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聯軍觀后感(一)
時值抗戰勝利70 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一部抗日戰爭史詩《東北抗日聯軍》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 年艱苦卓越的鬥爭史,堪稱抗日劇的新標杆。《東北抗日聯軍》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凶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可以說,《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人民在我們黨領導下,獻身反法西斯戰爭百折不撓的傳奇和典範,是我們民族先烈抗擊日寇彪炳史冊的英雄偉績,他們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觀之,令人動容,激蕩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東北抗日聯軍》反映了當時國民黨軍隊採取不抵抗政策、退出東北后,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殘酷、複雜、險惡的環境中,團結一心、驅除日寇、光復河山的史實,是一部生動感人的歷史教材。抗聯隊伍中的共產黨員,以身先士卒、無私無畏的過硬作風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贏得擁戴,在14 年間對日寇作戰10 余萬次,牽制日軍60 余萬人。正如楊靖宇將軍所說,"抗聯鬥爭,使侵華日軍抽不出兵力派往關內,就是支援了全國抗日戰爭".應當說,《東北抗日聯軍》有力駁斥了一些宣稱國民黨軍隊才是抗戰主力,是最大功臣的"雜音".如果不是國民黨的不抵抗,日寇不可能輕鬆侵佔我們東北,也不可能建成所謂的"滿州國".如果不是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抗聯牽制日軍,將使後來的抗日正面戰場承受更多攻擊而潰敗更甚。因此,個別人以消滅日寇人數來評判抗戰主力和功臣的言論,既違背客觀事實,歪曲史實,更影響團結,忘記了民族團結奮進才是贏得勝利之本,實不應該。
事實上,《東北抗日聯軍》真實展示了抗聯的生活戰鬥全貌,着力刻畫了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這些抗日英雄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卧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趙尚志在戰場上機智靈活英勇殺敵;趙一曼在獄中堅貞不屈慷慨就義;楊靖宇以棉絮枯草為食戰至最後一人,這些抗聯英魂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齊輝,永遠值得我們後人緬懷紀念。然而,一些人鼓噪歷史虛無主義,抹黑、詆毀民族英雄,以及個別無底線營銷事件着實讓人憤慨,這些人以娛樂心態,獵奇心理,消解、惡搞我們英雄,其目的就是想搞亂我們思想,污染我們心靈,妄圖損壞我們民族精神這一"主心骨".這種卑劣行徑不僅僅是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惡俗趣味影響,就到底是沒有民族血性氣質,一心向錢的物慾膨脹,與我們彌足珍貴的民族精神漸行漸遠,是在思想領域、靈魂領域的潰散潰敗,需要深刻警覺、警醒、警惕。
正歷史本、正英雄名、正國家骨、正民族魂迫在眉睫。《東北抗日聯軍》讓我們看到了抗聯英雄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作出的價值引領,激昂的愛國精神、堅定信念、奉獻精神不斷增強我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銳意創新的精神動力。當前,在改革深水區和矛盾凸顯期,我們更要堅決反對拜金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更加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定理想信念、築牢思想防線,傳承抗聯將士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團結一心,實幹興邦,奮力拚搏,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東北抗日聯軍觀后感(二)
甘將熱血沃中華
●常樹輝
茶餘談資
無後方支援,與中央失去聯絡,以草根樹皮為食,以林海雪原為家,在白山黑水間,抗戰14年,牽制日軍數十萬。前不久,中央電視台播出的46集電視連續劇《東北抗日聯軍》,氣壯山河,蕩氣迴腸,令人難忘。激蕩於胸中的民族尊嚴和對英雄的崇拜敬仰的聖火再次點燃。
忘不了那身體柔弱、文靜自信、意志如鋼,不,應該說比鋼還要強百倍的女英雄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受傷被捕后,敵人對她用盡了聞所未聞、想都想不到的種種酷刑:把竹籤一根一根地扎進指(趾)甲縫內,再一根一根拔出來,換成更粗更長的簽子再一根一根扎進指(趾)甲縫內,再改用鐵簽,燒紅后扎進一個個指(趾)甲縫內;灌辣椒水摻着小米和汽油一起灌,而且是熱辣椒水和涼汽油交替着往喉管和鼻孔里灌;燒紅的烙鐵直接摁在乳房上烙燙……
當各種酷刑試遍仍不奏效,日本人啟用了最新刑具DD電刑,對其全身各敏感部位進行電擊,甚至電擊時間長達7個小時。儘管如此,敵人還是失敗了。
酷刑之下,一個鮮活的生命只剩下一絲微弱的氣息,肉體被摧殘成了"廢墟",多處傷口潰爛露出白骨;大小便失禁;多處器官撕裂、炭化、粘連、壞死;由於大量使用強心針和樟腦酊,致使全身中毒……這種殘無人道的酷刑和摧殘,前後長達9個月。
忘不了戰鬥英雄楊靖宇。有時一個冬季要進行上百次的戰鬥,別說吃口熱飯、喝口熱水,就連睡上一個踏實覺都是一種奢望。最後,在冰天雪地里隻身與敵人周旋戰鬥五天五夜后壯烈犧牲。
