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永遠的鐵道兵觀后感

永遠的鐵道兵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永遠的鐵道兵觀后感(一):難忘的歲月

  朱紹軒

  近日,一口氣觀看完了十集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

  2013年,當得知《永遠的鐵道兵》即將開拍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它早日完成。而今,這部片子終於以恢弘的氣勢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實在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誕生於1948年。在炮火連天的解放戰爭年代,"仗打到哪裡,鐵路就搶修到哪裡";在朝鮮戰爭時期,建成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共和國成立以來,鷹廈鐵路、嫩林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等幹線鐵路都灑下過鐵道兵官兵的鮮血和汗水,神州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葉劍英元帥的題詞:"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已經成為鐵道兵戰鬥生活的真實寫照。毛澤東曾經為鐵道兵題詞;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鐵建重點工程時也高度評價說:鐵道兵是支能幹的隊伍,對祖國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永遠的鐵道兵》以豐富的內容、珍貴的畫面記錄了鐵道兵以及轉工后的中國鐵建的輝煌歷史。看着一幅幅激動人心的畫面,又一次將我帶進了那段難忘的歲月。

  記得那是1978 年底,我交出了教師的證件,穿上了綠色的軍裝,從雲貴高原那十萬大山中走了出來,經過幾日的長途旅行,到達了青海省的互助縣。在那裡,我們經過了極為緊張的三個月軍訓后,一列貨車將我們拉到了一個叫德令哈的地方,真正開始了鐵道兵的生活。

  我所在的連隊屬於半機械化連隊,也就是說一部分戰士要參加干體力活,一部分人屬於機械司機,是配屬自己連隊或配屬其它連隊施工。我們連的主要任務是配屬我們營修建當時全國第一座無渣無枕鐵路大橋-----巴音河大橋。

  記得第一天上班,是和大家一起往橋上抬人行道上的預製板並負責把它安放好。一塊預製塊一百來斤,兩個人抬着爬坡上橋已經不易,但高原的氣候又給人們增加了一道道的難題。"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這就是我一到連隊便從老兵那裡了解了的。上午還好,一到下午,那風一刮,沙石四起,直打得人的臉生疼,加之氧氣大約只有內地的80%,幹上一天活回到宿舍后,自己早已四肢無力。然而,軍人的身份和使命時刻在告誡着自己:必須挺住!連苦都吃不了,還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嗎?!儘管新兵訓練的三個月,我們已經較好地完成了從一名年輕的孩子到一名士兵的過渡,但當嚴酷的環境和艱苦的工作真真實實地成為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考驗時,那確實需要特有的意志和毅力!由於高原反應,沒有多久,我們這些新兵便出現了幾大癥狀:原來白白嫩嫩的臉很快變粗燥了;嘴唇大都裂開了口;手指甲變得凹陷進去了;有的戰士鼻子經常流血。當生存都需要面臨考驗的時候,工作就絕對是一場異常艱難的戰鬥!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偏偏落到了我的頭上,成為我作為軍人以來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驗!

  那是一個狂風大作的下午,我和一位戰友正抬着預製塊行走時,突然,拴抬預製塊的鐵絲斷了,預製塊一下砸到地上,再一滑,一角砸在了我的右腳掌上,雖然我們穿的都是很結實的大頭皮鞋,但我的右腳拇指還是感到了一陣鑽心的疼。戰友連忙問我是否被砸壞了。"沒事".我蹲在地上緩了一會後又繼續工作開了。但是,每走一步,我都覺得有萬根鋼針在往腳上扎!戰友說:"堅持不住就休息吧。"可是,我清楚地記得,早上的早操過後,連首長做了一場動員,意思是施工任務很緊,為了早日建成青藏鐵路,上級要求各單位必須廣泛發起施工大戰,現在全營都在緊張的大幹之中,我們三連更不能落後,要在艱巨的任務面前,發揚鐵道兵敢打硬仗的光榮傳統和作風,打出連隊的威風來,並下達了當天的工作計劃,要求我們只能超額完成,絕不能拖欠任務!要知道,作為軍隊,作為軍人,這就是命令。看着其他的戰友們都在緊張地奮戰着,我怎能當"逃兵"呢!"輕傷不下火線!"這是軍人最起碼的覺悟。我把牙一咬:"沒問題,上!".

  那天收工回連隊后,我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將大頭鞋脫下來一看,天哪,我的右腳拇指又紫又青又腫!我趕緊到醫務室讓衛生員給我擦了些藥水,並裝出無所謂的樣子,求衛生員不要說出去。

  那一夜,我在極度的痛苦中堅持。

  再後來的幾天,我在極度的疼痛中堅持!

