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重讀抗戰家書觀后感

重讀抗戰家書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重讀抗戰家書觀后感(一):革命英烈的"勇"與"情"

  作者:周琪棚

  近日,中央電視台組織播放了《重讀抗戰家書》系列節目,節目中一件件震撼人心的抗戰事迹,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深情家書,拉近了我與革命英烈的距離,也深深觸動着我的心靈,聽着革命英烈的英勇的抗戰事迹讓我熱血沸騰,看到一封封包含深情的家書讓我潸然淚下,革命先烈的"勇"與"情",是當下我們應該永遠繼承和發揚的精神財富。

  革命英烈的"勇"在於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抗日的最前線,為了爭取最終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在這世界上,他們早抱有以身殉國的準備,視死若生;革命先烈的"勇"在於他們為了理想信念戰勝種種困難。正如左權將軍家書寫道:"我們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后,當局對我們仍然是苛刻,但我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就是這樣遇到困難不放棄,不逃避的勇氣與決心最終讓我們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革命英烈的"情"在於他們對家人深深的思念。面對戰爭,他們不得不與家人分離,別時容易見時難,他們的家書表達了對父母的囑託,對妻子的思念,對孩子的希望,用情至深,感人肺腑;他們的"情"在於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之情。國將不保家焉能存。國難之際,他們走向戰場,毅然離開家鄉親人,只為挽救民族危亡。

  革命英烈的"勇"震撼人心,革命英烈的"情"感人至深,他們的事迹讓我們銘記過去,努力當下,決勝未來。前世不忘,後事之師,當代黨員幹部應該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學習他們的"勇"於"情".一要學習他們的抗戰之勇。在工作中要有勇氣,要敢於擔當工作創新的風險,敢於承擔失敗的責任,敢於承受受挫的壓力和言論;二要學習他們的奉獻之情,在工作中要用真情,干實事,不求名利,不幕地位,一心為公,把人生的價值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

  重讀抗戰家書觀后感(二)

  清明節前後,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播放了一個特別系列節目:"重讀抗戰家書、祭拜壯士國魂",來緬懷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戰場上,為民族存亡而奮不顧身的先烈們。我的視線被帶進了那個"祖國河山淪喪,生靈遭到塗炭"腥風血雨的年代,一批批仁人志士拋家棄子,拿起刀槍走向抗日的戰場,把青春和一腔熱血熔鑄成永遠的豐碑。

  在這千千萬萬個英烈中,我們擷取幾個傑出的代表,讀一讀左權、趙一曼、戴安瀾、張自忠、白雪樵的家書,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壯志報國情懷。

  左權將軍在給母親信中寫道:"日寇不僅要亡我之國,還要滅我之種"."亡國滅種的災害已經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頭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每個人都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趙一曼寫下了:"誓志為人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誓言。戴安瀾將軍從容面對敵人的炮火"為國戰事、事極光榮".張自忠將軍戰至最後一刻,留下了"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臨終遺言。年僅25歲馬來西亞女華僑白雪樵報名參加機工支援抗戰,臨別給父母留言,"家是我所戀的,雙親弟妹是我所愛的,但是破碎的祖國,更是我所懷念熱愛的。"

  面對日本強盜,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將自己的生死置至度外,前赴後繼,與敵浴血奮戰,寫下了一曲曲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不屈不撓抗爭精神的人間悲壯凱歌!

  左權將軍給妻子寫道:"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廿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時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塊,能夠聽到太北叫爸爸媽媽的親懇聲音,能夠牽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鬧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樂了。可是我的最親愛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頓以後,只得把相片擺出來一一的望着。"

  趙一曼政委給兒子寫道:"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抗日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見面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吧,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戴安瀾給妻子寫道:"親愛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張自忠給弟弟寫道:"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白雪樵給自己父母寫道:"祖國危難時候,正是青年人奮發效力的時機……這次去,純為效勞祖國而去的……希望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聽着、讀着左權將軍、趙一曼政委、戴安瀾將軍、張自忠將軍、白雪樵女士就給自己的親人寫去了一封封樸素而深情的家書,止不住的淚水,竟然打濕了我的衣襟,糊住了我的雙眼,這些家書,它記載一個兒子、女兒、丈夫和父親,對家庭的眷戀,對未來的憧憬,以及誓死奔赴國難的決心。他們沒有沉浸在兒女情長之中,而是義無返顧、選擇了血灑戰場。

  重讀這些家書,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些家書所飽含的思念和牽挂、硝煙和苦難,更加能感受到當年抗日先烈們以死殉國的毅然決然。當年的那場戰爭早已離我們遠去,但一封封家書,卻成為歷史永遠的見證,不僅成了後人的珍貴回憶,更是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存亡和發展英勇獻身,左權、趙一曼、戴安瀾、張自忠、白雪樵只是無數抗日英烈中的代表、縮影。魯迅先生說:"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正地進步".

  我們要從這些家書中汲取營養,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滋養。當前,中國進入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價值觀日益多元,我們更需要緬懷英烈彪炳史冊的功績,"得榮思辱,居安思危",今日之中國,不再是一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任人宰割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但我們也不能高枕無憂,日本並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其國內否認歷史塵囂直上,軍事動作頻頻;美國"再平衡"戰略、遏制中國和平崛起企圖並沒有改變,我們要有憂患意識,高舉愛國主義大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重讀抗戰家書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