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實踐論讀後感

實踐論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實踐論》讀後感一

  在高中的政治課本中就學過與實踐有關的一些理論,通過閱讀毛主席的《實踐論》,我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毛主席的《實踐論》是其最傑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是在1937年7月,在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妨害着革命的發展的情況下,毛主席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毛主席在《實踐論》中闡述了四個基本問題。第一,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第二,認識的辯證過程,即從實踐認識的過程,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第三,批判“唯理論”和“經驗論”。第四,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係。我認真閱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深受啟發,以下是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感悟。

  實踐是認識的前提和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對於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評價,如果我們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最好自己去實踐一下。就如我們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可以去品嘗然後得出答案,而不是光聽被人講。毛主席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生產實踐活動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實踐活動。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人類也在這種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獲得自身的發展。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社會形態下生存,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活動,都離不開人。因此,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只有從實踐中得出的認識才是有根據的認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人的知識、才能歸根到底來自實踐。這並不排除接受間接經驗和學習書本知識,事實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無必要事事直接經驗。就每個個人的知識而言,大量是從間接經驗、書本中學來的。但一切知識就其最初來源而言,仍然是實踐。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新的認識,豐富自己,不斷增加自己的頭腦儲備。

  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產生,又服務於實踐的。這種能夠服務於實踐的認識是一種理性認識,是人們在頭腦中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從而得出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理論是源於實踐的,只有親身投入實踐,才能獲得對事物的理性認識。無論任何人要認識任何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否則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親自去實踐,但我們可以藉助前人的優秀理論成果來指導自己的實踐。但我們必須選擇正確的理論,因為只有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我們才能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否則,我們就會被引向歧途。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感性認識達到的理性認識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能成為真理,判定認識或理論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需要把它放回到實踐中去檢驗,看是否符合預定的目的。如果預定的理論在同一實踐過程中變為事實,這種理論就會成為客觀真理,這個認識的過程也就隨之完成了;如果這種理論經過實踐檢驗與客觀現實不符合,則還需要繼續認識,不斷糾正錯誤認識,最終獲得真理性認識。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如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就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毛主席有句名言:“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重視實踐,動手實幹,因為許多事情看明白了,行動計劃制定出來了,但是不幹就不能落實,更不能實現目標。 就好像我自己經常會為學習制定計劃,但是我並沒有毅力去實踐,所以我一直都不能享受到計劃實現的成果。於是我深深明白要勇於實踐,這就要克服畏懼情緒。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接受一項任務時,剛開始時可能是困難重重,就退縮。但是,如果你埋下頭,不氣餒、不抱怨、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到底,就沒有幹不成的事情,這樣,我們就會有成就感了。

  其實,我覺得我們的學習也是缺少實踐的,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考上一所好的學校,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我們拚命學習,學習那一大堆的教科書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但對於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人,學這些理論無異於紙上談兵,在當時是記得很牢,但是沒有實踐,我們就學不會真正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親身實踐。現在到了大學還好,在學校的提倡下,我們很多學生都會在假期去進行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實踐,儘管有一些是與自己專業無關,但是我們也還是可以從中獲得認識。通過社會實踐,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開闊視野,了解社會,體驗了生活,更使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要改進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

  很多東西並沒有說出來的那麼簡單,只有自己去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真諦。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再好的認識,看似再完美的理論,不經歷實踐的洗禮,就不可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要敢於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主觀認識,在實踐中得到教訓,從而在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中,改造世界,提升自己。《實踐論》在當時就起了重大的作用,現在它仍有積極的價值,我們要認真學習它,並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於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享受成功的快樂。

  《實踐論》讀後感二

  剛剛讀《實踐論》的時候,我只是覺得文詞的優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因為平時在那些思想課的課本上看那些東西就不是很少,看來看去就不覺得有什麼意思。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過來驗證理論,這是永遠正確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我記得自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道理我都懂,可是要我去做那就不太能做到了。”這句話是出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事實上也是這樣,我們是大學生,很多大道理都懂,而且都能把它說出來,但是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只說不做,那又有什麼用,這就是做不到實踐,現在才發現實踐是多麼重要,並不是因為沒有實踐而遇到了什麼挫折,只是我終於明白,懂得道理,那只是理論,實踐我們一直就沒有做到,甚至就從來沒有着手去做,我們不是理論家,也做不成理論家,理論的作用就是用來指導實踐,既然有了理論,那就一定要有實踐,不然理論再多,說得再怎麼好也只是空談,紙上談兵是兵敗的源頭,在理論的基礎上經過實踐來驗證它是否正確,這個理論才是理論,要不然它就不是理論了,那只是假想而已,假想又怎麼叫做理論。任何時候隨口一說就是一個道理,就是一個理論,說過之後就無影無蹤,甚至馬上就忘記自己曾經說過,沒有去實踐,不會有理論,有理論也是不準確的。

