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經驗交流>懷柔區語文教研活動交流材料

懷柔區語文教研活動交流材料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懷柔區語文教研活動交流材料

  真實、真摯、真招,凸顯學生習作水平

  ----《小學高年級體驗性習作的研究》階段成果彙報

  一、研究近況:

  《小學高年級體驗性習作的研究》課題在教科研中心小教研室宋老師幫助、指導和引領下目前課題組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讀寫結合、習作指導、習作評改”三位一體的體驗性習作的課型。另外,習作指導課上90%的學生有了習作慾望,70%以上的學生解決了“想寫”、“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 。

  二、研究過程:

  第一步:根據自身特點,確定課型

  2006年4月在沙峪小學召開了第一次課題研究課,通過本次活動,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了每位教師的研究方向。

  第二步:初步探究出“體驗性習作” 教學的基本思路

  “小學高年級學生體驗性習作的研究”,就是在習作指導課上,教師根據課內外不同的習作內容和要求,巧妙地創生文本,創設情景,為學生的習作思維熱身,使學生設身處地地體驗、認識、感受習作過程,產生強烈的寫作慾望。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想寫”、“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實現習作課真正意義上的以學定教,實現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想寫、愛寫、有的寫,進而在習作實踐的體驗中探尋習作規律,達到會寫、寫得好。

  實驗伊始,我們對6個實驗班的 183名學生採用問卷形式進行了前測。

  表一:   單位 (人)

  你想上作文課嗎?你想寫作文嗎?你在作文中常常無話可說嗎?你覺得寫作文很難嗎?

  ①想(16)

  ②一般(100)

  ③很想( 8)

  ④不想(59)①想(20)

  ②一般(89)

  ③很想(11)

  ④不想(63)①是(50)

  ②不是(11)

  ③有時是,有時不是( 122)①是(68)

  ②不是(64)

  ③有時是,有時不是(51)

  表中數據統計的結果顯示:六年級學生作文情況實在不理想,學生畏懼作文的現象確實令人震驚。

  對此2006年9月在沙峪小學召開了第二次課題研究課。在評課研討中,宋老師對兩節語文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可喜的是通過本次活動,形成了我鎮習作教學的基本思路即:

  讀寫結合課:找准生髮點 巧妙遷移

  習作指導課:創設情景 激發思維

  學生習作課:給足時間 自主習作

  習作評改課:自主評改 相機提升

  每篇課文都有讀寫結合的點,教師只有深挖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找准讀寫結合點,巧妙遷移,才能使學生產生習作的慾望;20幾分鐘的習作指導課的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思維,激起了學生“想寫、寫什麼、怎麼寫”,達到了為學生習作思維熱身的目的;30分鐘的作文評改指導了學生的習作方法,讓學生在自主修改,相互評改中提高寫作水平。

  第三步:逐步摸索出“體驗性習作”的教學方法

  2007年的5月,在沙峪小學召開了課題研究會,課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區教研室宋老師和中心校有關領導的幫助下,根據習作指導的規律,研討出了習作指導課的三種方法即:現身說法法、畫圖像想法和生活對接法。

  1.現身說法法

  所謂“現身說法法”,就是教師根據相關的習作教學內容,充分挖掘自身和學生這兩大課程資源,巧妙地整合教師、學生和習作內容,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利用“現身說法”的方法,創設習作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漸入習作佳境,在妙趣橫生的習作指導課上達到“想寫”、“有的寫”。進而,在這種寫作慾望的驅使下,在具體的自我習作的體驗中摸索習作規律,久而久之達到“會寫”。

  例如:於海花老師根據小學語文第十冊教材“練一練”的第5題的要求,上了一節習作指導課:

  題目:一個   人

  於老師課始的情境創設,“同學們,於老師和大家已經生活了兩年多了,相信你對於老師有了很深的了解,那麼就請你說說你眼中的於老師。”話題一出,學生們競相發言,熱身了學生的習作思維,從而使他們體驗、萌生了習作的慾望,為動筆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解決了“想寫”的問題,就是“寫什麼”的問題了,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評價完老師后,老師又將學生引向了生活實際,成功地架設了生活與課堂的橋樑。“你想把他的特點用文字記錄下來嗎?”直入主題,揭示習作的內容。實驗證明,像這樣寫人的文章在進行習作指導中,用“現身說法法” 確實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習作意識和潛能。