圍困在零下近四十攝氏度沒膝大雪的深山裡,沒吃沒喝,完全斷糧五天五夜,究竟靠什麼生存?為解開謎團,敵人殘忍地將他的遺體解剖。當發現他的胃餓得嚴重變形,裡面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樹皮與棉絮時,就連敵人也不得不驚嘆,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當時偽滿《協和》雜誌的記者這樣報道:當日軍指揮官西谷等聽說楊靖宇被害的消息后,"一點沒有感到快樂",反而"嗚嗚地哭了起來".偽通化警務廳廳長岸谷隆一郎自殺前寫遺書說"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忘不了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英雄趙尚志。因傷勢過重昏迷被捕后,敵人運用種種酷刑對其進行審訊,他絲毫不泄露任何機密,甚至一聲也不呻吟。當敵人說:"只要你說出一點兒秘密,我們就給你治療"時,他用微弱而低沉的聲音怒斥道:"我怕玷污了我的身體。"
忘不了冷雲等8名女兵為掩護主力突圍,彈儘力竭,寧死不屈,最後手牽着手全部投入寒冷刺骨的滾滾江河中。她們中年齡最長的冷雲才有23歲,最小的僅僅13歲,有的已做了母親,有的自己還是個孩子……
讓我們記住英雄們犧牲時的年齡,趙一曼31歲,楊靖宇35歲,趙尚志34歲……
讓我們記住東北抗聯的這些英雄們,趙一曼、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馮仲雲、羅登賢……
戰聲遠去,硝煙散盡,英雄長眠,精神不朽。英雄們的錚錚鐵骨是民族的堅實脊樑!他們以生命作引信點燃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曙光,他們以鮮血作彩墨抒寫了中華民族的壯麗詩篇。
他們"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愛國奉獻精神和堅貞不屈精神,把我們這個民族所經受的全部苦難和堅忍都化為不滅的"基因",深深地嵌入到了我們的情感和生命之中。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理由不永遠銘記那些捨身成仁的英雄,沒有理由不把他們安放在我們內心最神聖的位置,就像安放我們自己的靈魂。
處在信息爆炸、網絡發達、不同思想觀念激烈交鋒當下的我們,越是在複雜環境和各種圖謀面前,越要頭腦清醒、保持定力,不能忘記歷史、虛無歷史,不能詆毀英雄、淡化崇高。而是要汲取歷史教訓,記取民族苦難,發奮圖強,努力工作,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東北抗日聯軍觀后感(三)
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趙一曼……一個又一個頂天立地的抗日英雄穿越歷史時空,從烽火硝煙中向我們走來,重現他們捨生死赴國難、保家園灑熱血的壯舉,這組英雄群像驚天地、泣鬼神,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為中華民族獨立解放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付出的巨大犧牲,撼人心魄,令人崇敬——這就是前不久央視熱播的46集電視連續劇《東北抗日聯軍》帶給觀眾的深切感受。
《東北抗日聯軍》與其他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同,劇中英雄人物不是虛構,而是幾十年來廣泛傳頌的真實人物,特別是抗聯那些主要將領的名字,早已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深深紮根於人民心中。因此,我們觀看這樣一部電視劇,油然會帶着一種敬仰和熾熱的情感,通過劇中人物和情節,重溫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真切感受英雄們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浩然正氣和民族精神。
值得肯定的是,《東北抗日聯軍》不負眾望,逼真再現了那史詩般的抗戰事迹,成功刻畫了一群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電視劇以強烈的震撼力,把觀眾帶入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激烈的戰鬥場面,緊張的故事情節,讓人切身感受到抗擊侵略者的慘烈悲壯,從中讀懂了什麼是人民英雄、什麼是民族之魂。白山黑水、密林溝壑、冰天雪地、風高月黑,那一幕幕畫面,充分展示了抗聯戰士所處的艱苦環境,常被人們說起的"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場景,躍然眼前。我們看到,雖然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且缺衣少糧、裝備不足困擾重重,但抗聯官兵抱定民族解放的信念,堅持與幾倍、幾十倍的日寇血戰,表現了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東北抗日聯軍》在人物塑造上十分成功,雖然沒有豪華明星陣容,但幾位主要人物的扮演者表演樸實,形神到位,人物性格、內心世界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血肉豐滿,真實感人,使英雄人物親切自然地映入觀眾心扉。特別是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壯烈犧牲的幾場戲,藝術地再現了他們面對日寇大義凜然、慷慨赴死,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很多情節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讓觀眾對英雄的崇敬油然而生,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抗戰精神的洗禮。時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包括《東北抗日聯軍》在內的一批抗戰題材優秀影視作品,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系列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通過這些作品,我們更多的了解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更真切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壯舉,一定會激發更加強烈的愛國熱情,鼓舞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東北抗日聯軍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