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一)
幾天前,語文課前三分鐘講話時,張婉君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埃森·豪威爾小時候受了一次傷,很小,小到可以忽視。於是他挺着,沒告訴任何人,沒想到三天後,傷勢急劇加重,無法行走,醫生說要截肢,否則有性命之憂。他不肯,還挺着。全家人都陪着他,他的傷最終好轉。文章讚美他的堅忍。說就是因為他能“挺住困難”,所以才能有之後的成功。
可是我不這麼認為,固然一定有他出眾的堅強,一定百折不撓,但這個故事不能作為例子。
首先,有了小傷理當儘快處理,而不是所謂的“挺住”,扁鵲言,“疾在腠理”,不治的話,必將深入“骨髓”,可埃森·豪威爾卻不管不顧,任由傷情在惡化卻仍隱瞞,且仍不處理。視自己身體如無物。這種“挺住”有意義嗎?人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如果他能及時地告訴家人,或及時地處理傷口,又怎麼會有後來醫生要求的“截肢保命”?
終於,他連走路都不能了。他的家人才終於知道這件事,也請來醫生處理。醫生說要截肢,他死活不肯,還逼母親發誓:不能趁他昏迷時截肢。我就奇怪了,兩害相權取其輕啊!舍一腿而保一命有什麼不好?雖然最終病情好轉,但那是一個奇迹,幾率很低,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如果每個有類似選擇的人都像他一樣,能活下來的又有幾人呢?
另外,就是因為他所謂的“挺住”,幾天時間,所有家人都在他的身邊,提心弔膽。他一個人,讓所有家人為他不眠不休。為他着急!這樣的“挺住”豈不是太自私了嗎?
文章的標題是“挺住困難”。挺住困難是在陷入困境時守住自已的一份希望,從困境中走出,可這個故事能算作挺住困難嗎?開始本來沒什麼事,最多算做“困境”邊緣吧!他的“挺住”是在朝困境深處走去,越陷越深。在“困境沼澤”中偶爾有幾塊略微堅硬且高的石頭,他碰巧踩了上去,離開了“困境沼澤”。這難道能說是他找准了方向走出去的嗎?這也能算是“挺住困難”嗎?
當人們處在絕望邊緣時,守住自己的那一份信念不放棄,挺住自己正遭受着的磨難,直至看到耀眼的成功之光,這才是挺住困難!
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着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說:“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嘩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自己。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着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着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着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DD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三)
有志者事竟成人不能沒有追求。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年輕人,誰不想做個有志氣,有抱負的人呢?然而,想一帆風順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多數是不可能的,況且人們一生追求的目標最後未必都能如願實現,但是我還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這大概已不是什麼秘訣了。翻開史冊,有志而成大事者,先例比比皆是。一九三二年諾貝爾獎得者謝靈頓就是其中之一。謝靈頓是個回頭“浪子”,他少年時代就沾染了不少噁心,別人都說他成不了大“氣候”。一次,他對一位在牛奶棚工作的女工產生了愛情,可那女工寧願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嫁給他。這一悶棍使他從迷茫中驚醒,他悄悄離開倫敦,決心重新做人。
從此,他努力攻讀,終於在中樞神經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絕的貢獻。並且擔任了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利物浦大學的教授。在人們的想象中,大發明家愛迪生肯定是個“天才”,可他卻說:“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上小學時,老師說他象個大“木雞”,最後不得不中途輟學。後來,在他母親的指導下發憤苦讀,從事研究時他幾乎每天奮戰二十多小時。為了研製電燈,他試驗了一千六百多種物質。一千六百多種,多麼驚人的數字!可想而知,沒有血與汗的搏擊,我們還可能在黑暗中摸索,不難想象:不付出代價而想得到幸福的果實,那隻能是夢想。愛迪生用他光輝的一生告訴我們:有志者必須是忘我的奮鬥者。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臨淵羨魚,而不知退而織網。有的人對學習好的人心裡着實羨慕得很,而自己卻不下功夫,到頭來依然故我,考試時卻想逮到“大個”,於是乎在考場上就來個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互相傳遞“情報”,甚至搬書照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艱難沿着崎嶇小道攀登的人,最終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崇高的理想並不在好高鶩遠的幻想王國,而在腳踏實地的奮鬥之中。科學的領域浩茫無邊,高深莫測。它有正高峰象珠穆朗瑪峰巍巍豎立於陸上;它有負高峰象太平洋海底的幽谷冥冥於水下。我們都還很年輕,生活給我們展示着一幅美好的圖畫,它不是《伏爾加河縴夫》的沉悶,也不是《最後的晚餐》的悲涼,而是《奔馬圖》生機盎然、嘯嘯長嘶的奔馬!
相信吧,年輕的朋友們: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