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瀰漫著寒意,我正躲在被窩裡,感受着它所帶來的溫情。突然一陣敲門聲,打碎了這份愜意。
我爬起床,着上外衣,前去開門。原來是一件包裹,我未詳細看,便把它置於屋中一隅。到了中午,母親進門時,附帶了一句:“這是誰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應道:“可能是你的或爸爸的。”母親又說:“這上面收件人是王若蘭,送錯了吧。”我聽后,腦神經像是觸了電,迫使我一下子跳了起來。
我奔了出去,如同一隻飢腸轆轆的老虎,從母親手中奪過我所尋求的“食物”。我看了看收件人,的確是王若蘭——住在我家樓上,母親長期因工作在外,與我同齡的一位女生。這時,母親發話,讓我把它還給她。我口是心非地應好。因為上個月,借給她的電風吹,討了幾次,至今未還。
於是,待母親走後,好奇心迫使我拆開包裹,一個做工精巧的書包,呈現在我的視線。當我將它提起,一封信掉落,拾起一看,上面寫着:“給我親愛的女兒。”本想將此包裹據為己有,以報不還電風吹之怨,可是信的出現,我猶豫了……
第二天,我出小區門時,經過保安室,見她着一身失去色澤的衣服,顯得焦急地詢問保安,她的聲音清脆響亮,因而我才得知她正詢問那包裹之事。我頓時覺得忐忑不安,像個逃犯害怕被捕,迅速離開現場。課堂上,無心聽講,提心弔膽,生怕“證據”被發現。放學后,我害怕而又猶豫着,究竟要不要把包裹還給她。不巧,回家時,又看見她,背着一個飽經風霜的書包,雙眉相蹙,雙手相握,像是個丟失母親的孩子,向剛換班的另一位保安打聽着包裹的下落。
見此狀,我愈發不安,甚至那個夜裡輾轉難眠。我繃著神經想:“她借的東西仍未還我,我也可以遲還,甚至不還,這是個滿足私怨的做法,但卻又讓我良心受到折磨,我究竟該做還是不做呢?
經過一整晚的躊躇,在第二天早上,我帶着那包裹來到她家,還給了她,只見她嚴重透露着感激,並未有絲毫怨恨之意。還未待我說抱歉,她便拿出一個嶄新的電風吹,說:“對不起,把你原來那個弄壞了,我籌了一個月的錢,買了個新的,到現在才還給你,真是抱歉。”
剎那間,同齡的我們臉都紅了,她因抱歉之意而紅。而我,卻為滿足自己的私怨,被慚愧漲紅了臉。
福建漳州薌城區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一:許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