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地鐵時代
黃葉斌
2012年12月28日,對於江城市民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日子:中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正式開通。從此,人們的出行方式與時俱進,在節約時間成本和開闢新的生活方式中走進了地鐵時代。
這一天,充滿好奇和嘗鮮的39萬武漢市民進入地鐵的腹地,以見證人、遊客和考察者的身份,為中部地區的首條地鐵誕生獻上了自己的熱誠、關注、喜悅和祝福。
當天晚上,我的夫人和鄰居結伴,前往地鐵虎泉站花了2元錢體驗了一次3站來回的感受,那個興奮勁溢於言表。在元旦假期,我又和老婆一起幾次穿越長江地鐵隧道,在武昌和漢口之間旅遊觀光購物走了幾個來回。
從地面到虎泉地鐵站口,需要往地下深入三個層面的時空距離:從地面走下約8米高空的台階來到自動售票大廳,然後再下到地鐵處候車。這三個層面的垂直距離約近20米吧,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空間已經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達有效而有限地被放大擴大了,並且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曾經存在於科幻、小說和夢想的願景里的時域。在幾分鐘的時間裡,隨着腳步的移動和心神嚮往的支配,我彷彿一下子跨越了幾個世紀的時光,在夢境中欣賞和享受着一種奇特而幻覺般的人生之旅。好像一座城市的街道口被一隻無形之手瞬間嫁接、遷移到了地下,燈光溫暖着寬敞明亮的空間,視覺驚詫於新潮靚麗的布局,模仿他人體驗着高科技的自動售票機,細心瀏覽着富於地域特色的壁畫和宣傳標語,觀察並享受着身着玫瑰色工作服地鐵工作人員的引導和服務……這些現代生活的文明元素,幾乎在一夜間成為一種身邊的現實體現。平均5分鐘一趟的地鐵,讓我們的等候不再是一種煎熬和煩惱。
隨着站台的一聲電鈴奏響,一列子彈頭形狀的乳白色地鐵徐徐而來。自動門打開旅客下站后,我們依次進入,一下子就好像被一種溫馨而舒適的氛圍所包裹。女播音員的溫柔的聲音伴遊客一路前行。據說有六節車廂組成一趟地鐵,站內設施如公交車一樣,凈空約兩米,寬約兩米,兩邊安放有冬暖夏涼的座椅(在座椅上的確感受到一股電流緩緩導入身體)。空調自動調劑着車廂內的溫度。中間走道有縱橫交叉的不鏽鋼把扶,進出口門左右自動對開。站口上方設置有地鐵沿線路線圖,並且以移動光點提示上站或到站的所在位置。還有武漢地鐵的電視屏幕,隨時播放着沿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光。地鐵行駛過程中,比較平穩和安靜;只是在列車拐彎時傳出幾聲晃蕩的聲音。
進入車廂里的遊客,幾乎人人的臉上閃耀着喜悅的光澤。有的老人或由老伴相陪或由子女攙扶着;有的年輕人或相擁私語或大聲交談或相互用手機拍照;有的白領藍領公務員或接聽手機或閉目小憩或翻閱書報;有的孩子或睜大新奇的眼睛或與家長喋喋不休地說著什麼;有的旅客拎着大小行李包準備去漢口火車站轉乘。那天,我的身邊剛好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大爺。交談中,得知他是一人前來體驗地鐵的,就是從武展站到光谷站一個來回,說是事先偵查一下路線,以後就帶老伴出門坐地鐵遊覽武漢三鎮。他說,他是老武漢人,也是武漢城市發展的見證人,以前的市區面積和建設面貌真是與現在沒法比呀。他還說這次坐地鐵體驗,是瞞着老伴出門的,也沒有帶手機。我勸他在光谷站口還是與老伴打個電話告知去向,以免家人牽挂。
人在車廂內,只是看見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轉換——鐘錶的提示和地名的改變。猶如孫行者上天入地,神話傳說在科技力量的威力下終於成為一種可能的現實和真實的圖景。這是現代人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神奇魔力再現。在地下穿行,不是地獄般的痛苦與摸索,而是感受和心靈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新的體驗與釋放。旅客人流的上上下下,預示着城市人氣脈動春潮般的涌動和隱退。車廂外倏忽而過的燈光,似乎在告訴旅客只是一次時間的旅行;來到江漢路站,憑經驗才知道地鐵已經在人們的不自覺中瞬間穿過了浩浩長江天塹。遺憾的是,當地鐵與水龍過招時是怎樣一種情景和表情,我卻無法看見或預知。只有在冥想中感嘆,昔日過江離不開輪渡、大橋的周折、排隊、擁堵和勞頓,還有天氣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現在卻遠離了這些困境的攪擾、只是在四分鐘左右就搞定了,豈非一種令人驚訝讚歎快意的好事喜事?
以前,我在深圳和北京也曾經坐過地鐵。但那時的感受只有一種新鮮感而已,卻沒有今天這種在故鄉和內地親臨地鐵的感受和感想。這是何故?我想,大概是一種距離感和地緣感造成的吧。江城這條地鐵2號線全長近40公里,五年多的建造,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以及高科技的神威,科技人員和工程施工者的辛苦,才使得一種夢想成為現實。而規劃中的6條地鐵線,也將在每年完成一條地鐵通車的期盼中進入市民的視野。其實,人們在市區出行,是乘公交車、輕軌車、出租車、私家車、摩的、輪渡,還是搭乘地鐵?這個選擇,似乎沒有一個標準或唯一答案的,完全憑藉個人的喜好、出行的方便和經濟時間成本的考慮。抵達同一個地點,其實,有人做了個體驗,公交車是費用最經濟的,地鐵是時間最節省的,其它的交通工具則是在這兩者之下。而城際鐵路、高鐵、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的四通八達,則是為我們的現代生活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那麼,以後的時代,人類是否會到達月球和火星上去,並且推銷地鐵技術呢?
走進地鐵時代,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標誌。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人類自我的束縛和禁閉。這種看似十分愜意和自由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生存空間的逼視、逃亡和解構。為了破解城市人口膨脹和交通擁堵的難題,人們在選擇一個解救自我的出口時,往往會在不自覺中又為自己堵死了一扇吸納自然風光美景氣息的窗口。因為,人為的東西再美,也是一種毫無生命力的觀賞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