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中層管理者的技能提升》培訓后感

《中層管理者的技能提升》培訓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中層管理者的技能提升》培訓后感

  "給我上,要不然,老子斃了你!"國民黨軍官對戰士說,於是,戰士們極不情願的上了戰場,與敵人搏鬥。

  新四軍將領帶頭向敵人衝去,伴着衝鋒號,舉起雙手,高喊道:"弟兄們,沖啊!"於是,他們的士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所有戰士都加快了步伐,衝到了將領的前頭,與敵人拼殺。

  其實不論是國民黨軍官,還是新四軍將領,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戰士們衝到殺場上,與敵軍拼個你死我活。但方式卻大不相同,前者就叫管理,而後者卻為領導。管理是一種讓別人幹活的藝術,而領導則是一種激勵別人做事的藝術。管理與領導的結果都是--讓他人完成任務,但他們採取的手段卻大相徑庭。管理是一味的命令以及一定的原則與規定,但領導靠的是激勵,靠的是帶頭作用。

  作為一位中層管理者,他既要學會如何管理下屬,更應掌握如何領導下屬。只有牢牢把握住這兩點,你的下屬一定會在你的帶領下,心甘情願的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與任務。

  以終為始,活在當下

  每個公司都會給自己的業務員規定一定數量的銷售業績,然後根據這個銷售業績來定業務員的基本工資、提成等等。比如這個銷售任務是100萬,這個數字看上去特別嚇人,其實分攤到每個月,或者分攤到每一天中的任務中去,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作為80后的我,也是眾多房奴中的一個。我一直都很苦惱,每天都會想一件事:欠銀行的幾十萬房貸,什麼時候才能還完?但聽了胡斌老師的課以後,心情舒暢了很多。雖然幾十萬的房貸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分擔到月,感覺壓力一下子就輕了不少。只要平時少花點,2000塊的月供還是可以承受的。我們把最終的願望,分成很多很多的小願望,再一個一個的去努力實現,一個一個小目標的疊加,堅持到最後,你會被自己嚇到。

  責任稀釋定律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研究:如果讓一個人在大街上,模擬癲癇病發作,如果只有一個旁觀者在場時,病人得到幫助的概率是85%,而有五個旁觀者時,他得到幫助的概率卻會降低到31%。在另外一次實驗中,他們讓一座建築屋的門底冒煙,如果只有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會有75%的概率報警。然而同樣的冒煙事件中,如果看見冒煙的人是三個人,報警的概率就會降到38%。

  這樣的實驗結果似乎與我們的常識恰恰相反。在我們看來,千斤重擔眾人挑,人多,自然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越容易解決。比如在大街上,有人追殺你,你呼喊救命,大街上人越多,你獲救的機會就越大。但科學實驗得出的結論與我們的常識相反:在旁觀者越多的情況下,你得救的幾率越小。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就可以用責任稀釋定律來解釋:為什麼越重要的工作,越沒有人來做!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管理者都是這種責任稀釋現象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想當然地以為,一件事情越重要越緊急,就會有越多的人來處理。因此,他習慣於向員工不停地說明這項工作有多麼多麼的重要,要大家重視。不幸的是,員工就像那些圍觀的群眾,紛紛在猜測:"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當管理者只關注"要不要做","為什麼一定要做?""做了有多大好處"這一類戰略問題,執行就出問題了,因為員工發現"越是重要的事",越要搞清楚"你做還是我做"?這就是責任稀釋定律在作祟DD每個人都知道事情很重要,但是沒有人會主動承擔這個沒有指向"我"的責任。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執行中常見的誤區,管理者通常會本能地認為,重要的事=大家做,大家做=人人做;員工卻認為,大家做=別人做,都這麼想,結果就是,大家做=沒人做。

  兩天的培訓,並不僅僅只有這些內容,還有"如何解決跨部門扯皮"、何為"敬業"、執行力、目標管理、心志才財的認知等等,但上面的內容讓我體會的更加深刻。但是,我們並不能指望,通過這兩天的學習,就能讓我們的管理能力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只能說,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飛躍的可能以及飛躍的理論基礎。



《中層管理者的技能提升》培訓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行政執法培訓 幹部培訓 暑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