  2.畫圖想象法

  所謂“畫圖想象法”就是教師根據有關看圖想象的習作教學內容,結合教與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重組與整合,充分挖掘文本、教師自身和學生這三大課程資源,巧妙地整合教師、學生和習作內容,利用分解圖畫內容,分步畫簡筆畫的形式。在分步畫簡筆畫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在呈梯狀的妙趣橫生的習作指導課上達到“想寫”、“有的寫”,進而在這種寫作動機的驅使下,在具體的習作的體驗中摸索看圖作文和寫想象文的習作規律,達到“會寫”。

  劉淑明老師,根據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教材練習5中的一道看圖口語交際題變通的一次看圖想象習作的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舉例:課件。對於第一幅圖:“橢圓”,學生把它想象成:雞蛋、飛碟、桌面、古井井口……。對於第二幅圖,學生竟然能把它想象成“小鹿的餐桌”“螞蟻的宮殿”這是多麼富有童話意味的想象。隨着畫面的逐漸豐富,畫面的主題就凸現了出來,雖然主題是鮮明的,但是此時學生的思維已經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圍繞着主題在學生的頭腦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故事情節。)在這節看圖想象作文的教學指導中,老師利用“畫圖想象法”,採取了4畫的教學方式創設了梯形的習作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習作動機,在為學生習作思維的率動、熱身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极參与其中,達到了“想寫”、“有的寫”;在教師的相機點撥中,逐漸生成了想象的3大特點:豐富、奇特、合理。使學生在體驗習作的過程中感悟了“怎樣寫”的方法。實驗證明,“畫圖想象法”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寫看圖作文時運用的一種最優的方法。

  3.生活對接法

  所謂“生活對接法”就是教師在短短的20分鐘的習作指導課上,巧妙地創生習作內容,創設習作情境。教師以情動情,在極短的時間內或用語言,或用媒體,或演小品等教學方式,架起生活與課堂的橋樑,使學生由此及彼,達到 “情之所至,金石為開”的教學效果。

  劉娜老師運用“生活對接法”成功地執教了北京市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教材練習6中的第5題:圍繞“即將離開小學的時候”這個意思,自命題,寫一篇作文。在這節習作指導課上,劉老師依據文本中僅有的23個字,根據學生的主體實際和教師的自身實際,大膽地創生文本,創設了這樣的習作情境:

  課始劉老師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激情導入,以情動情:同學們還有一個月就要小學畢業了,離開這個我們生活學習六年的校園告別與我們朝夕相處六年的老師同學,解下我們佩戴了六年的紅領巾,在這即將離開小學的時候,在學習之餘,許多同學都在乾著一件事,那就是在留言本上寫留言。一個留言本全班都能傳到,很多同學也不忘讓老師寫上一頁。今天,老師給大家創造一個機會:寫留言。教師隨即在黑板上板書學校留言簿、老師留言簿、同學留言簿、自己留言簿。並接著說:“把你最想對他說的那句話寫在相應的留言簿上,要求寫之前寫上對方的姓名,也就是寫給誰的。你最希望誰跟你寫留言,就把對方的姓名寫在自己留言簿上。”學生觸景生情,水滿則自溢,情動而辭發。此時,學生心中那份對老師,對同學,對學校的深深的情感,已經溢滿了整個心胸,學生圍繞着這個話題,積澱了充盈的情感,也積累了相關的語言,這些語言儲存在學生的心裡,已經產生了言語的衝動和慾望,有了表達的需要,學生個體達到了不吐不快,欲罷不能的寫作佳境。教師恰當地運用“生活對接法”,使語文與生活之間架起了一條快行線,使學生對“寫什麼”產生自然真實的情感流動,使學生在一次次難忘的情感體驗中受到了做人的感染和熏陶。實驗表明,多數作文的指導適合運用“生活對接法”,尤其是寫人記事的作文指導。

  第四步:課題階段總結彰顯“體驗性習作”成果

  在歷時2年多的實驗過程中,我們整合了習作內容、教師和學生資源,在習作指導教學中運用了“現身說法法”、“畫圖想象法”、“生活對接法”等指導方法,創設情景,為學生的習作思維率動、熱身後,我們又用此表對相同的學生進行了複測。

  表二:  單位 (人)

  你想上作文課嗎?你想寫作文嗎?你在作文中常常無話可說嗎?你覺得寫作文很難嗎?

