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周汝昌《紅樓小講》讀後感

周汝昌《紅樓小講》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襲人,初讀紅樓,懵懵懂懂,我總感覺這襲人和寶玉該是一對,誰知後來嫁給了蔣玉菡,這襲人給人的印象實在是太好了,似乎從不參與那些雞毛蒜皮的勾心鬥角,他總是給寶玉細緻入微的照顧,“襲人”這一名字的來歷好像是與“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竹識新晴”這句詩有關。據我同多位同學、同事等的聊天得知,不管大家喜歡誰,但共同的交集都有襲人,可見襲人屬於是大眾情人型的紅樓女性。

  3、對於眾說紛紜的秦可卿,你有什麼見地?

  答:這見地談不上,只讀過一本紅學專著那就是周汝昌的《紅樓小講》,屬於紅學入門級書籍,我的看法大抵都是周汝昌前輩的看法。

  這秦可卿大抵是個絕美的少婦。她之所以讓大家“眾說紛紜”,是因為她的形象太朦朧,而且與眾多文人騷客的對於賈珍與可卿的亂倫及最終的“淫喪天香樓”有關,而且這一藝術形象應該是曹雪芹設計的一個非常複雜的藝術形象,據周汝昌分析這警幻仙姑便是秦可卿的化身幻影。是她,在寶玉年少之時第一次教給了他這麼多人生路途中的關鍵道理,這是寶玉人生中的一堂非常重要的課程,彷彿那菩提老祖三更時點化孫悟空一般,終其身都受用無窮。對寶玉的成熟、成長和一生,可卿都是關鍵的啟蒙,周汝昌認為,曹雪芹幼年時遇到過類似的這樣的一位人物。

  在此我提出一點自己的見地,我認為曹雪芹構思這一人物的靈感還可能與其康熙的養母“孫夫人”有關,且聽我慢慢道來,據歷代紅學家考證以及周汝昌《紅樓小講》最後的考證,這曹家雖歷代家室顯赫,文臣武將輩出,其家譜有言“詩禮簪纓,文武全材”。但到那滿清入關時,漢人為奴,曹家敗落。順治帝早亡,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康熙帝幼居宮外,全賴一位保姆(宮廷的“教引嬤嬤”)孫夫人帶領長大(玄燁母親佟太后早逝),這孫夫人便是康熙帝的真慈母,其百般恩情與勞績使康熙帝終身感恩難忘,這便是康熙帝在位期間曹家榮貴六十年的緣由,這孫夫人,便是曹雪芹的曾祖母。說及此,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有這樣的“關鍵啟蒙人物”,就像那孫悟空命中的菩提老祖,雖短暫的教誨點撥,卻叫人受益無窮。曹雪芹的這一“可卿”與警幻仙姑的藝術靈感,可能會有源於此。

  這秦可卿及其化身警幻仙姑,出場較早,死的也較早,類似那水滸中的晁蓋天王,時隱時現的在後文中出現,她提早的在第五回神遊太虛幻境中將文中所有人物的判詞給那寶玉昭示,又通過“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將暗示了全文群芳的悲劇色彩,無非是那“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人散”的主題;可卿在去世前又託夢鳳姐,說了一番話大概就是賈府盛極而衰的必然。而這一切都出現在紅樓夢開篇未久幾回,在紅樓那元宵盛況和那“餞花會”、極盛時期的大觀園“海棠詩社”之前,就已經昭示了後半部分家破人亡“樹倒猢猻散”的悲劇主題。

  至於後人品味的對於可卿的負面評價“風月之事”,實屬於人間悲劇,大抵那些庸俗之眾都被那判詞給糊弄了,其所謂“情天情海幻情深”,後文不少認為可卿是多情少婦,又加之“淫喪天香樓”這讓人胡思亂想的構詞。其實可卿是位可憐的女子,她屈服公公賈珍在當時也別無他法,這算是原作想表達的社會悲劇的一種。但是可卿最後懸樑自縊,也是接受不了這種現實,難道後人沒看到這點么?她生前東西兩府無人不對她有好評,死後上上下下一齊痛哭,可為人格完美之明證。

  由此可見,這可卿多麼的富有神秘色彩多麼的智慧,她的一席話之富有哲理,限於篇幅,不展開討論,所以說,這麼一個重量級的美少婦,難道不值得眾人膜拜么?

  4、紅樓夢主題眾說紛紜,你贊成哪一種?

