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XX縣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一手抓產業培育促發展,一手抓解決群眾疾苦促和諧,加快了縣域經濟轉型和產業建設步伐,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發展理念實現新突破
XX作為丘陵地區農業縣之一,經濟總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支撐乏力。直面發展中的諸多困難,我們首先在思想觀念上求突破,在發展理念上求創新。一是樹立以改革促發展的理念。面對2002年底XX絕大多數企業處於停產狀態、大量存量資產長期閑置、大多數職工下崗的嚴峻現實,我們堅決破除“視停產半停產企業為包袱”的陳舊意識,樹立“把企業存量資產當作寶貴資源來經營”的新觀念;破除“就穩定保穩定”的陳舊意識,樹立“落後地區發展壓倒一切”的新觀念,按照“百分之百觸動產權、百分之百轉換機制、百分之百轉變身份、百分之百盤活存量”的原則,全面完成縣屬工業企業改革,縣域經濟基本實現民營化。二是樹立以招商促發展的理念。採取邀請專家講課、外出學習考察等方式,引導全縣上下樹立了“只要你來投資,什麼都可以談”、“視外來客商為衣食父母”和“進了XX門,就是XX人”的全新觀念。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外來企業家座談會”,實行縣級領導定點聯繫企業和項目秘書制,32個職能部門通過電視向社會作出優化環境的公開承諾。在全市率先成立民營企業家協會,不少民營企業家被推薦為市、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三是樹立以產業促發展的理念。在全面完成縣屬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和通過招商引資優化產業格局的基礎上,我縣又認真實踐市委三屆三次全會提出的“產業是支撐、項目是載體”的發展理念,完善並確立了“全力招商提速、做強產業升位、大上項目加勁”的發展思路。通過培育龍頭,創新機制,加強技改,進一步壯大了電力、機械冶金、農產品加工三大工業支柱,形成了生豬、薯類、水果、蠶桑四大農業特色產業,掀起了XX新一輪發展跨越的熱潮。
二、堅持產業立縣不動搖,產業培育實現新突破
一是培育龍頭興產業。引進四川巨農實業公司投資3850萬元建立生豬良繁基地,今年5月又成功引進四川七環豬種改良有限公司投資3200萬元興建生豬良繁場,投資6000萬元在工業園區新建年加工100萬頭以上的肉食品深加工企業。經過多方努力,全國知名企業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落戶XX,將帶動薯類產業的快速發展。三年來,我縣共引進北京荷田、巨農實業、四川七環、齊祥食品、海峽絲綢等龍頭企業13個,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二是創新機制興產業。創新投入機制,將過去政府包攬一切轉變為龍頭企業投入為主。創新融資機制,成立中小企業投資擔保公司,目前已提供擔保貸款9800萬元;成立農業產業化投資擔保公司,目前已為13戶養殖大戶提供擔保貸款500萬元。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成功探索出“企業托養”、“龍頭企業 基地 農戶”、“龍頭企業 中介組織 農戶”等多種模式。創新風險防範機制,建立產業發展風險防範基金,用以規避因自然災害或其它原因給企業和大戶帶來的損失。三是加強技改興產業。今年統籌安排36項技改項目,目前已實施25項,完成投資2.5億元。航星鋼鐵公司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和環保技術標準,投資2500萬元新建20噸電弧爐和600m3制氧車間,安裝4套精鍊爐和連鑄連軌機,可年產合格鋼25萬噸;嘉寶公司投資800餘萬元改造焊接生產線,新上摩托車生產線,年可新增產值7000萬元;金壇電化公司投資1000萬元改造電冶爐,可實現年產值4億元;新華葯業公司投資2500萬元完成了GMP達標技改,年新增產值5000萬元。
三、堅持持續發展不動搖,項目拉動實現新突破
我們將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有效載體,積極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在項目包裝、申報和建設上實現了新突破。一是精心論證包裝項目。近年來,論證包裝上報了金溪航電樞紐工程、南渠路改造工程、嘉陵江堤防工程、中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嘉寶公司模具製造中心與摩托車生產線等140多個項目。二是搶抓機遇爭上項目。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及時對接國家項目,看準一個,盯牢一個,爭取一個。最終確定為四川核電站首選廠址的我縣三壩廠址第一輪初審時排名第六,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我們緊緊抓住國家戰略大調整的機遇,全力做好專家勘探論證中的服務工作,形成了項目落戶XX最為關鍵的“人和”因素。三是千方百計落實項目。實行項目秘書單位責任制,對因工作不力影響項目開工建設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嚴厲查處。為引進北京荷田和四川七環兩個國內外知名企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三進北京、五上成都,與業主進行積極的磋商和真誠的洽談,最終促成了兩企業落戶XX。為加快項目開工建設,我們又落實專門的領導、部門和工作人員,積極配合企業做好選址規劃及開工的各項準備工作。8月15日,兩個加工項目在我縣工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在建項目47個,總投資達13.4億元。
