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天寶往事》讀後感

《天寶往事》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天寶往事》讀後感

  江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倪愛珍

  長篇小說的創作難度很大。它是舉一人之力,創作一個可能的世界,這個世界不僅要像真的一樣,還要給現實世界以啟發、以思考,所以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讀《天寶往事》,可以感受到作者完全具有駕馭長篇、完成這個巨大工程的能力。小說從一個家族的變遷來折射社會的變遷,從一個小村莊的日常生活、風俗民情來透視時代風雲、思考人生人性。

  整個故事框架的設置非常合理,但又顯得自然流暢,不露雕琢之痕。從時間上看,選取清末民初這個富有轉折意義的時間段。這樣的時間段容易“有故事”——波瀾起伏、內涵豐厚的故事;從線索上看,三個人設置三條線索,即劉開柏的科舉之路、劉家玉的入仕之路、李秀珠的經商之路,其中又以李秀珠這條線索為主,以此來表現600年江右名家——劉氏家族在衰敗中如何求生存、如何發奮圖強、尋求復興。一方面,它展現了人們在蛻舊變新中所經歷的疼痛(如老芳爺被李秀珠經營紙棚、劉家玉自請驅逐之事嚇死;大六爺廢除“只許耕讀、不許經商”的祖訓的無奈;科舉廢除后很多秀才跳河自殺;皇帝退位後人們痛哭流涕等),另一方面,它又表現了窮則思變、破舊立新的必然性、必要性(如劉開柏科舉失敗后辦了鄉村職業書院;李秀珠的土紙生意擴展到平江、南洋;劉家玉立志為民辦實事、蠲免丁稅等)。小說通過生動的故事形象地詮釋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歷史的河流永遠向前奔涌,一切不合時宜的事物如果固步自封便只能被淘汰,如果革故鼎新便能融入歷史的河流繼續向前。

  從小說的表層故事來看,李秀珠在劉家玉的幫助下打破了劉氏家族“只許耕讀、不許經商”的祖訓。那麼,為什麼李秀珠能打破了呢?因為她是外來者,會帶來不同的眼光和思維。為什麼必須有劉家玉的鼎力相助李秀珠才能成功呢?因為劉家玉是這個家族的一份子,他對這個家族的人與事知根知底。所以,從深層結構來看,這兩者一是外因,一是內因,他們的聯合才能使這個家族如鳳凰涅盤般新生。而這個家族的命運又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正是在這一點上小說顯示了一定的歷史縱深感和思考深度。

  小說的另一個亮點是對傳統宗族文化、民間文化的精彩敘述。充滿地域風情各類婚喪嫁娶場面的描寫以及富有個性化、緊貼活潑潑的生活的人物語言可以見出作者豐富的生活積累。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它既是作者精神棲居的庭院,也是精神飛翔的平台。從這裡出發,才可能飛得高、飛得遠。

  讀《天寶往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巴金的《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或者是電視劇《喬家大院》這一類以家族為主體的小說、影視劇。林語堂的女兒曾這樣評價《京華煙雲》:“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加入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它就成為了現代中國的一部偉大小說。如果以這些名着為參考,對作者要求更高一點的話,那麼還有一些可供探索的寫作空間:

  1、小說所反映的生活面不夠開闊,不夠豐厚。三條線索似乎都沒有充分地展開,不僅劉開柏與科舉、劉家玉與官場這兩條線索寫得不夠,而且即使是作為重點書寫的李秀珠經營紙棚這條線,也沒有很好地展開。李秀珠經營紙棚之艱難困苦沒有得到有力的表現。有些筆墨花在可有可無的事情上,造成敘述有點枝蔓。三條線索相對獨立,沒有很好地水乳交融在一起。比如寫劉家玉,就必須另闢一章“另類知縣”,以專門寫他在外地做官的事。

  2、人物有一定的性格特徵,但不是很鮮明,文化的內涵和厚度稍微缺了點。劉家玉是塑造得最好的,這個人物有個性,不同於以往的官場人物,但是鮮活感、立體感不夠。大六爺、拐子舉人都是很有文化內涵的人物,值得開掘。

  3、結尾,趙晉林和李子卿看到三隻雀兒在大樹間飛舞,有點畫蛇添足了。首先,小說的重心本就不在李秀珠、劉開柏和劉家玉三人的情感糾葛上,所以結尾落筆於此,似乎不能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其次,這種傳統作品經常採用的“化蝶”式的結尾有點落入俗套了。



《天寶往事》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