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東方中國夢》觀后感

《東方中國夢》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顛覆與堅守:科技興邦 “真”“純”築夢

  ——《東方中國夢》觀后感

  觀影完畢,低眉靜思,心情激蕩久難平復。內涵深遠的影片,連綴家國現實與未來夢想,一時難以把握。筆者認為,《東方中國夢》的拍攝,體現了主旋律電影的兩個特色:顛覆與堅守。具體而言,一是題材的新穎升級和拍攝技巧的自然回歸;二是主旨思想和教化作用的恆定深入。

  《東方中國夢》中,基因工程題材的選擇,各種富有詩意、生活化鏡頭的出現,表明主旋律電影遠離了炮火、犧牲、紅色、政治、高大全等意象一統天下的格局。主旋律電影變得更加接近現實生活,更加接地氣,更加貼近潮流,更加能夠追趕風口浪尖。“親切的清風拂面”,成了多數觀影人的共同的第一位的心理感受。

  另外,基因工程的選題,還昭示着國家發展層次和競爭着眼點的悄然改變:中國,已經瞄向了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頂端,已經成為了科技競爭的參與者和獲勝者,已經成為了世界科技水平的制高點。中國,已經從中國製造變成了中國創造,“科技興邦”這一發展要義的策略和成果,在電影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符合人物身份的日常化的語言大量出現,使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立體感;作者揉進了最能觸碰人心的親情元素,拉近了作品與觀眾的距離;遭遇生活重創的趙普,選擇了出世,不辭而別,奔向心所嚮往之地——西藏。這說明,作者在這部主旋律電影中,擺脫了家國敘事,沒有把人物釘死在道德、使命的十字架上,開始聚焦大時代背景下個體生命的生存感受和體驗。這些,都顛覆了以往主旋律電影的特色,突破了儒家文化積極入世、兼濟天下、家國意識、民生關懷的影響,改變了電影中的宏大敘事場面和“神性”的人物性格。這些,都是影片的亮點。

  這部電影要告訴觀眾:主旋律的電影,也可以拍的非常時髦,非常現代化,甚至非常摩登,而不是非得伴隨着貧窮、質樸、基層、嚴肅、刻板。這,首先歸功於國家的發展,從一窮二白到先進富裕,其次要歸功於電影人的努力,他們衝破桎梏,更加回歸真實、人性。總體上則表現出了中國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發展與成熟。

  電影“懷揣中國夢的留學人員搶佔世界科技制高點”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政治思想:在現階段,不僅僅是“萬人空巷、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不僅僅是“慷慨激昂、蕩氣迴腸保家衛國”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可以有並且應該有時尚元素和生活氣息,它們也可以是愛國體現,也無礙於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如此的處理手段,將從前主旋律電影呆板的面孔變成微笑,讓人更加親切,更加能夠融入劇情,產生心理認同。讓人淡忘了對主旋律電影的恐懼和排斥,變說教為傾訴和溝通,主旋律電影從“高位”上走了下來,來到了群眾的身邊和心坎兒里。

  然而,最讓導演煞費苦心的,是電影的內在教育意義。無論什麼時代,主旋律電影都承擔著教育群眾、傳播正能量的作用的責任。電影的題材、技巧發生變化,但主旨不能變化,技巧要為目的服務,技巧不能干涉目的的達成和實現。我們看到,在《東方中國夢》中,在電影鮮活、質感的外表下,詮釋的仍然是那種亘古的精神:國家的強大和發展,“中國夢”的鑄就,仍需要無數志士仁人對祖國的真情,無數英傑賢達們處世為人的純粹,需要中國兒女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真抓實幹、忘我奉獻。

  這種“真”和“純”,在電影里有着非常好的體現。影片中的主人公王建國、楊明遠、趙普等人,作為海外生物科學領域成績斐然的學界精英,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來艱苦創業,篳路藍縷,用實際行動踐行着留學報國的承諾,在世界的前沿升騰起“中國力量”。影片中,最讓人振奮的是主人公王建國的夢想:通過基因科學讓人類“不餓、不病、不傻、不老、不死”。這個目標,這種情懷,展現出了他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擔當,也昭示出了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最真誠和最純粹的人文情懷:為了人類的幸福,放棄自己的安逸,造福萬民,為國爭光。

  在資金缺乏、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在研究遭遇挫折的關頭,博大人沒有畏縮和放棄,而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一路走來,始終洋溢着一股催人奮進的激情,讓人充滿希望。他們都有極高的科學天賦,但天才只有在辛勤汗水的澆灌下才能夢想成真,他們在科學王國里奮力拚搏、攻堅克難,為中國人民樹立了可貴的榜樣,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大長國人志氣,激勵人們奮發。影片告訴我們,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最深厚、最純真、最高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感情。主人公的力量,來自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對祖國的熱愛和信任,讓他們能夠吃得下苦,安得下寂寞,流得出血汗。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影片是非常成功的,它精準了它的定位,達到了它的目的,完成了它的使命。

  藝術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再現生活,藝術手法和藝術追求的定位也要迎合現實的趨勢,尤其是主旋律電影。跳齣電影看現實的話,這種“顛覆與堅守”,正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也是黨和政府的追求。

  近期,黨和政府多措並舉,更新執政理念,如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改進黨的作風,建立服務型政府等,自上而下,肅清官僚之風,回歸生活,回歸真實,回歸群眾,強調“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崇尚“講真話、動真情、干真事兒”。在這種大環境下,便有了主旋律電影的改頭換面。

  然而,執政方式的變化,則不能改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改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能改變“五位一體、科學發展”。社會的進步,不能改變傳統文化的光彩,不能改變家國情懷的堅守,不能改變人為關懷的熱度……因此,影片中,更多的是堅守,更多的是繼承和發揚,我們看到的、得到的,也是感動、溫暖和熱血澎湃。

  有人說,《中國夢》有若華麗的交響樂之後,一段舒緩的小夜曲,寧靜而又別有韻味。有人說,藝術有着三重境界:再現生活與歷史,表達情感與意志,釋放精神與能量。《東方中國夢》,就是以溫馨的訴說,表現了中國主旋律電影的改變與進步,黨和政府改變執政理念的訴求,中國飛速發展的現實。三個方面,匯總成整個中國現實層面與精神層面的總體進步,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引人奮發,催人奮進,共同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浪潮。

  總結一下,本文所指的“顛覆與堅守”,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影片的拍攝角度,作者顛覆了傳統主旋律電影拍攝題材和手法,回歸生活,堅守了主旋律電影的教育意義;二是治國理政方面,黨和政府顛覆了以往的刻板、官僚氣息,回歸群眾,堅守了“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和宗旨;三是發展方面,顛覆了老舊的發展思路,注重科技、人才興邦,堅守了“國人共同奮鬥實現中國夢”的方針、方向。三個“顛覆與堅守”,三位一體,共同訴說著“中國夢”的實現方式和實現歷程。

  最後,用哲學家康德和溫總理的觀點來結尾吧: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讓我們敬畏,一是浩瀚的星空,一是人類豐富的心靈世界。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希望我們都能夠做到:在仰望心空的同時,腳踏實地,和影片的作者一樣,目視高遠,顛覆一切老舊的藝術手段,創新發展思路,和黨和政黨的執政理念一樣,不斷學習,不斷創新,重視科技,着眼於最先進的生產力,同時,堅守原則,腳踏實地,不違背出發點和初衷,守護住自己的“真實”與“純粹”。



《東方中國夢》觀后感 標籤:東方中國夢 春晚觀后感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