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畢業的迷茫

畢業的迷茫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最近都在討論找工作的事情,討論的很多,但其實濃縮一下也就差不多五句話:

  A:“你在哪發展?”

  B:“我在這哀傷,你在哪瘋狂呢?”

  A:“唉,我在這迷茫!”

  B:“哦,都差不多,你有意向的職業嗎?

  A:有呀,我想從事自己這個專業,但是人家只招有經驗的!

  現在那些老闆招聘員工的時候,不用經驗的職位好像只有“小三”,別的招什麼都講要經驗。有時候真的想罵他們,可是罵又有什麼用呢?招聘市場上,還是招賣飼料的,也貼個“大專以上文憑,有經驗者優先”。其實這樣的事實也早已不值得我們去嬉笑或者怒罵了,甚至還值得表揚,表揚他們響應黨的號召,替教育部擴招擦了屁股還不忘做個順水人情,給我們提供了做小三以外的另一種可能:做小二。現在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好像是除了新聞聯播不知道,全國人民都明白的事情。但是老百姓再明白又能怎麼樣呢?教育部每年要拿多少大學生的回扣是從來不通他們審議的。

  環境就這樣,但工作總是要找的。我現在剛找到工作,也還在想着找個更好的工作。但我已經拋棄了許多沒有用的觀念。之前我也抱着要找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也以為自己什麼經驗都沒有,很多沒聽過的工作,也一直沒敢去嘗試。但找了一段時間后我發表了一個狀態:找工作的艱難就像是要在垃圾堆里找一件寶貝一樣;只要用心找找,總是有幾個能變廢為寶的,關鍵是不能只認一個寶。”

  很多人只認專業對口的才是寶。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覺得經濟學家郎咸平說的是很有道理的:“本科教育的定位,本來就是通才教育。”其次,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可能什麼都會造,但為大學生造工作是很不在行的。我們總說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大學生太多了,但其實中國現在大學生所佔的人口比率還百分之十都不到。世界大學生人口比率排第十位的是愛爾蘭,這個數字達到了37%。如果中國的這條“定律”全世界通用的話,那人家愛爾蘭是不是早該因為工人失業而動亂了?排第一的加拿大(50%)是不是早就該被美國以“維穩”為借口出兵佔領了?乘着美軍出兵加拿大,排名第四的美國(41%)是不是也該亂了?如果是這樣,那是不是我們稱霸世界的機會就要到了?但是,很明顯,這些都沒有發生。所以推翻這個結論的結論就是:中國這座世界工廠一直處於世界產業鏈的最低端。只能幫別人做做紐扣,焊接一下電路板而已。大部分企業提供的崗位,從生產線到廠長其實都是小學文憑就可以搞定的,所以才10%不到的大學生都消化不了。(這個結論也源自於郎咸平先生,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他的講座《大學生找工作為什麼這麼難?》)從這樣的事實我們也可以想象,我們選的工作其實無論對不對自己專業,也都是三兩天就能學會,接下來就是通過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來積累經驗的事情;而且其實很多經驗再怎麼積累也是除了作廢沒什麼用的。只是你求升職時候,老闆敷衍你繼續熬時間的借口而已。以上兩點或許我們都還沒有實踐經驗,不知道對不對。那說點有實踐,有體會的:你不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業餘愛好才是他們學的最靠譜的專業嗎?別的什麼專業都是扯扯淡還可以,用起來就不怎麼順手的東西!所以對很多人來說,握着文憑上的專業去找工作,不如直接把自己有用的業餘愛好在求職信里寫專業點,興許招聘的人還會覺得更靠譜一點(我的經驗也驗證了這一點)。所以我覺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抱着專業,放不開嘗試的步伐。

  關於經驗這個問題,承上所述,我覺得就中國現在的情況來說,能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工作,一般三四天,最多可能一兩個月以後,經驗就只是用來扯淡用的東西了。中國的白領不要以為坐在辦公室的就是用腦子勞動的,其實做的很多事情比生產線上還簡單,重複。

