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論語》,其實上中學的時候多少都讀過一些,當時,就是為了考試時能夠翻譯而已。後來讀了本科,也有接觸,也就是為了了解一點古文含義。所以,喜歡上讀《論語》還是衝著于丹來的,卻沒想到這些短短的語錄,于丹竟然悟出了這麼多的東西。當然托于丹的福,我雖知識淺薄,卻也受益匪淺。
于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正如于丹常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他自己的解說也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許多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他們的成就。看《論語》心得,彷彿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 對於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釘子的寓言我記憶猶新。在我們這個年齡,常常由於一時衝動而說出一些不經過大腦的話來,傷害了身邊的人還渾然不自知。但是現在於丹提醒了我們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因為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上也留下了洞,不會復原了。
“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以前我看《論語》是完完全全地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對待的,雖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認為只有在那個民風淳樸,物資匱乏的古代才適用,而對於我所處的這個人心不古的時代的意義並不大。可是于丹卻遊刃有餘地將這部《論語》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現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他就適用於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而我們這些中國人,更應該為了血液里流動着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最後,以于丹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經典名著就像一杯白開水,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您喝完了飲料、喝完了咖啡,還是想喝一杯白開水吧!如果你想喝一喝《論語》這杯白開水,不妨先看一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吧!
讓經典指引平淡人生——讀《于丹的〈論語〉感悟》 標籤:人生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