  實踐是理論思想的來源,沒有實踐就不會有理論,通過對實踐過程的總結來找到事物內部的規律,總結出理論。理論並不是一朝一夕就成的,就像實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實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理論要比實踐更長。在實踐的過程中去尋找理論,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所有的理論都是通過實踐來的,沒有哪一個理論誰人隨口說出來的,他在說這個理論之前肯定經過了實踐。其實實踐出來的理論也就是經驗,但是經驗並不是總是有用,所以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實踐過程,看到不同的現象,也就有了不一樣的理論。每一條理論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實踐對於理論是很重要的。我們都學過理論,前人的理論用來指引我們前進,可是在前進的道路上,僅僅有前人的理論是不夠的,還要通過我們自己的觀察和實踐,通過我們自己所遇到的問題,經過總結,或許你會得出自己的理論,或許你還會發現你的理論與前人的理論是完全相反的,這不是什麼錯誤,這不是說明你錯了,也不是說明前人錯了,要想到前人所處的環境與你不一樣,理論自然有所不同。如果只是一味的看着前人的經驗去辦事,那就成為了本本主義,我們反對本本主義,我們注重實踐,知道實際問題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什麼是真理,真理就是通過實踐證明的理論,理論在沒有得到實踐證明之前是不能說是真理的,甚至不能說是理論,那隻不過是一個命題而已,這個命題對真有假,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命題並不一定就是對的,通過了實踐檢驗的命題才是正確的。然而當一個真理出來的時候,往往與這個真理有關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真理的存在只是為了指導後來遇到同樣問題的人,但是怎麼會有同樣的問題呢,世界時變化的,問題不會一模一樣,所以真理不能照搬,要結合實際去應用理論,這就是實踐。

  《實踐論》並不僅僅是在講理論,並不是僅僅在告訴共產黨員什麼是實踐,實踐有多麼重要,怎麼樣去實踐。外國考察團去延安考察的例子不僅解釋了實踐的過程,在另一方面起到了激勵的作用,他告訴同志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正確的,是會成功的。說出了毛澤東自己的信心,也鼓勵了同志們的信心。也許那個時候他的目的就是這樣而已,並不是純粹的去講道理,不是說實踐了,那麼將道理又有什麼用呢,那不是自己在打自己?其實也不能這樣說,說道理並不是反對實踐,懂得了實踐的道理,才能去實踐,如果不知道實踐的作用,那我們要什麼實踐。明確的知道了實踐是幹什麼的,它的用處是什麼,所以才去實踐,因為那樣是有好處的,要是沒有好處誰會去做。實踐是有用的,所以實踐是必須的。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的感覺它。”是,本來就是這樣。當感覺到一件事情的現象時,我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是這樣,可是當你知道它的規律的時候,你就恍然大悟的說:“原來是這樣。”說明你已經完全明白了它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在生活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簡單的,遇到的時候很迷惑,當別人告訴你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很簡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要知道事物的規律就得通過實踐,不是所有的規律別人都會告訴你,大自然的規律那麼多,大自然不會明確的告訴你,只有自己通過實踐去找到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使有規律的,她並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理論告訴我們實踐的重要性,我們不要憑空想象,想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那就是鐵板的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有用,但是如果沒有了唯物主義,再怎麼唯心也是空談。我告訴自己明天要怎麼做,可是沒有做到,你不會去打自己的耳光,或許你會,在打過之後就又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打自己。遇到一個問題就要馬上投入實踐去解決它,實踐過了,情況就不一樣,你實踐出來的理論也會不一樣,或許這樣也不錯,只要將問題解決了就行。世界是變化着的,問題也是變化着的,時間過去了,問題可能就不一樣了。

  藉助於當今世界的科技,我們不出門也能知道世界上發生着什麼事情,通過別人的認識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是一個了解世界的方法。實踐並不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一個人沒有那樣的神通廣大,外部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在想反正有人去了解,我就不要去了。那麼這個世界就該停止前進了。所以出門是必要的,這個世界都沒有人出門了,那還叫什麼世界。實踐不能全部自己去體驗,也不能全部由外界得來,外界來的並不是真實,不一定就能反映世界上的情況,別人的所見所聞或許只是一個參考,真正的實踐還是得藉助於自己。

  《實踐論》讀後感三

  從當時的寫作背景看,全國正值革命的關鍵時期,而黨內兩種錯誤思想又不斷的衝擊着革命道路,險些把中國革命帶向危險的地步。作為當時的明眼人毛澤東審時度勢,寫下這篇實踐論(以及後來的矛盾論)。重點其實是為了端正思想,把革命思想統一,把革命帶向正路。而事實上,文章一出,也的確獲得不錯的效果。另外,這篇作為中國哲學史上偉大的著作,在現今的社會上,仍然有着重大的意義,它毛澤東思想對馬列主義繼承和批判的結果,是人類思想的又一大進步。如今,它仍舊指引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前進方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難以忘記它和它的作者對中國革命,對中國建設,對中國歷史所作的貢獻

  不知不覺,我就把整篇文章看完了,當然受到文章的強烈震撼。這的確是篇情理兼備的文章。讀完后,我既有文學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穫。我個人覺得,它給我幾個比較重要的啟示是:

  1、實踐的必要性和首要性。這其實是認識論的首要的觀點,我們學習了馬列主義這麼多年,這個觀點還是應該不僅深深留在腦里,還時刻提醒着我們去積极參加社會實踐,凡事須躬親、力行之。

  2、有了實踐便有了認識的需要和發生,但是,認識更要比實踐進一步。即文章說的,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上做工夫。通常我們會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虛或實的現象材料所迷惑。這時,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忘親身實踐,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這種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也猶為重要。

    3、實踐對實際的依賴。實踐是實際情況的需要,所以實踐要完全立足於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產生正確的依據和評估,進一步得到正確的方針和政策。並不斷的將正確的理論運用於再次的實踐中。所以,盡量營造成一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循環



實踐論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