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從呱呱墜地地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與聲打交道。
聲?
在非洲乾旱炎熱的草原上,萬籟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親旁邊聽話地跟着。這群大象要去那裡?也許,它們發現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進速度雖然緩慢,但方向是確定的。忽然不知什麼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豎起鼻子站在那兒,另一些則在左顧右盼猶豫着。但是很快,它們又繼續向前進了,不過這次它們改變了方向。
也許你會問:“這又不是生物課,怎麼讓我們讀大象的故事?”“這些大象的活動是無聲無息中進行的,這與聲有什麼關係?”實際上,大象可以用我們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談。
人類聽不到的聲音?
對,人類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範圍。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範圍從20Hz到20000Hz。我們人類把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把低於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實際上,大象的語言聲音對人類來說是一種次生波。
那麼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生物課上大家已經知道人們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即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其實耳聾的人也能聽到聲音。比如拿音樂家貝多芬來說,他耳聾后,就用牙齒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聲音,從而繼續進行創作。他的方法是根據骨傳聲的原理使用的,也就是說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聲的,因為所有的發聲體都在振動,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發聲體都不振動了,那我們生活的世界將會變成一個無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