四、堅持開放戰略不動搖,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我們把招商引資作為落實“產業是支撐、項目是載體”理念的最佳途徑,以大開放促大招商,以大招商促大發展。一是領導帶頭抓招商。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工程實行分線履職制度,由縣級領導牽頭對項目實行一條龍服務。今年1—8月,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後10多次帶隊赴北京、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定點招商,成功引進項目31個,協議引資19.6億元。二是優化環境抓招商。千方百計爭取並成功保留住全市唯一的縣級工業園區,為產業發展打造了招商平台。同時大力優化招商引資軟環境,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縣麻紡廠出售,相關部門僅用3小時就辦完了所有手續。金壇電化公司落戶我縣,從開始談判到企業開業只用了11天時間。該公司開業不久,湯總的愛人在宣漢突然生病,縣委、縣政府就委託招商引資秘書單位專程看望慰問,湯總的一些朋友深受感動,紛紛來XX考察投資。三是圍繞產業抓招商。為做強電力產業,在已有裝機容量8.61萬千瓦的馬回電站的基礎上,引進省港航公司控股建設裝機容量15萬千瓦的金溪電站。為發展養殖業,先後引進四川巨農實業公司和四川七環公司,帶動了全縣DLY優質肉豬的快速發展。為做強機械冶金業,在大力扶持嘉寶公司的同時,積極引進福建客商整體收購原鋼廠,達州客商整體收購原馬電電化廠,目前兩個招引企業產銷兩旺。
五、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和諧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是深入開展“六幫六建社區黨建工程”。下河街社區是縣城“最貧困的角落”,6800多居民中有4135人是低保對象,有72名兩勞重點管理對象,70的居民租用公房,60的適齡兒童因貧困輟學。縣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開展了以扶貧助困為主要內容的“六幫六建社區黨建工程”。1000多名機關黨員幹部主動與貧困居民結成幫扶對子,30多個縣級部門籌資200多萬元改善基礎設施,社區貧困落後的面貌大大改變,黨群幹群關係在情感交融中走向和諧。二是深入開展“五民示範工程”。長梁鄉中壩村曾是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批評的“亂”村,一度時期黨群干群之間“水火不容”。縣委一班人在先後十多次深入該村調研的基礎上開展了“五民示範工程”,先後選派兩位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任村支書,帶領村民修公路、遷學校、打沉井、建新村、調結構、興產業……件件實事辦在了群眾的心坎上,村民自發在村口立起了一塊凝聚黨群干群魚水情的無字碑。三是深入開展“百村十居抓難示範行動”。以下河街、中壩村轉變的事例為生動教材,下派110名機關黨員幹部定點幫扶100個村和10個社區,着力打造一批小康和諧村和和諧富裕社區。四是深入開展“萬名黨員真情為民三個一”活動。組織有能力的黨員每人聯繫一戶小康戶、幫扶一戶貧困戶、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特別是今年縣委、縣政府對農村特困戶農民發放生活困難補助80萬元,對城鎮特困居民全部實行“低保”;籌資200萬元,為農村1100多戶特困居民改建和維修住房;投入120萬元,對城鄉3000戶特困戶實行“醫保”;為1.2萬名城鄉貧困兒童減免學雜費75萬元,籌集助學資金52萬元,切實解決了特困群眾“生活難”、“住房難”、“就醫難”和“子女入學難”等問題。
六、堅持執政為民不動搖,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
我們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着力打造一支“愛民型、正氣型、創新型、業績型、廉政型、和諧型”的黨員幹部隊伍。一是突出經濟建設中心,集中力量抓產業。成立10個由縣級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每名縣級領導定點聯繫一個招商引資項目或一項重點工作。對全縣行政事業編製進行清理,合理核增經濟部門編製。將縣級後備幹部派到鄉鎮一線、招商前線鍛煉,下派科級後備幹部幫村。二是弘揚碰硬落實作風,增強工作執行力。聘請了一批熟悉工作、秉公正直、群眾公認度高的離退休老幹部為工作巡察員,不定期地對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的落實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每半年組織不同層面的幹部、群眾、業主代表對部門、鄉鎮的工作進行評議。嚴格實行縣級領導分工動態制和科級幹部任職動態制,對抓產業不力、效果不佳或“工作不在狀態”的幹部堅決調整。三是深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風貌。縣委常委帶頭喊響並自覺踐行“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全縣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認真實踐,廣大群眾積极參与、廣泛監督,形成了以“三句話”為統攬,領導幹部帶頭、普通黨員加油、一般群眾參與的互動教育格局。建立黨員及黨員領導幹部共同踐行“三句話”、“五民示範”和“六幫六建”基層黨建工作、“百村十居抓難示範行動”和“萬名黨員真情為民三個一活動”等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機關作風普遍好轉,黨群幹群關係明顯改善,全縣黨員幹部呈現出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