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公眾演講>責任教育演講稿

責任教育演講稿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責任教育演講稿(一)

  責任,我以往的理解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但是認真負責的標準是什麼 ,沒有深究過。最近,通過責任教育學習 ,讓我對“責任”二字的含義有了一些新的領悟。

  責任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工作意味着責任,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如果一個人對工作充滿責任感,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然後全身心的投入,這樣的人工作肯定出色。相反,如果一個人光有能力而無責任感,不但會使工作的效能降低,還會使最擅長的工作做的一塌糊塗。工作更需要責任,我們平常所講的愛 崗敬業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最工作的一種責任。我們只有立足本職,埋頭苦幹,我們的工作才能有所作為。投機取巧、敷衍塞責也許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感到一時的輕鬆,最最終將毀掉我們的事業。

  負責任就是要認清自己的責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必須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比如說子女有孝敬父母的責任,軍人有I衛國家的責任,這些責任都是不可推卸的。特別是一根火柴足以毀一片森林,一個蟻穴足以潰塌一條大堤,一張處方足以危害一個生命的教訓,更讓我們認識到責任重於一切。所以,我們更應該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擔責任。現在擔任村支部書記,我深知責任重大,上傳下達是首要任務,協助督促村務工作順利開展是必要工作。然而,由於年紀輕,經驗不足,特別是對基層情況摸得還不透徹,不同程度上這些制約着工作的開展。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擺正心態,積極主動向老幹部、老黨員學習,在干中學,學中干,力爭使自己能夠得到進步和提升。

  負責任就是要讓責任成為一種習慣。只認清責任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讓責任成為習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但不等於每個人都有責任感。責任是對任務的一種負責和承擔,而責任感則是一個人對待任務的態度。所以每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我們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我們要讓這種精神成為自發,且變成我們工作中的習慣。當責任感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個人的態度,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擔負起責任,而不是刻意的去做。同時,還應認識到負責任就是要從細節做起,周恩來總理憑着一貫提倡注重細節、關照小事的作風,贏得人們的稱讚。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一個不願意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的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並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因此,要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從細節做起。

  以上就是我的初淺的體會,在今後工作中,我將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切實負起責任,結合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更好的完成任務。

  責任教育演講稿(二)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與責任詮釋教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把握瞬間的輝煌,擁抱一片火熱的激情…”這是青年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詩,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我們教師最真誠的情懷,我們用愛與責任支撐着這無比睿智的人生。

  有這樣兩則故事,我常常被故事的主人公所打動。

  1998**,人們發現那是一個孩子在被淹沒的大樹上奮力嘶喊,但艇上的人都知道,艇已經人滿為患。就在人們爭論着該不該搭載這個孩子時,一位年輕的婦女大叫了起來:“劃過去,他是我的學生。”聲音響亮而不容抗拒,艇上的人都被怔住了,戰士把艇劃了過去,那位老師爬上了樹,把孩子換到了艇上,她卻堅持不肯離去。回到岸上,戰士接受了新的任務,沒有人知道那位老師最後的結局。

  **年5月13日,當地震災難突然來襲時,譚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四個學生,在那千鈞一髮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的遲疑和猶豫,但對自己學生的愛與責任促使他毅然張開雙臂,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這兩位老師是平凡的,但又是偉大的。他們用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師德!

  着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愛滿天下”的教育理論,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為學生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何等博大,何等無私的愛呀!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它不需要回報。這些老師的精神令我折服。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處處以他們為榜樣,要求自己以一顆仁愛之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內心感受,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每天早晨走進教室,我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時,提醒同學們增減衣服,早上上學路上是不是注意安全了,每天做操時,我看到學生紅領巾沒有戴正,我會提醒學生系好或幫他們系好,有學生衣服不夠整齊,我會輕輕的幫他拉一拉,有人廣播操動作不到位,我會在課間操后交他做好,這些瑣碎的事 看起來很平常,其實這正是一個班主任愛的具體體現。

  作為教師,我無時無刻不在用無限的責任來詮釋對事業的執着。我始終相信教育是件良心活。選擇了教師,本身就選擇了責任與奉獻。教育不可能是輕鬆與清閑的事情。記得剛接班時,有個學生叫石潤虎,他上課總是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小組長每天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他一開始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還說什麼他原來從不做家庭作業,也沒有人問過。但經過我的說服,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平時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當時,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轉念一想,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我有責任幫助他改進。於是我調整了方法,進行了一次家訪,並經常給他細緻入微的關懷、鼓勵,通過一個月,二個月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他變了,我從心底由衷的笑了。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梯,是蠟燭,在學生心中點燃希望,並照亮他們的一生。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愛與責任托起每個孩子翱翔的翅膀。待到山花爛漫,碩果累累之時,我們都會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教師的驕傲和光彩。

  責任教育演講稿(三)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80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表現出青年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着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着,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小學的歷史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向我們講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種種欺凌,講述青年們為祖國不惜獻身的種種壯舉。當時,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絲曙光照亮蒙昧的荒原,我們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是啊,我們不小了,我們不能永遠停在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們將參加成人宣誓儀式。那意味着我們將要同父輩們一起,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長輩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少些緊迫感,也少些責任感。的確,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安逸。但這決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鬆身上的努力,減輕肩上的責任。

  人們每每談到我們蘇北老區總是感慨萬分。蘇北大地,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我們鹽阜地區也曾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過光輝的一頁。戎馬倥傯的年代,這一方熱土,曾經為中國的革命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新中國成立后,這裡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憑着蘇北人的勤勞和智慧,使自己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這一切,我們心中總是充滿自豪。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裡與祖國的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還有着很大的差距,這裡個別地方的貧困還有待於進一步治理。這裡的整體經濟還有待進一步的騰飛。我們,作為蘇北青年,首先應該感覺到的是什麼?棗責任,感到的應該是責任。“生我是這片土地,養我是這片土地。”我們愛着腳下的這片熱土。我們就要承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與我的父親同齡人。他就是全國聞名的身殘志堅的農村科技鐵人姜德明。他立足農田,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小麥、棉花如何在家鄉的土地上能夠有更高的總產量。當他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時,癌症又一次地向他襲來。他沒有倒下,拄着拐杖依然風裡雨里地留在田頭,走訪在農戶家中。不懈的努力,他培育出的優良品種得到了推廣,種植技術得到了普及,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雙手歡迎這樣的農技員。把他譽為“農技鐵人”。他是我們老區青年的好榜樣。去年,他在我市青年成人宣誓儀式上諄諄告誡我們,為老區經濟的騰飛,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 知識,立足本職,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記住了這位鐵人的話,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我們鹽阜老區的青年們都會努力的。



責任教育演講稿 標籤:奧巴馬開學演講 教育的智慧 愛的教育 三生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