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思想鉤沉>是神經,還是精神?

是神經,還是精神?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翁老師回來,這一消息像長了翅膀樣一下子傳進單車俱樂部每一個車友的耳朵里。可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喲,單車騎行幾近六百公里,三分之一的國道,三分之一的省道,三分之一的山路,在最高旅程達到日行260公里,勇破日行單車騎程之最,這一消息傳來,網上跟貼,真是聽取嘩聲一片。

  可看到了卻更多的是不以為然的腔調:什麼騎車只是為了鍛煉,這樣拚命沒必要;什麼騎車是為了快樂,這樣辛苦也沒必要;什麼騎車為了大家共同參與隊友間互相照應,玩得開心,他這樣單打獨鬥奮不顧身,更不應該。甚至更有人者,直言二字“神經”。看着如此云云,我感到我的心深深的被刺痛着,遠比被他單騎闖過千里桐柏的震撼還要強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持反對態度呢?而恰恰沒看到他這一行程中閃爍的光輝呢?

  首先,沒有身臨其境的人,也許真的很難體會其中的境界。這就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吧。不懂騎行之樂的人,在乎的更多的是距離長短,然後套用個人的絲許感受,認為別人大概也是和他一樣的鼠輩。這樣憑主觀臆斷,充其量是水中望月,霧裡看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親臨實境,就妄下斷言,只能顯示他個人的水平粗俗而已,只有實踐才能體會到真知。

  回頭我們來看看翁老師在短短三天里,從千里之外的桐柏匆忙返回的狀態。在半夜子時抵達家裡,也沒見得他有幾疲憊,相反在第二天天還剛亮五點半的樣子,就早起趕往俱樂部,給第二拔騎行隊友送行。看他吐氣如蘭,字正腔圓,精神抖擻,笑容燦爛。誰能說他不是快樂的滿意的,而胡亂揣測說是強忍折磨之苦?誰能說他不是健康此行,而是備受摧殘來換得看客一言半語的讚美的口水?完全看得出,他這趟三天六百公里的單車獨騎行,他不僅愉悅了身體,更愉悅了情感,他已經是痛痛快快的享受了這一全過程。

  只有那些淺薄無知的人才在一旁戴着有色的眼鏡指手畫腳,所以說,學會用事實說話,用見聞說話,而不是憑空想像,憑已推斷去說長道短,讓人貽笑大方。這是對別人起碼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其次,仔細想想那些蜚短流長者,他們倒也以可理解,原諒他們是不知者不為罪,井底之蛙目光短淺才來饒舌的。他們是不會明白那些頭髮花白年近五六十老人,為什麼還馱着厚厚的包裹和藥品騎向千里之外?他們是不會明白青春少華不求安逸享受,卻單車闖漠河西藏訪布達拉宮?他更不會明白為什麼還有人會以生命作賭注翻越世界之巔珠瑪朗瑪峰頂?所以對自己太多的不了解,也想不明白的東西,就只能冠之曰:神經!其實辱人者自辱之。

  如果大家都能稍稍換位思考,站在他個人的角度,來好好想,這種神經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呢?何為精神?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里,這種純純的字眼恐怕早被安置到遺忘的角落,也想不起它原始的容顏,談起它就像談起異類。異類,說的就是少了些,還不至於說沒有。

  例如:像陳光標一樣得知震災消息,第一時間組織人力物力財力趕到現場,無私幫助當地百姓,這是一種博愛精神;像奧運健兒流血流汗流淚,力爭下迄今歷史上從末有個輝煌,創造下一個又一個體育界的和全人類的奇迹,這是一種拼搏精神;像火箭發射的神七,一年一個台階,一次一個跨越,實踐着太空飛人的夢想,這是一種進取的精神。

  翁君,一介草民,沒有為國為家那樣的雄才偉略,僅僅是出於一種興趣愛好而已,卻能幾乎馬不停蹄在短短三天里騎行千里並平安返回,難道這其間不是一種堅韌不拔精神在支撐,一種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不服輸的信念在激勵,那時那刻,他骨子裡流淌着的何嘗不是一種人性的光輝!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不可能像陳光標一樣為富卻很豁達,不能像奧運健兒一樣為奪金浴血奮戰,像神七宇航員樣為翱翔太空而出生入死的訓練。普天之下,又有幾人能成為陳光標,成為世界冠軍,成為遨遊太空的飛人,我們太多的時候只能做我們平凡的自己,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做一個讓我們最滿意的自己?像翁君一樣,心無旁鶩的做着自己的最好,做好我們最想做的事情。

  就像我自己也常常慨嘆自己時間不夠用,不能盡情玩耍讀書寫作;常常慨嘆自己才華不足,不能像別人一樣文采斐然成章成書;常常埋怨自己的定力不夠,受不住太多的誘惑,總不能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現在想想,其實和翁君相比,我們最缺的不是時間不是才華也不是定力,而是他的那種精神。如果我們也擁有那種不畏艱難超戰自我的不服輸精神,如果我們也擁有那種爭分奪秒惜時如金的精神,那麼還會有什麼不能了的心愿呢?天才出自勤奮,超越就能創造奇迹,快樂總是把持在自信的手中。

  如此想來,真正酷愛單車的車友們,仔細掂量下子翁君,到底是一股神經,還是一種精神呢?到底是鄙夷還是敬畏呢?是不是涇渭分明了呢?



是神經,還是精神? 標籤: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會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