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抗戰家書》讀後感徵文(一)
每一種犧牲都值得去緬懷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中宣部宣教局組織編輯了《重讀抗戰家書》。《重讀抗戰家書》收錄了吉鴻昌、趙一曼、左權、張自忠、戴安瀾、彭雪楓等32位抗戰英烈的家書,我有幸獲贈一本。
重讀抗戰家書,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中國有個成語叫居安思危,想想今天幸福的日子,不都是先烈們流血打下來的嗎?
當年國力羸弱,中國受盡侵略者的壓迫,苦難的人民無不身陷水深火熱之中,但亂世總會有那麼些人,有那麼些精神在激勵與引導民眾前行,不畏強暴,不畏強權,不畏犧牲,把滿腔熱血與無悔的青春熔鑄成巍峨的豐碑。
戴安瀾將軍就是其中一位。1942年,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戴安瀾將軍率第200師赴緬參戰,保衛同古、收復棠吉,立下了赫赫戰功。1942年5月18日,他在突圍戰中身負重傷,后壯烈殉國。
困境中他留了這樣一份家書給妻子:余此次奉命固守東瓜,因上面大計未定,其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澄、籬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望勿以我為念。
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是的,悲壯總是崇高的另一種詮釋。我們從這份家書中分明看到一個赤子在戰火紛飛年代的心靈獨白。以生命去報答國家養育之情,中華男兒的殷殷家國情懷,已躍然紙上。
大英雄,亦有着細膩的小情感。面臨犧牲,戴將軍也割捨不掉對妻兒的挂念之情,憂慮他們將來的生活,這也恰恰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感受到他血濃於親的柔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也是戴將軍最最真實的寫照。
每一種犧牲都是值得去緬懷的。在緬懷的同時,我們應該從這些抗戰家書中去感受最質樸的愛,最純粹的情,然後對照審視自己,在今天這個物質時代,以他們為榜樣,幻化成自己前進的動力,因為只有觸動自己靈魂,只有讓自己感同身受,才會在意識深處和先烈那種精神去耦合,然後學會愛國主義擔當,無論卑微與否、無論何種崗位,都應該努力去建設好我們的祖國,這是我重讀抗戰家書的一點體會。(甘錦娣)
《重讀抗戰家書》讀後感徵文(二)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蘭陵縣工商行政管理局 李瑩瑩
抗戰時期,槍林彈雨中,革命英雄們浴血奮戰,決戰沙場,殊死拼搏視死如歸的背後,支撐着他們的是人民最終可以當家作主還有小家的溫馨,想象着經過了一天奮勇殺敵的戰爭,空閑的時間他們最大的快樂莫不是寫封家書,聊以寄慰。
家書的價值在戰爭的時候是無以計量的,遠在萬里的家人唯有通過珍貴的家書才能知曉彼此的生死安康,將命在身,即便親人離去,奈何心中悲痛無比,痛惜未能盡孝床前,也只能憑藉一封書信寄去哀思,思兒心切,望見證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兒女繞膝,盡享天倫,也敵不過時局有變,只能在信中以一句"可惜三個人分在三處,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左權家書》作結,其間的思念在幾句"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21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敵人又自本區開始掃蕩,明日準備搬家了。"《左權家書》,雖只寥寥幾句,但情深意切,"別時容易見時難"道出了革命英雄對妻子的遙遠相思,"念念念念"言有盡而意無窮,漫漫相思穿越千里,一封家書承載起了太多的溫馨、不舍、濃情與堅定。《戴安瀾家書》中一句"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又是怎樣的決絕與堅毅,面對風雨漂泊中的國家,危難時刻,英模們挺身而出,《蔡炳炎家書》中的一句"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鏗鏘幾字道出了匹夫的責任與擔當,盡忠報國取義成仁的張自忠決戰之前,掩去了對小家的眷戀,以軍中戰士為"家人",寫出了鼓舞了士氣的"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的豪言壯語。
今天,英模們奮戰過的土地,早已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我們的國家政治上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經濟上在國際中總量已達到了世界排名第二,文化上中西交流、博採眾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國已經以新的姿態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時代的我們,人民的公僕,將牢記當年新中國成立的艱辛困苦,忠於自己的本職崗位,堅信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踏實努力、奮發有為,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重讀家書,心有戚戚然,回望往昔,戰火紛飛,思緒難安。立足當下,躊躇滿志乎,當承遺志,以身效國,奮發圖強。斯人雖已逝,其神卻永存!
《重讀抗戰家書》讀後感徵文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