  那一個月,我們連在全營打了一個漂亮仗,所有任務全部超額完成!而我,也因表現突出而受到了連嘉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名言。我那時倒是沒有當將軍的志氣,但是,這個連嘉獎並沒有讓我感到滿足。一次,我同一個好戰友交談時,大膽地"吹"出了一句:"下一步,我一定要將立功喜報寄回家!否則,枉當鐵道兵一場,枉在青藏線干一場!".朋友瞪大了眼睛:"你?能行嗎?! "

  也許是我的工作表現還不錯,也許是在我們同年度入伍的士兵中,我還有些文化,我在班裡沒幹多少時間,就被調到勤雜排學乾材料員工作了。在連隊,這屬於一個較為輕鬆令人羨慕的工作。然而,連長李世林告訴我,這項工作不僅很重要,而且也不是輕易就能夠干好的,希望我能夠在這個崗位上干出點成績來。我有兩位師傅,一位是七一年入伍的四川蓬溪籍老志願兵李榮忠,多年的高原生活,使他得了嚴重的關節炎,走路已經不方便了,可他總是那麼細心地對我進行傳幫帶。年輕的一位師傅是比我早入伍三年的河北籍士兵,工作風風火火,有意識地讓我單獨開展工作、鍛煉我。在我當材料員不到兩個月後,基本上就是獨當一面,負責全連所有機械配件和施工材料的申請、領取、採購、保管和發放。為了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材料員,我夜以繼日地學習有關理論知識;為了保障後勤供給,我經常是自己推着手推車到幾公里以外的團倉庫或者海西州的城裡去領取或採購物資。多少次,我頂着寒風奔走,多少次,我冒着大雨前行,多少次,我在冰天雪地里勞作,我用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青藏線的建設發揮着一粒道渣的作用。為了使我的業務技術精益求精,連隊那三大間庫房成了我的練兵房:帳帳相符、帳物相符是材料員的基本要求,為此,我總是加班加點清倉盤點;為了滿足戰備需要,我主動練習着一系列基本功:比如,把眼睛蒙上,在庫房裡走幾步手一伸就能拿到某個配件、別人領料時,能馬上知道要領的材料在幾號房、幾號架、幾層、第幾號位置等、像軸承等一些比較精密和形狀差異很小的零配件和材料,不用眼看用手一摸就能知道它的型號等。在較短的時間裡,我,練就了被大家廣為讚譽的"絕活".七九年下半年,鐵道兵第十師組織全師裝備大檢查和評比,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檢查考評材料員的"五項全能".當檢查組的首長們來到連隊時,連長和指導員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們連的裝備管理多年沒有受到表揚了,這回就看你的了!";我一個新兵,沒有見過那麼多首長,而且還要接受檢查,心裡有些慌慌的。但是,我知道,慌是沒有用的,我必須勇敢地接受這次考驗!

  經過一番嚴格的檢查考核后,我最終以96.25分的好成績,奪得了全師個人"五項全能"評比的第二名!被組織安排到了青海省烏蘭縣我們師部的大禮堂交流我的經驗;團里給我記了一次三等功!

  從1978年底到1984年元月一日,我在鐵道兵的軍營里工作生活了整整五年。五年中,雖然沒有做出過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在一項項艱巨的任務面前,我和戰友們發揚鐵道兵的精神和傳統,拼搏過,奮鬥過,在人生的履歷上寫下了難忘的一筆。五年的歲月,永生難忘,五年的歲月,永不後悔!而今,我已經是將近六十歲的人了,但我會牢記鐵道兵的光榮傳統,在自己的崗位上竭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鐵道兵精神萬歲!

  永遠的鐵道兵觀后感(二):軍歌嘹亮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 在激昂澎湃的《鐵道兵志在四方》歌聲中,渲染着歷史的厚重,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給予了我曾所未有的感動。

  又是新的一天,重拾心情,在歌聲的傳唱中,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早上8點,迎着晨曦,我們一如既往的集結隊伍,開始數百日如一日的晨會。在工位長張秀文師傅的領唱下,大家齊聲唱起《鐵道兵志在四方》。周圍養路機械的鳴笛聲、風管里傳來的沙沙聲、打磨機發出的吱吱聲,即便整個車間里交雜着各種各樣的聲音,也始終沒有掩蓋住我們這個隊伍激昂的歌聲。

  忽然間,我原本以為只有在學生時代才會有的集體榮譽感洶湧而出。從剛來到車間至今的所有工作畫面在腦海里不停的浮現,我才發現,"團結"這個詞其實自始至終都在我們這個隊伍里輪番演繹着。如果不是"團結就是力量",我們又怎麼能在一無所有的車架推進車間的幾天內就讓它擁有"生命";如果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又怎麼能在交貨期前圓滿的完成製造任務;如果不是"一人計短、百人計長",我們又怎麼能在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互相交流尋找對策。

  現在,中國鐵建已是世界500強第80名。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不就是因為全體職工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上下齊心、團結合作,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同心協力去解決所有的問題,面對所有的困難。隨着現代科技文明的發展,專業劃分越來越細,但是個人分工也只能成為形式,唯有團隊合作才能取得勝利。在當今這個時代,一個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的人,是不可能獲得巨大成功的。我們只有在溝通中傳遞信息,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才能不斷的完善工作、完善自己。

  "同志們啊,邁開大步朝前走啊,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一曲結束,"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的含義更加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里。總裝分廠這樣的集體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嗎?這樣的團隊精神不就是我一直渴望感受到的嗎?

  我相信,在將來的工作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夠繼續發揚鐵道兵的精神,團結一心,勇往直前,攜手共創新的未來!



永遠的鐵道兵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