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個人教學工作心得:踏上征程
蘇芊
新疆克拉瑪依市第一中學(834000)
不知不覺工作已經一年半了,在2009年那個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也就是從剛跨入一中的那一刻起,我就為能加入這個光榮的大集體而倍感自豪。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師範大學;從懵懂的小學生到忙忙碌碌的中學生,再到莘莘學子;從對老師單純的畏懼,到敬畏之情,再到學為人師的自豪之感。我也感受到了角色以及身份的巨大轉變。當時想到了我即將踏上的中學講台,年輕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創造的衝動所鼓脹——我以後是教師,我可以通過培養一批又一批學生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越來越多的新生命。“讓知識和修養卓越你的人生”,這個校訓,不僅激勵着學生,也使我感到了身上巨大的責任和壓力。
不可否認,這一年半以來,初為人師的我品嘗到了甜蜜的同時也體味到了苦澀。因為理想不可能一下就照進現實。
作為80后的我面對90后的學生們時,會產生一定的錯覺,彷彿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先生曾經說過“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從某種程度上講,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樂於保持一顆童心,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真誠情感的心理基礎。”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與所教的學生年齡差距較小,思想感情和興趣愛好有共同之處,但有時應注意把握這個度。教師這個職業需要我應該保留一點童趣,主動向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靠攏並不表示一味地遷就,而是一種教育的需要,當我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時,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就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要讓自己有童心,關鍵是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學生,才能更有效地引導並教育學生。
孔子曰:“仁者,愛人。”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也是一種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現在經常提到的“親和力”,實際上也是一種情商和人格魅力的表現。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富有人情味兒的人。教育源於一種情感對話,離開了情感,教育彷彿一架斷了弦的鋼琴,任何旋律都無從彈起。(工作體會 )教師對於學生的情感,應該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愛學生,就必須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教師的尊嚴並不等於威嚴,真正的尊嚴是敬重而非敬畏。
老師應該以善良正直真誠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而不是靠一種精神上的打壓和單純的嚴厲來管理學生。互相欣賞對方性格、品德、行為中的閃光點是非常重要的,到時會發現哪怕是和調皮的或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也有值得其他學生或是老師欣賞的地方,這時,應該及時鼓勵和表揚他們。學生不應以成績被劃分三六九等,也不應該被“良莠不齊”來形容,一視同仁是老師所應該恪守的標準。
著名教育家李鎮西有一句名言:“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靈,也是指學生的心靈。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我希望自己能夠真正地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成為其中合格的一份子。
當然,作為一名新教師,不但要在心理和思想上發生一定地轉變,還要在對課本和教學實踐的認知上有新的定位和探索。在百度上查詢“新課改”的“六大改變”,我體會最深的是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方面: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會合作。
課程目標的分類使我備課有了多方面的思考角度,而不拘泥於單方面地枯燥知識的機械傳授。課程實施的重大改變則使剛工作就接觸到新課改的我深深體會到“對話式”課堂教學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回想起自己作為學生所親身體會到的十幾年傳統語文“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更像是對教學實踐暴風驟雨式的重大變革。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個過程而已。教師以一種很高的姿態出現在講台上去俯視學生,而學生也只能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膜拜老師。語文課堂教學逐漸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注重答案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如今,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的。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今的課堂中,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安靜”、單調的“一言堂”轉變成了熱鬧、具有親和力的合作探究型課堂。老師是一位引路人,學生們則是探索者,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的、和諧的氛圍。當然,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要讓每一位學生享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是 “對話式”教學的前提條件。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也可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的見解給予一定的評價,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
因為開放性問題的緣故,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這完全屬於正常現象,老師不必急於糾錯或竭力統一觀點,因為不同的理解恰恰是學生研習文本的最好的動力,通過再次地研習,使學生們對文本的理解更加及時有效,理解的多元化正是新課改所體現和推崇的。
比如我在教學《寡人之於國也》時,讓同學們對孟子的“仁政”思想進行點評,看看“仁政”思想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和啟發?同學們討論之後得出結論: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現在的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政策方針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的學生認為孟子應該要回版權,因為現行的政策是他兩千多年前發明的),而文中所敘述的奴隸社會的種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有的同學認為當時官僚主義思想盛行,就像現在的“李剛事件”)。
這不正是理解多元化的一種體現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地根據學情即興發揮,擺脫束縛,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和高效。
南通著名語文專家郭志明老師曾經說過:“語文老師要有大情感、要能大包容、要有大洒脫。”這其實也是新課改對語文老師的要求。通過一年多以來的教學,我感覺新課程涉及到很多內容,延伸出很多討論的主題,引發出更多的思考。作為新教師的我會繼續努力,踏上征程,讓自己成為一名擁有大情感、大包容、大洒脫的合格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