  我們中國的企業之所以還這麼看重經驗,我覺得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人才流動性太大了,如果一個員工在一家公司2個月都呆不到就走,而他又沒帶任何經驗來的話,那麼這家公司就無異於是花自己的錢在為別的公司代工生產人才。他們可能什麼都願意替別人代工,但惟獨這個不是很願意,因為很明顯這是賠本的事情。但是既然人才流動大,人走了總是要招的,所以他們當然希望選個有經驗的,別人替他代工好了的,拿來立刻就能用的。因此沒有經驗的就被邊緣化了,越是邊緣化,企業願意給的工資就越是低。工資越低,這些人就越流動。事情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所幸的是流動幾圈后,這些人就會脫離這沒有經驗的怪圈。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要解決其實還是要回到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錢!如果我們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都能夠不要說跑贏GDP,只要能跑贏CPI,情況可能都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回過頭來,還是要質問一下我們的政府:為什麼我們的產業升級,升到現在還在紙上!

  拿“錢”質問他們其實並不是我感興趣的,我只是想更有說服力的引出我的一點謬論:大學剛畢業的那點“迷茫”其實並不算什麼迷茫。你會這樣想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我們沒有迷茫!當我們靜下心來,拋開一些強加的“專業對口”、“興趣愛好”,那麼對於“工作是為了什麼?”這樣一個看起來複雜的問題,大家心裡其實有一個簡單而統一的答案:錢!請不要說我低俗,說我功利,如果你這樣說我,我只能說你的意識形態為你的答案包裝了太多的“人生意義”、“社會責任”。但是你有,不代表我就沒有。只是我更喜歡撕開來看裡面而已。我從來都不喜歡把批評人的話貼個“中國人”來罵國,但在我對理想的定義里,只有業餘愛好在中國還有點理想的色彩,別的都是“金錢”與“野心”的包裝(這個問題后議)。

  當我們知道工作的目的以後,我們從思想到行動哪裡存在什麼迷茫?我們找哪個工作不是用這個目的來衡量着它的價值?別的什麼適不適合,喜不喜歡?轉幾個彎最後找到的目的不還是錢嗎?這就是中國製造為每個人定製的理想。說這些不是想讓大家講追求,談理想的時候抽出點時間來悲哀。而是我覺得我們不能再沉浸於這樣虛擬的迷茫里了。走出這樣的迷茫,朝“錢”看就會有方向!多嘗試,不要太局限於專業和已知的興趣,這樣才會有出路!因為這樣的做法符合現在的職場規律,宏觀經濟形勢。

  我說找工作要藐視經驗,不顧興趣,放寬專業不是說要放棄理想,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在現實為我們定製的理想之外都應該有一個更單純的理想,我認為它應該是和生存無關的一些愛好,理念、、、、、、融入到你的生活,成為你愉快的追求!有這樣的理想,我們的人生裡面,快樂的意義才會多一點,我們的社會,有生機的地方才會多一點。但無論是定製的理想還是單純的理想,當它要轉幾個彎才能到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沒有直達車就放棄了轉車。我們要記住:理想只要還在心裡,路就永遠在腳下。

  我一直很喜歡聽許巍的一首歌:《那一年》,歌的開頭是這樣唱的:“那一年你正年輕,總覺得明天肯定會很美、、、、、、怎能就讓這不停燃燒的心,就這樣耗盡,消失在平庸里。”我每次都會感動在歌聲里,但正如歌的另一句唱的那樣,“在生存面前,那純潔的理想,原來是那麼脆弱不堪”。保護好理想,啟程吧,同學們!

  如果你還覺得迷茫,那我願意再重複一句玩笑給你聽: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的黨和國家也都迷茫,摸着石頭過河,現在不也過來了呀!



畢業的迷茫 標籤:研究生畢業 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