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一)
文:Carisa
得益於《不二情書》這部電影,這本書在亞馬遜的推薦書單里一直名列前茅,不巧,我偏偏又是個經不住勸說、喜歡湊熱鬧、隨大流的人,非常好奇這本被熱炒上來的書究竟有多麼好看,所以才有了這篇讀後感。
(書商們一定很喜歡我這樣沒文化還非得裝有學問的偽書迷,幾句廣告詞就能吊住我的胃口。)
這本書給我的總體感覺,像一滴水落在平靜的湖面,開始平淡無奇,後來淺淺的漣漪一圈一圈慢慢地回蕩在腦中,每一次回想都有不同的驚喜。比如HH小姐的性格,仔細回想起來也是很可愛。
白羊女熱情直接,行動力強,她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HH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愛書,為了搜集到自己想要的絕版書籍——原版、譯本等,她甚至"舍遠求近",不去幾個街區外的書店,而特意從大洋彼岸的英國求購。這種痴迷程度跟一些人搶購限量版的心態是不是有些相似?
(原諒我沒有她那麼愛書,所以部分心情還是不能感同身受。)
她的直接還體現在對書的態度上——愛憎分明。對於珍愛的書,"我捧着它,生怕污損它那細緻的皮裝封面和米黃色的厚實內頁";
對於不好的的書,她直言"這算哪門子新約聖經啊…是哪個傢伙出餿主意把通俗拉丁文聖經整成這幅德行?他們活該都下十八層地獄…"艾瑪,好一個火爆脾氣,這很白羊,我喜歡!
相比之下,弗蘭克先生就顯得尤為平和謙遜,恭恭敬敬,客客氣氣,典型的英國紳士作風,邊向HH小姐道歉,邊努力尋找她想買的書籍。
想必二人的閱讀品位是一致的,不然弗蘭克先生推薦的書籍怎麼能準確無誤地打到HH小姐的心坎里呢?思想有共鳴,不服不行。
直覺告訴我,內斂的弗蘭克先生對來信的期盼會比HH小姐多。
腦海中總是閃現出一位黑色禮服的老人坐在書店的桌前閱讀來自大洋彼岸的書信,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一縷一縷地打在他的臉上,挺拔的鼻樑上反出金黃色的光澤,深邃的眼裡凝滿笑意,矜持的嘴角微微上揚。
而此刻的HH小姐呢,在沙發上、地毯上、書桌上哪兒哪兒都是書的房間里,扒出一小塊兒地兒,盤腿而坐,靠着書櫃津津有味地讀着弗蘭克寄來的書。
除了期盼來信,弗蘭克先生應該也是期盼見面的。他在信中不止一次表達了邀請HH小姐來倫敦做客的意願,並表示"在37號永遠有一間房的位置".而HH小姐也是希望去倫敦尋找古典文學並探訪84號的,但時間和錢似乎不能並存,直到弗蘭克先生去世,二位也沒有見上一面,遺憾歸遺憾,仍然很美好。
從書信中可以看出,兩位都是很善良的人。HH小姐知道戰後的英國物資緊張,便不斷寄去牛肉、雞蛋等食物,還讓朋友女店員和弗蘭克的妻子捎過去長統絲襪。
白羊就是這樣,想到什麼就去做了,一點都不墨跡。弗蘭克先生開始還很客氣的感謝,並表示政府發的物資夠吃的,不用費心了。後來兩人漸漸熟悉,當HH小姐問寄鮮雞蛋還是熟雞蛋的時候,他回答那還是鮮雞蛋吧。哈哈。看到這的時候,我笑了,這不就是老朋友才有的套路嘛:"哎,你過生日我送你啥呀?香水還是鞋子啊?""香水太多了,你送鞋吧。"哈哈哈,好親切。
弗蘭克有個幸福的家庭,他對自己的家庭堅守忠貞,言辭之間沒有越雷池一秒。當他的妻子諾拉開始給HH小姐寫信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女人其實是有點吃醋的,最後也證實了這一點,但她並沒有小肚雞腸阻止兩人不再通信,而是同自己的丈夫一樣,把她當成遠方的好友,甚至在鄰居和女兒面前也對HH小姐誇讚不已。這樣的女人實屬難得。
