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讀書筆記
我們常常回憶那些過往的事,追憶那些美好的、深刻的東西。望着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思緒總會不經意間飄到那些美好的時刻。有的仍是記憶猶新,而有的早已模糊不清了。當你看到公園裡那些牽着媽媽手的小孩兒時,你會不自覺的回到美好的孩提時代,有些事歷歷在目,有些卻已經模糊不清了……
在傳統的西方文學當中,披着面紗的真實,作為文學的象徵,是經常出現的論題。成文的東西同他要表達的意義之間,表面顯露的東西同真實之間,總有一段距離、一條鴻溝。在這種認知形態里,隱喻法佔有重要的地位,同一個詞,既像我們揭示,又向我們隱瞞,既告訴我們真情,又向我們散布謊言。這種認知形態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也是常見的,不過,比起另一種認知形態來,它是次要的。另一種認知形態也有鴻溝,另一種鴻溝,時間、消逝和記憶的鴻溝。這裡,舉隅法佔有重要地位,以部分使你想到全部,用殘存的碎片使你設法重新構想失去的整體。如果說,在西方的傳統里,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意義和真實上,那麼,在中國傳統中,與他們大致相等的,是往事所起的作用和擁有的力量,無論在哪一類傳統中,鴻溝或者說障礙,都有它的魅力。無論什麼時候,模仿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一旦模仿完美無缺,模仿就不再是模仿,它成了被模仿物本身。記憶者同被記憶者之間也有這樣的鴻溝:回憶永遠是向被回憶的東西靠近,時間在兩者之間橫有鴻溝,總有東西忘掉,總有東西記得不完整。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憶,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不完整的,當小學幾個要好的同學聚到一起,我們在聊天的時候,總會說道:記得那個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蘊含了多少意義,這就是追憶,追憶當初那個美好的時光,雖然有了時間的鴻溝,但依然有種特殊的味道。多年未見,一件事或一件東西都會引起我們的追憶,追憶那個屬於我們的東西。那些點點滴滴無聲的湧入腦海。彷彿回到了那個瞬間。記憶的文學是追溯既往的文學,它目不轉睛的凝視往事,儘力要擴展自身,填補圍繞在殘存碎片四周的空白。中國古典詩歌始終對往事這個更為廣闊的世界敞開懷抱:這個世界為詩歌提供養料,作為報答,已經物故的過去像幽靈似的通過藝術回到眼前。在很多詩人的故事中,我們都有這樣的一個感受,當看到他們的詩名或者讀完他們的詩后總會引起一番感嘆,感嘆詩人所遭受的不幸以及那個朝代的種種腐敗等等,從詩句的表面我們或許讀不到某些深層次的內涵。這些就靠我們有足夠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學積累,這樣才能結合當時的歷史事實。、歷史背景,全面的對作者的生平進行評價。同意的一首詩放在不同的人面前,給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由於人的思維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的種種差異,人們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只能追憶到詩人在那個年代的不幸,卻不知道詩人為何如此的不幸,不能全方位的追憶詩人所處的那個年代。人們常常記住那些美好的瞬間、美好的東西,卻總是忽略那些凋零的東西。那些凋零的東西往往正是那些美好的對立面,在詩歌中出現的落花,往往意味着朝代的衰亡,繁華的季節已經凋零,詩歌通常通過對這些物的描寫,將往昔重現在我們的面前。
不管是如今的還是古代的政治經濟制度都會參照以往成熟的可取的制度,那麼這種追溯是不是一種追憶呢?帝王的繼承製度,經濟法規的制定等。追溯到過去的專著《論語》、《左傳》等論著,在論著中論述了很多關於道德倫理、周禮的道理,這些都為後代提供了很大的參考。《論語》可以說是在《左傳》的基礎上的一大發展。我們常常談到往事,我們的用意並不是在於當作幌子,而是用來借鑒的,我們常常說借古諷今,借古代的事諷刺當下的風氣,警醒當下的人。並不是永遠的活在過去,不面對事實。就像我們學習一樣,過去你的學習很好,那隻代表過去,而不能代表現在的你,更不能成為你現在學習不好的借口和幌子。
追憶是為現在的你提供借鑒意義,不能成為你的幌子……
追憶讀書筆記 標籤:讀書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