  ①想(87 )

  ②一般(63)

  ③很想(20)

  ④不想(13)①想(68)

  ②一般(60)

  ③很想(35)

  ④不想(20)①是(20)

  ②不是(102)

  ③有時是,有時不是( 61)①是(27)

  ②不是(123)

  ③有時是,有時不是(33)

  根據數據統計,結果還是比較可喜的。對此我們做了一張統計圖。通過對比實驗表明:實驗后六年級學生想上作文課的提高了38.8%,不想上的下降了25.14%;六年級學生想寫作文的提高了26.23%,不想寫的下降了23.52%;在作文中常常無話可說的下降了16.39%;覺得寫作文很難的下降了22.41%,覺得寫作文不是很難的提高了32.24%。此課題確實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受到了多數學生的歡迎。他們不再厭煩作文課,對作文逐漸產生了興趣。在全區教學檢測中我鎮的語文成績逐年攀升。在2006年第一學期末六年級全區統一抽測中,我鎮學生的作文成績平均分達到了33分。2007年五年級的區抽測,我校的語文成績名列山區組第一,作文平均分達到了36分的好成績。

  2007年12月20日在沙峪小學舉辦的“渤海小學高年級體驗性習作階段性總結”獲得了圓滿成功。(課件)研討會上課題組組長劉娜老師做了《小學高年級體驗性習作的研究》階段報告,認真總結了我鎮近幾年在作文方面的經驗與體會,並很誠懇地提出了課題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努力的方向。懷柔區各兄弟學校的語文教研員們對我鎮《小學高年級體驗性作文的研究》課題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懷柔區小學教研室宋老師對彙報展示課做了精彩地點評,用六個字概括就是“真實、真摯、真招”。 宋老師的三個“真”字是對我們課題組成員的一個認可,是對我們渤海鎮學生的素質一個認可,相信我們渤海鎮的習作教學在《小學高年級體驗性習作的研究》課題的引領下,定會出現又一個嶄新的局面。

  另外在本次階段性總結中,我們課題組成員還編輯整理了四個集子:教學論文集、教學案例集、教學設計集、學生作品集。這是我們課題組紮實研究的成果,同時也為明年課題的結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2008年5月在渤海所小學再一次召開了課題的研究課。(課件:我組的王淑娥老師所帶的班級學生寫作能力紮實,作文生動感人,這就是當時截取的一個片段《爺爺的小布袋》,因為是真人真事,作者讀到動情之處不禁潸然淚下,在場的所有老師和學生也被深深地打動了,我想這就是體驗性習作的一個很好成果,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語言,就能觸動讀者的心弦,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會後,宋老師結合兩節課作了精彩的點評,尤其是王淑娥老師的作文評改課,感人至深。同時宋老師再一次肯定了實驗班學生的作文水平,極大地鼓舞了課題組成員。

  三、課題研究的體會與收穫

  1.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轉變

  實驗教師通過對課題地探究與實踐,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逐步認識到: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是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的主體興趣和需要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多樣、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

  實驗教師利用多種手段,努力營造學生習作能力發展的教學氛圍,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不同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和感受。她們給予學生更多的是有情有味富有激勵性的褒獎,教師關注學生髮展的學生觀正在悄然形成。

  2.使習作教學成為一泓活水

  在研究的過程中,由於教師們時刻關注了習作的主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實驗教師定期召開家長會,相互溝通反饋信息,共同促進學生髮展,形成了良性循環,使習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泓活水。

  3.培育了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

  實驗教師把研究寓於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寫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忘我地陶醉在語言文字所表現的情感中,從而潛移默化地培育了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1.進一步優化體驗性習作的教學策略,尤其是作文評改課中寫人記事的評改策略,讀後感的評改策略。

  2.加大讀寫結合課的研究力度。

  3.整理、收集課題材料。

  4.推廣課題經驗。



懷柔區語文教研活動交流材料 標籤: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 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