  答: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觀點,如果還沉溺於這寶黛愛情或者三角戀云云的讀者,真枉費了作者的一片心機,不過那也是程高篡改紅樓的結果。其實那寶黛愛情連個次要的主題都算不上。

  何故如此之尖刻?首先這書的主角是鳳寶,按照周汝昌先生對上下文無數重要場合的分析,所有重要場合,主角都是鳳寶二人,都是鳳寶叔嫂二人一同出現、一同前往,諸如那可卿淫喪天香樓的喪鐘先驚醒的是寶鳳二人等等無數重要場合,按照脂硯齋看過原文石頭記的片段,最終結局應該是鳳姐寶玉最後家破人散后被困獄神廟,后被小紅賈芸救出,共同經歷了那“悲歡離合,炎涼世態”。這正應了作者借賈雨村之口表達出的“正邪兩賦之人”,至於王熙鳳貪權斂財,那完全是後人篡改原作,曲解雪芹本意的拙筆。按照雪芹原來的意圖,寫鳳寶都是那“正邪兩賦之人”。而且按照判詞及太虛幻境的詩詞,《留餘慶》中正寫的是鳳姐之女巧姐被劉姥姥從那狠舅奸兄處搭救,“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扶弱濟貧”,這難道不是王熙鳳完美人格的最好寫照?說完了鳳寶,那黛釵湘雲大抵都是配角,原作最大的主題莫非是周汝昌說的,寫那“離合悲歡、炎涼世態”,寫那曲折輪迴的諸芳境遇,還可能藉以表達一種的是一種宿命論與為善論並存的人生觀(甄英蓮有命無運是“宿命”,鳳姐積善為巧姐積德陰功是“為善”)。

  這個問題太博大精深,我回答不出來,不過至於有人說那佛道主題,以及倫理的一系列主題,按照周汝昌的觀點,那可能最多是原作的支線,而且很多是程高二人篡改強加的為符合當時社會秩序的一些加工,最明顯的就是那無力補天的頑石幻化為寶玉前,原作是講“歷經悲歡離合、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而程高改成了“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段故事”,這引登彼岸,後人便說這紅樓夢的主題是一種“色空觀”,所謂因空見色,由色如情,傳情如色,自色悟空,後人會誤認為作者寫這風月之事,勸解後人走正途,所謂佛家“懲戒論”。可原作明明不是這個意思。

  5、你看的是哪個版本的紅樓夢,你覺得程高的后四十回靠譜么?

  答:我看的是最流行的庚辰本,這也是彬爺推崇我看的,先看最流行的,有朝一日想要深入研究再看其他者,畢竟這是最流行的版本。這也是現在的官方版本。

  關於這后四十回,我覺得我們要用正確的眼光對待程高的續作,程高二人是偉大的,他們的續作雖未能完全按照雪芹的意思寫出所有最符合原作意圖的結局,但是目前續作裡面最好的,他們的基於原作的一些修改,固然有程高二人本身的一些見地,但是更多的是考慮普及紅樓的需要,正是他們的續作使得紅樓完整繼而從手抄傳看得以普及印刷。至於那些後來的紅學家對於程高過多的批評,鄙人認為太過苛刻,畢竟要揣摩原作的意圖是十分難的,高鶚並不是脂硯齋那樣雪芹身邊的人,他也最多只有一輩子的時間,後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發現,其實是站在多少前人的肩膀上。

  不過,客觀的講,不靠譜之處還是多處的。從後人的研究看,這雪芹原作每9回為一目,共12目,第54、55兩回是轉折回,其中每9回中的中間1回,如第5回等必有大事發生,每第9回也有大事發生,每一目為一單元,原作應為108回,這是周汝昌考證的結果,並說按照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觀點,寶玉最後賈府敗亡后淪為更夫,後來與湘雲重逢結為夫妻,似乎是註定的。因為湘雲在雪芹原作中無數處體現出這是一位重量級人物,雖出場較晚,但描寫居多,這一結局也是沒有在續作體現的,至於鳳姐寶玉被困獄神廟,小紅、賈芸前來搭救等體現原作重要意圖的,都沒有出現。

  我聽說紅樓夢還有很多種續本,貌似劉心武先生也寫了個續本,待我有空之日可取之拜讀一番,畢竟這周汝昌老前輩在他的《紅樓小講》中盛讚了劉心武先生的一些觀點。

  6、紅樓中你最同情的人物有哪些?

  答:排第一的當屬香菱了,這香菱原名甄英蓮(真應憐),甄士隱之女,開篇之時便“有命無運,累及爹娘”,被那人販子搶走,一個大姑娘,卻成了丫環,后又嫁與薛蟠為妾,最後難產而死,這是雪芹宿命論的一種體現。人生百種苦,最苦莫過於命苦,香菱本是個受父母疼愛的姑娘家,過上主人的生活,卻有命無運,淪為僕人做妾且無善終,害的甄士隱最後一人去薛家看望骨肉。與此相比,那“嬌杏”,卻是命好,本是妾,卻頂了正,真是嬌杏(僥倖)。

  還有那尤二姐尤三姐,這兩人被迫失身,內心卻冰清玉潔,一人被鳳姐醬油瓶算計,一人因為柳湘蓮誤解而自盡,二尤是封建社會的悲劇。

  金釧兒、鴛鴦則是另外一種凄苦。

  鳳姐也是悲劇,一生操勞,卻命苦,有不育之症,曹雪芹抑男揚女,卻也成功塑造了封建時期女人的悲劇,鳳姐“脂粉堆里的英雄”,終究逃不過倫理綱常,在納妾的事情上也得順着賈璉;仕宦家族,子貴母榮,鳳姐無法生育,也難逃在賈家失寵的命運,最終落得了那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被休回娘家。

  7、諸多紅樓夢歌曲中,你喜歡哪些?誰唱的?

