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似乎更能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做生活,放假回到家跟村裡的幾個兒時夥伴聚在一起嘮嗑時便很自然地涉及到這樣的話題,可能是他們覺得大學生活應該而且肯定是樂趣無窮的,而我只是笑着搖了搖頭,因為我心底里並不這麼覺得。
我有時候真的很羨慕他們的洒脫,這種感覺在下雨天的時候顯得尤為明顯,我也總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在雨中奔跑的孩子,逆着風,而不是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半成品的詩人,那種感覺連我自己都會作嘔。
在大學里似乎有這麼三種人,說不上什麼典型,但這三種形象似乎一直都會存在。
一種人就是整天沉迷於某种放縱而不自知,總覺得現在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揮霍,而他沉迷的事情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一種浪費,但沒有人會對他說那樣做有什麼不妥。另一種人想讓自己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哪怕類似於激流中的一根救命稻草,但至少能證明自己的責任心以及存在的意義,而事實就是,許多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幹些什麼,或許這就是魯迅所謂的彷徨,曾經諸多美麗的願望在現實面前似乎都顯得那麼不切實際,然後對着幻想的泡泡苦笑。
我想說的是第三種人,說句心裡話,我並不是太喜歡大學的生活,但也不算厭惡,可能是跟高中的日子不一樣吧,而許多人過的日子並不能稱之為生活,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而剩下的那種人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們有理想,有明確的目標,我喜歡稱之為夢想,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其實最後一種人是最幸福,但卻又是最痛苦的,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是什麼“二代”,夢想的實現完全是一種破繭化蝶,痛,但也得忍着,因為這條路是我們自己選的,也是要靠我們自己走下去的。這種人會在許多時候能更深地體會到什麼叫做理想與現實的雙重落差,就像兩面鏡子里夾着的自己,有時候會忍不住地猶豫起來。
我的夥伴並不同意我的觀點,因為他們覺得真正幸福的永遠是做好自己現在手頭工作的人,哪怕只是玩遊戲,但他們很快樂,而我們生活的目的難道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了么?
我說那樣的生活沒意義,他們笑了,因為他們讓我解釋一下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所謂的有意義,而我說不上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並不能被另一個人強迫,難道非得讓每個人連走路都捧着一本書?
後來想想他們的話也並非毫無邏輯,塵世中的許多悲哀都在於自己傷了自己,跌倒的次數多了也就再沒有站起來的勇氣了,這是夢想的另一面,似乎只有自己碰得頭破血流之時才能很好地體會。
我並沒有過多地停留在糾結這個問題上,因為他們已經轉移了話題,而我喜歡尊重另一個人的邏輯,因為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智慧,而我可以從中取捨,只是我一直在思考,這三種人到底誰更幸福呢?
我沒有得出答案,或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