對此,我想貿然做個結論:真正熱愛書籍的人有着高尚的情操。不知道日後會不會被打臉,至少HH小姐和弗蘭克先生身上是這樣的。
他們書信來往二十年,在現在微信郵件滿天飛的時代里看起來如此浪漫。等待的日子裡有期盼有遐想有欣喜有回味,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翹首引領、兩兩相望,某些情意也將因而迅速貶值而不被察覺。我喜歡因不能立即傳達而必須沉靜耐心,句句尋思、字字落筆的過程;亦珍惜讀着對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幾日後對方讀信時的景狀和情緒。(引自《關乎書寫,更關乎距離》陳建銘)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不免要重新閱讀某些段落,這時,很多細節紛紛跳入眼前。比如HH小姐愛書的種種表現,再現在看來是那麼真切。
第一遍看的是情節,第二遍看的是細節。
建議像我這樣的初級閱讀者,看完一本書後寫一篇讀後感,就像你吃完飯,要食物在胃裡好好消化一番,直到營養被吸收,再去讀下一本書。否則,急功近利走馬觀花的看了很多本書,也只是看過而已,真正理解的東西太少太少。
如果寫讀後感時,對這本書的印象還不錯,可以在未來的某個點重讀一遍,到時再回頭看自己這篇讀後感,肯定有新的想法出現。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二)
曾經有人把海蓮·漢芙的《查令十字街84號》比做"愛書人的聖經".於是沒讀過幾本書卻自詡為愛書人的我,便附庸風雅的淘了回來。但淘回來之後便被束之高閣一直也沒有讀。前幾天整理書櫃時發現了,便抽空讀了讀!
《查令十字街84號》是本書信集,是一名叫海蓮·漢芙的紐約愛書人通過書信往來在倫敦一家古舊書店(書名即是這家書店的地址)淘書並與書店經理人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倫敦的查令十字街84號,對於身在紐約的海蓮·漢芙來說,最初是遙遠而陌生的,這家舊書店甚至讓她懷疑和不自信過:"自己想要的那些舊書,也許會貴得讓人難以承受吧?"然而當售價適中的精美圖書寄來后,她打消了顧慮。書接連寄來,海蓮·漢芙本來對英國傳統文化已十分着迷,如今又因為這些書,對遙不可及的查令十字街84號也生出些許的親近感:"既然我可以寸步不離書桌,就能向你們買到既乾淨又漂亮的書,我幹嗎跑到十七大街去買那些又臟又丑的?從我坐着的地方,倫敦可近得太多啦。"
從書中的文字我們也知道,海蓮·漢芙也深知一本稱心的書來之的不易,其間自然少不了書店經理人的勞苦奔波。所以當善良的她得知倫敦物資供給不足時,連忙寄去食品。從此以後,她與書店的關係,不再限於買書。查令十字街84號,也成了"我的書店".自然,書店裡所有的人也成了她的朋友,她的書信也就率性起來,開始隨心的批評書的內容,不乏親切地"評價"經理人的服務和稱謂。經年累月之後,查令十字街84號漸漸化作一個聖地,造訪倫敦這家書店,成了海蓮·漢芙心裡的一個結,但是忙於生計的她一直無法成行,只好委託好友代為前往,並且對好友心生羨慕。在與書店20年的交往裡,海蓮·漢芙始終未能親臨"自己的書店".書店經理弗蘭克的去世讓她警醒:"造訪查令十字街84號,大概只能是永遠的遺憾了!"