  答:《葬花吟》《枉凝眉》《晴雯歌》,歌手:陳力,一則先入為主,二則陳力因為丈夫的逝世將所有的情感投注於演唱之中,真有肝腸寸斷之感。

  三、諸多心得

  1、這一僧一道,每每在關鍵時刻出場,並首尾呼應,據周汝昌考證都是有所喻意。

  2、凡此傳世之作,都是所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在寫大觀園極盛時期的樂景時,脂硯齋評曰:“不知多少眼淚,灑向此回書中”,這讓我想到了卓別林,卓別林在將機器大工業時代無產者的悲劇形象現於熒幕的時候,不知曾撒過多少眼淚。以喜襯悲,莫過於此,我不太懂文學理論。

  3、紅學研究者成功的推測出紅樓夢與其他古典名著的關係:諸如那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曲演紅樓夢,正是借鑒了那宋江夢中受九天玄女引導點化。篇末共9冊108情榜,也是借鑒了《水滸傳》108英豪榜。至於那傳世名作《金瓶梅》,更是雪芹敢寫一部女兒書的定心丸。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故事,大抵也和這白蛇傳白素貞報恩有點關係(此為鄙人猜測)。

  4、不同人看紅學角度會略有不同,毛主席是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最注重從階級立場分析問題,他特別指出要重視看第四回,而另外一些人,則站在自己的方法論角度,特別重視某些章節。

  5、後人認為賈母是拆散寶玉黛玉的主使,其不以為然,那是後人篡改原作之意,原文中賈母最希望寶玉和黛玉成婚。

  6、這本書讓我見識到了周汝昌“考證派”的威力,他成功推測賈寶玉生日為4月26日且在閏年,根據天文曆法,推算是書中寫的那一年的生日正是芒種節,即花神退位,餞花時節,此也是預示寫那大觀園,寫那盛會,其實都是在寫一個悲劇,大觀園實為“葬花冢”。

  7、周汝昌前輩為了考證寫林黛玉的那“似泣非泣含露目”還是“似泣非泣含情目”,專門前往莫斯科列寧格勒,查閱了館藏的“列藏本”,可見前輩學術之嚴謹。

  8、元迎探惜春,那元春死於二王相爭,文中隱隱約約政治鬥爭,卻都“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那北靜王也來頭不小,與寶玉互稱知己卻鮮見於文。

  9、趙姨娘,是壞女人。至於那賈環,更是反映了封建社會嫡出和庶出的尖銳鬥爭,這一問題最深刻的論述者是台灣歷史學家柏楊。

  10、周汝昌對於那十二個女戲子,做了深入分析,包括他們的歸宿,以及對應的戲中男女角色(小生、正旦等)做了分析,指出這不是偶然,是雪芹的一些伏筆和暗示,並對應了人物特徵。而且對官和藕官因戲生情,成為女同,周汝昌前輩分析了這個現象對於後文的喻意。

  11、周汝昌老前輩和雪芹喜歡的女性美應該是“蜂腰削肩”、“雪白一段酥臂”等等一些描寫,周老對原文關於史湘雲的描述做過一番研究。

  四、結語

  可能會看到這篇日誌的人裡面會有:我的領導,親人,諸多朋友等,我深深的知道紅樓夢和《紅樓小講》是閑書,跟我所學管理學經濟學絲毫不相關,我沒好好學習,辜負了組織的培養、父母的叮囑、同學的勉勵,但我想說其實我只是偶爾看一下,我時刻沒有忘記、每天都會思考的三大研究生哲學終極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是來讀研究生的么?

  乍一看這看閑書與讀研究生主旨不符,不過閒情逸緻,陶冶情操,未嘗不可。

  至於此文,“紅樓觀”,正所謂如人飲水,冷熱各不相同,我只是寫了些自己的感受、引述了周汝昌前輩的一些觀點,萬不敢指點江山、枉議是非,一是怕被扣上“主義”的帽子,二是本來也是讀大家之作,吸取大家的觀點。

  還是那句話,班門弄斧之作,眾人見諒並希望給予批評斧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周汝昌《紅樓小講》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