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讀《狼圖騰》有感
看《狼圖騰》是因為先看了電影版,被美麗大草原的美景所吸引,也深深喜歡上了"畢利格"這個有着大智慧的老人。忍不住翻起書,想認認真真了解一下有關草原的文化,有關狼的傳說。
拿起書的第一眼,說實話,有些害怕,書面上那雙冷冰冰的眼神,射出來的目光讓我毛骨茸然,我立刻想到電影中陳陣獨自面臨群狼的那個場面,那群狼就是那個眼神,目光如炬,讓人忍不住打寒戰。書面的左上角是一隻狼在衝天怒吼,我猜想那是陳陣養的那隻小狼,狼是不可馴服的,他們天生屬於草原。
書中描寫的了好幾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大青馬帶着陳陣冷靜闖狼陣;有巴圖等馬倌與狼群殊死戰鬥;有女人和小孩徒手戰野狼;比利格老人指揮若定,坐山觀狼群設伏黃羊,漁翁得利;有"二郎"與野狼的搏鬥……當然,書中描寫的天鵝湖、戈壁險灘,黃羊成群……每一個描寫都可以定格成一幅永恆的畫面。
其實,可能和大多數人一樣,我起初很討厭狼,從小聽着"小紅帽"的故事長大,自然對狼這樣的壞蛋恨之入骨,加上一堆的成語,什麼狼狽為奸、狼心狗肺、 豺狼當道 、 狼心狗肺 、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虎狼之勢、 狼狽不堪 、 狼狽為奸、 鬼哭狼號 、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 聲名狼藉 、引狼入室 等等,光我能想到的成語都這麼多。叫我怎能對狼有好的印象。
看了《狼圖騰》,深深的被狼的文化所吸引,其實狼,是一個有着獨特魅力的群體,聰明、狡猾、有勇有謀、頑強、忍耐、謹慎,是神奇的草原精靈。
《狼圖騰》之所以成為經典,我想不單單是因為描寫了狼群,還有從狼性角度探討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是啊,有時候,我也在想為什麼成吉思汗只有區區幾萬大軍,卻能夠橫掃東亞,建立一個強大而神秘的王國?也許,真的像作者所描寫的那樣,成吉思汗是草原人,身上的"狼性"要遠遠大於"羊性",狼群的思維方式,無形中給成吉思汗帶來巨大的力量。蒙古民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擁有最大的疆土,其面積超過漢唐,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的生存空間的範圍。
隨後的小小的滿族又是如何能夠創造康乾盛世奇迹的?作者說,滿族上層最了解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優缺點,並能將兩者的優缺點牢牢結合起來。清朝是個典型的半農半牧的國家,這樣有助於"狼性"、"羊性"保持平衡。
順着作者的思路,越來越明顯的感覺到"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勤勞主要來自農耕民族的性格貢獻。而勇敢則主要來自游牧民族的性格貢獻。"
書中闡述的思想傳遞給我們的還有"大智慧",畢利格老人說"草原是大命,其他都是小命。"這是一個生態平衡,狼吃羊,羊吃草,他們之間的較量保持着大草原的平衡,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生物們。
捧書閱讀的我,在包順貴帶着槍獵殺天鵝的時候、獵殺樹懶、獵殺草原狼的時候,都忍不住掉幾滴眼淚。美麗的動物需要我們保護,美麗的草原需要我們保護,美麗的藍天白雲更是需要我們保護。
建議大家都看看《狼圖騰》,不光光是一本優秀的小說,更是有着大智慧的一本書。不得不說很震撼。
清河縣大學生村官 李禕盼
2016年7月6日
村官讀《狼圖騰》有感 標籤: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