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心得體會:擦亮共產黨員的人格視窗
今年以來,黨中央在號召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倡導全體黨員要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四講四有"是一名合格黨員的核心要素,是新時代黨員黨性的客觀要求,作為一名黨員,對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我認識到,我們每個黨員首先要自覺做到講政治,特別是在實際工作上要有進一步的提高和認識,下面談談我這次學習的體會:
一、共產黨員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
提起共產黨員董存瑞、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郭明義等等,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立刻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他們或充滿愛心、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捨生忘死,或誠實守信、堅守道德,或敬業奉獻、忠誠勤勉,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都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黨章》在第一章就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因為共產黨員的稱號,不僅僅是身份特徵,更是一種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於人民的高風亮節。
人們經常會問,是什麼力量讓共產黨員甘願付出,寧可拋頭顱灑熱血也要堅持真理?那就是愛。正如孔繁森同志所說,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熱血為人民流淌,青春為人民燃燒,鞠躬盡瘁無怨無悔,這就是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
二、共產黨員是高尚人格的象徵
什麼是人格?人格就是人的性格特性,它以崇尚高尚為品質。可以說,高尚的人格是共產黨員應具備的基本品質,這是歷史的必然,更是發展的要求。
《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共產黨員要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鄧小平同志也曾講過,黨員幹事業,一靠真理,二靠人格力量。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人格。共產黨員這個稱號,既代表着光榮和先進,也代表着責任和奉獻。在人民的心中,共產黨員早已是一種高尚人格的象徵。放眼世界,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或一個政黨能夠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集中了那麼多的先進分子,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復興做出了那麼多的犧牲,並且同人民群眾保持了那麼緊密的關係。
三、每個共產黨員都是一面視窗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實現自我價值為中心的多元化思潮讓我們目接不暇。利益至上、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等非主流價值取向讓極少數黨員幹部理想沉淪、道德失衡,經不起誘惑,喪失了人格,墮落為腐敗分子。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我們黨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都能夠拒腐蝕、永不沾,永葆先進性,成為一面面潔凈的視窗,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向著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黨章》中指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此,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端正認識、嚴於律己,重視和珍惜自身的人格,自覺維護共產黨員的榮譽,讓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紮根於人民心中。只有這樣,人民才會支持和擁護我們的黨,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才能更加牢固。
四、以人格的力量贏得群眾的擁護支持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共產黨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必然要求我們每名黨員在日常工作中既要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也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提高黨性人格修養。所謂修養,是一個人思想、內涵、品德等方面的修鍊、養成和提升,是強化個人素質的重要方法,也是從"治己"到"治人"的重要途徑。廣大黨員幹部的人格魅力如何,有沒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有沒有強烈的人格魅力,都直接關係到我黨的興衰和成敗。為此,我們每名共產黨員都要有危機意識,不斷加強黨性人格修養,使自身的能力素質在"修身養性"中不斷攀升,進而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密切與群眾的聯繫。《黨章》在總綱中闡述道,"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眾聯繫問題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做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做親人。對待群眾的感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嘴上說說、喊喊口號、做做樣子。投入才能拉近溝通,常溝通才能生情。
嚴格自律敬畏民心。《黨章》中規定,黨員要"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地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加強道德修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反對官僚主義,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不正之風。"這就要求我們每名普通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在做任何一項工作的同時,一定要敬畏法紀、敬畏民心。
作為黨員,我一定要以黨規黨紀約束自己,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兩學一做心得體會:擦亮共產黨員的人格視窗 標籤:軍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