不過,凡人必有思想,有思想就有交流,有交流就有影響,有影響就有轉變,品行差生也一樣,他們雖然已有長期的“抗藥”能力,但還是具有人的思維品質,有很多東西還是受社會影響而約定俗成的,因此,作為班主任或任課教師都因該要抓住這樣的契機進行轉化。
這樣的轉化可謂工程浩大、任務艱巨,非一般的工作所能比,老師常常要付出多於常人幾倍的心血和精力。時常看到不少教師的厲聲喝斥,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批評,也是最容易在短時見分曉的教育方式,但多了以後,人容易產生疲勞,差生甚至會暗地裡笑話:到底有沒有新鮮的批評法?怎麼來來回回說的就這麼幾句話?說來說去也就這麼幾個理?所以,這樣的教師練好語言基本功是關鍵,能夠一針見血或反覆無常地批評而不使人厭倦。另一種老師則屬於溫柔型、感化型的,常常和風細雨,綿言柔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之稱兄道弟或溫柔相加,加之以物質的幫助,精神的資助,政策的扶持,規則的放寬,用加倍的呵護讓其在自己的感召之下“棄惡從善”、“改邪歸正”。但這樣的做法往往容易被人利用,差生大都沒經過“愛”的培養,不懂得或不珍惜這種特殊的情感,反而會利用教師的這份善心,因勢利導,以假亂真,表面作出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很感動的樣子,然後在背後哈哈一樂,笑這個教師太蠢,依然我行我素者不乏其人。如果這樣的學生真的被這樣的老師所打動,而“洗心革面”的話,那麼也只是一次個別的疏通而已,也就是只在這位老師在時表現得讓他滿意而已。
那麼,對待這樣的學生應當如何進行轉化呢?總結起來當是“嚴慈相濟、恩威並重”八個字。首先,對他們的不當之處、過失之處絕不能姑息遷就,不能另起爐灶或放寬一馬,讓他們有特殊的感覺,而應當一視同仁,別人要做到的,他們一率不能赦免,該做到怎樣的要求就要做到怎樣的要求。一個“嚴”字當頭,是讓他豎立起做人的根本,也是將他列於一般同學之中的一個起碼的條件。如果他做不到,自然是不能放過,比如作業不做、拖拉或故意胡亂做一通,那麼一定要盯住不放,直到完成為止,而且當天的事情就一定要在當天處理完,甚至教師陪他到天黑為止也一定得做好。這時的家長最好能理解、能配合,能一起教育孩子。
但如果只有嚴,學生並不服,教師還要有慈母般的心。在學習中、生活中要注意他們的每一個細節,有時一聲問候、一句關心能讓他們深深感到老師並不是故意和自己作對,而是在關心着自己,幫助着自己。有時老師跟他們開開玩笑、逗逗樂也正是慈的表現,如果能在似玩非玩、似真即真的氛圍中提出要求,並督促完成,也能讓他們有一種自願去做的感覺,在輕鬆交流調侃的狀態下更能使學生易於接受老師的觀點。如果批評是快樂的,如果批評經常是讓學生髮出會心的微笑來的,也應當可以算作是“嚴慈相濟”了吧。
教師的“威”是靠自己的學識、修養和教學來體現的,教師有以身作則的行為作風和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是讓學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時時處處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樣才能對品行差生產生震攝作用,那種不畏強勢、不懼潑皮、不謀私利的作風都可以成為教師“威”的發力點,可以說“一身正氣”正是壓倒這類差生的颶風。不過,教師也要有“恩”於差生,對於差生的問題不能不聞不問,而是悉心指導,加以幫助,特別是當他們遇到自身所不能解決的困難的時候,老師的及時幫助是讓人頓徹頓悟的良藥。“恩”不一定是恩惠,不是那種小利,甚至不是直接的好處,“恩”是指正一個缺點,補救一種行為,指導一種做法,“恩”是讓他不走迷途,將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是讓他們感到有一個人在幫自己走正確的路。
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吧,學生中就有這樣個個任課老師都“嘆而觀止”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能自由動作,語言還讓老師無還口之力,更有家庭“後盾”為其撐腰,他的前兩年讓班主任受盡了苦楚,開學后升到高段,她謝天謝地,總算熬出了頭,吃盡了苦頭了,同時也深深地為後任老師擔心。開學后一段時間以來,他的一些“邪氣”在老師的唐僧般的緊箍咒下基本沒有大的表現,很多“病症”都得到了抑制。既有不依不饒地監督作業,又有親密無間地談論他的小說構想,讓他得到精神的滿足和停靠,也有每個行為的名正言順地教導,讓他經受了一次次考驗,正在改變着自己,也改變着別人對他的看法,越來越多的老師覺得他開始變好了,也希望他能不斷進步,他如果學好的話,應該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人才。
差生的轉變本就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過程,因人而異、對症下藥才是良策,而這“葯”有時是多味的,有時更是獨家生產的,是沒有配方的,對於一線的班主任工作者和任課教師來說,將每一個差生當作是對自身教育能力的一次挑戰,在不斷地研究和教育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煉就克“敵”制勝的“靈丹”。
(時2007-09-13)
嚴慈相濟,恩威並重??試論差生的轉化 標籤:人生的轉折點作文 人生的轉折作文 華麗的轉身作文 差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