書中收錄的書信,大多是弗蘭克與海蓮·漢芙的交流,這些親切的文字讀來會讓人會心一笑,也會讓人悵然若失。他們之間,交織着書緣與情緣,那份情感,比友情多一點,但又比愛情少一點。20年的交流,滿篇沒有愛但卻充滿情。
多年以前在天涯上看到過一個調查,主題是:為什麼要讀書?具體的選項早已經忘記了。但這個問題卻有着持久的生命力,特別是在這個視讀書為另類的時代里更有着別樣的意義。"一個人,只擁有今生今世的周遭,而這是遠遠不夠的。幸好,人類發明了文字,以及記載生命經驗的書,這是對記憶的保存,同時又是對不斷流逝的時間的超越。打開一本書,猶如推開一扇門,我們穿過時間與空間的阻隔,面見豐盛的心靈世界,拓展着自己的視域,彷彿經歷了幾生幾世。很多時候,我們是靠書籍來抵禦風雨、相互取暖的。"不知何時摘錄在記事本上的這段話,也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吧!
而海蓮·漢芙自然是懂這一點的,她對作者心存感激,對好書甚至有點敬畏,對書的價值也有着深入的理解:"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擺在桌前,整天陪着我。我不時停下打字,伸手過去,無限愛憐地撫摸它。擁有這樣的書,竟讓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惡感";"我寄給你們的東西(食物),你們頂多一個星期就吃光抹凈,根本休想指望還能留着過年;而你們送給我的禮物(書),卻能和我朝夕相處,至死方休,我甚至還能將它遺愛人間而含笑以終".說實話,海蓮·漢芙在書中提到的那些書和作者,我大多都沒有聽說過,更談不上讀過了。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對她這種見解的認同。
僅記於2012年03月11日22時30分。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三)
知音之遇的浪漫
windy
《查令十字街84號》因《北京遇上西亞圖二》而熱,一直對電影的二三四沒興趣,反而被《查令十字街84號》吸引,因為我也對英國文學很着迷。當然我沒有海蓮的格調高,與之對小說的鄙視相反,我只喜好小說,特別是簡·奧斯汀。如同海蓮一樣,我也希望有一天能赴英國來一場朝聖之旅。
書中有很多共鳴的地方。同樣居住在一個文化相對匱乏的國度,我對書本有同樣的渴求。每當看到外國那恢弘的圖書館,那一排排高至天花裝滿幾世紀各類書籍的書架就艷羨不已。幸而,我對書的要求沒有海蓮那麼嚴格,所從高中開始,學校和市立圖書館基本能滿足我的需求。到現在有了穩定的居所,我就像海蓮說的那些"俗人"一樣總會有購書的慾望,結果買了一堆並不值得收藏而又捨不得丟棄的書。看完此書,覺得有必要提升自己對書的鑒賞力,只買真正值得收藏的書。
雖然海蓮對書的喜愛令人敬佩,但我認為真正讓《查令十字街84號》風靡全球的是書中海蓮和弗蘭克浪漫的書信情緣。很多人將這個情理解成愛情,而我有不同的理解。海蓮信中率直熱情的性格躍然於紙,弗蘭克的信中從彬彬有禮的事務化到流露豐富學識和幽默感的確體現了二人在信件交流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相知相識的情感。但這種情感應該是超越於愛情之上,是一種因在遇到有共同興趣相互欣賞的一種知己之情。想想海蓮所生活的環境連想要的書都難以得到,一個對古書有興趣的人更是難以遇到。而弗蘭克所在的英國雖然文化底蘊深厚,但在二戰前後的英國也迎來她破舊迎新的年代,他所熱愛的古書行業正在萎縮。所以當二人志趣相投,相隔萬里的人用書信連接起來心裡會是怎樣的喜悅。海蓮為弗蘭克及其同事的慷慨贈予是出於真心的同情與感激,弗蘭克也因為有了知音之遇,在鄉間採購二手書的時候也更加留心,希望找到愛蓮的心頭之好。這種相知互動的喜悅我認為比愛情更加讓人動容。
在相隔大洋兩岸依然遇到知音,在茫茫書海中可覓得心愛之書,海蓮和弗蘭克都是幸運的。雖然二人最終不能相見而留下遺憾,但正是這個遺憾使故事更加動人。書緣,情緣,我也希望自己終生能體驗到書本的樂趣,並能遇到純粹的知己。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