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回姥姥姥爺家給老人家拜年。剛進樓道,就看到姥姥倚門而望,飽經滄桑的臉上綻開笑容,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是看見兒孫的喜悅,姥爺蹣跚地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說:“楚楚啊,明天你跟姥爺回老家吧,尋根問祖,去看看你姥爺以前生活的地方……”“真的啊?”我不等姥爺說完,就興奮地大叫,開心得直拍手。
因為太激動、太興奮了,結果整個晚上都沒睡好覺。第二天,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漫長旅程后,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姥爺的出生地漳浦杜潯。當我第一眼看到杜潯時,我不禁心中泛過一陣失望——怎麼這麼落後?像農村一樣?!髒亂不堪,遍地雞毛、鴨毛,還到處亂飛,幾隻雞悠閑悠閑地在我們的車子周圍轉着,不時地低下頭啄啄地上的沙礫。這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突然,一聲炸雷在我耳邊響起,原來,是一隻雞不小心踩到了淘氣的小孩子放的土炮上,嚇得那隻雞豎起翅膀,“咯咯”地滿地亂叫,撲楞楞地滿地亂轉。可姥爺絲毫不受影響,依舊笑呵呵地下了車,眯着眼仔細辨認,只見一個上了年紀但依舊優雅的女人迎了出來,姥爺緊走了兩步,上前緊緊握住她的手,兩位老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老啦,都老啦!”“你身體好嗎?”……我問媽媽她是誰,媽媽笑着說:“這是你漂亮的姑婆呀,年輕的時候可漂亮了。”兩位老人都已經飽經風霜,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刻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迹,但不變的是兩位老人之間永恆的親情。周圍包圍着二三十個晚輩,真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啊。
在欣賞完那隻雞的“精彩表演”后,我們參觀了邱氏宗祠。宗祠顯得十分古典、蒼老,宗祠的門檻很高,足有半米高,我都快跨不過去了。油漆剝落的牆面,那兒有着歲月經過的痕迹,飽經風霜。在宗祠里,有我姥爺和姨媽捐贈的壁畫,還有邱氏族譜,我驚奇地發現:整個杜潯邱姓、洪姓三分天下!有了這個重大發現以後,我顯得更加興緻勃勃了,我又一次驚奇地發現,宗祠前還有一座這麼大的戲檯子!可以想象當年的輝煌與盛況!宗祠原來有這麼多歷史的遺留物呀。歲月用它的手演繹着當年的輝煌與今日的衰敗,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遠處就是姥爺的祖宅,從外面看來,好象宅子挺小的,進到宅子裡邊,才發現原來是那麼大。我最喜歡這個宅子的門。門是用紅油漆裝飾的,紅漆有些剝落,和雪白的牆相映襯着,最有特色的是門上的字。聽大人們說,以前春節沒有對聯貼,就在裝修的時候先在門上寫好字,比如寫“抱濮”“含真”等等,做為家訓,代代流傳。我覺得古時候的人們真聰明,居然會用這個方法,真厲害。在老家,曾外祖是名醫,大伯祖和二伯祖曾任國中校長,多少也算是名人,書香門第;姥爺是離休幹部,曾任廈門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司法局局長,如今也算是衣錦還鄉。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總是沒有餘地令人挽留,這趟“杜潯之行”也在夕陽的餘輝中匆匆結束,臨走時還品嘗了杜潯的經典特產——杜潯酥糖,果然名不虛傳,哈哈。我終於去杜潯尋了一回根,問了一回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