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讀後感

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讀後感

  殖民一個地方,同時以自己獨特的文化方式("菊與刀")去因地制宜地影響、改造和建設這個地方。日本不斷削弱"台灣化"與"中國化"的本底,不斷在各方面強化"日化".比起基於強權的政治殖民,基於各種社會生活因素的社會建設是其"日化"新的身份構建過程的更關鍵。但他們深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中庸之道,他們選擇將殖民化、"日化"過程適可而止,因為全盤"日化"意味着某種風險性——文化覺醒的憂慮與日俱增及其可能引致的行動反抗變成現實,這顯示不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因為,可持續的文化秩序(階序)一定不是你死我活和非此即彼的單軌制,而是一種兼收並蓄的半共存的曖昧狀態。

  廖先生提出兩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一、"如果當初割讓的是山東、浙江或福建,‘仇日’情緒會像現在一樣嗎?";二、"如果接手台灣的是沒有經歷國共內戰的‘完整的中國’,結果會如何?".試圖作出一些回應:一、相對政權核心地,台灣地處邊緣,各方面都備受冷落,但也不至於倍感凄涼,因為這種邊緣性特質提供了地方中心性構建的可能性。正所謂山高皇帝遠,我可以自主與自由發展自我,而不受或少受來自權力中心的全域約束。與傳統政權中心的關係而言,山東、浙江或福建等的中心性等級顯然高出許多,即使被割據,殖民影響進程和難度必然遭受來自各方面的更大阻力,外來文化必然遭遇本土文化頑強抵禦。其結果是不是,"日化"程度相對低,‘仇日’情緒相對弱。(與此相關的一個話題是,廣東為何首先改革開放?地理上看地處五嶺以南,有着崇山峻岭橫亘,遠離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方,然而這種邊緣性恰為其自主發展、創新發展、海外發展和改革倒逼打開一扇明窗。)二、台灣很可憐,台灣似乎一直無法擺脫一個漂泊的和無根的地方認同,其身份糾結集中體現於"亞細亞的孤兒"和"悲情城市",當"我們是誰"、"台灣是誰"等主體性身份建構一次次失效后,轉向近乎凄涼地訴諸於"我們是誰的"、"台灣是誰的"(話題的前提是"誰(真正)對我好"),居然也面臨同樣的身份糾結。一次次的殖民化、奴化過程,導致身份認同難,一直揮之不去。在這一既定歷史事實面前,少一次影響因素、后一個影響因素比前一個影響因素相對弱小,都意味着台灣少一次折騰、少一次重新洗牌、少一些創傷,因為少一次影響,意味着地區自然生長、發展與延續的空間和可能性就大一些。考慮到此後30年各種奇形怪狀和匪夷所思的"發生",台灣是不是應該感到慶幸呢?因為她免於遭受一種基於政治強權導向下的"總體性社會"的植入,因而也免於遭受全社會的集體潰敗,反而基本延續了社會發展和建設的一致性軌道。如同當年的香港,倘若當初部隊不小心淌過深圳河,還有如今香港的繁榮嗎?放棄香港,意味着給大陸開了一扇呼吸新鮮空氣和感知外來的窗,為日後的改革開放和國際化全球化播下了善的種子;放棄香港,意味着拯救香港和發展香港,也就不難理解了。

  比起此前聚焦於抗戰的研究偏好,廖先生非常看重個體日常生活體驗(Individual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這恰是社會學、地理學尤其社會地理新近流行的研究視角,其學理價值不容小覷:"個體"意味着具體化、具象化,而不是抽象化、格式化和程式化(列斐伏爾在"具體空間"和"抽象空間"的對比中有論述);"生活"意味着社會,社會是與國家、市場完全不同的運行邏輯的和作為對應物和抗衡物出現的概念;"體驗"意味着感知、認知和反射性產物,是一種與自上而下邏輯相對應的自下而上的和通常被主導勢力和力量故意性或選擇性忽視的底層邏輯。廖先生提到,一位老人在座談會上談起日據時代那段歷史,他顯得非常平靜,因為他的過往真實的呈現,他的生活變化不大:他是開糧油店的,每天早上開店,黃昏關店,過年依舊鞭炮年夜飯,除了出城要接受日本人檢查外。我想起了中大美女教授何艷玲老師的話,"應強調從人文和社會視角去看待和審視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個好的國家建設過程:公民的生命體驗可以影響國家的制度設計;一個好的城市建設過程:市民的生命體驗可以影響城市制度設計"."個體"、"個人"不只是站在自己立場,而是有了他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自己執着自己想要的執着,多麼美好呀!正是這種種個體的體驗的集合,才有了共同的生活體驗的形成和建構的可能性,才有了共同的歷史記憶的形成和建構的可能性。

  "只有承認生活,真正懂得尊重柴米油鹽,從這出發,才會慢慢開始有共同的新故事。"

  "當傾聽、包容及和解,成為中華民族的典範,並鼓勵世界上其他還在遭受苦難的人們與民族的時候,中華民族才真正強大,這種強大,遠比強大的軍力和強大的經濟,更強大!"

  再次感恩廖先生,賜予我的無比溫暖。

  附原文:

  廖信忠: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

  抗戰勝利70周年,北京辦大閱兵;在國軍方面,也舉辦多場軍力展示及小規模閱兵;北京邀請抗戰老兵參加閱兵,國軍也要頒抗戰紀念勳章給老兵,不限在台灣大陸都可申請;北京說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國軍說自己打了數場大規模慘烈戰役。

  小時候家樓下有位獨臂老頭,我那時候只知道那是以前空襲時被炸斷的,有次我很不識相地問:"是日本人炸的喔?"我記得他只是默默笑,什麽都沒說,我心e想,日本人太可惡了,空襲台灣。

  有一天,學校教到"日據時代",我腦子突然"轟!"一聲,對啊!日據時代,台灣是日本的土地日本人幹嘛空襲台灣;接著,對我來說更慘忍的事實是,空襲台灣是美國人乾的,可是,美國在抗戰時不是我們的盟友嗎?為什麽要空襲台灣?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二戰末期,日本跟台灣一樣是幾乎天天被美國轟炸機空襲。原來老人說以前躲空襲不是躲日本飛機,而是躲美國飛機,啥!竟然連國軍都空襲過台灣,我知道這些事後,心e異常痛苦,沮喪了好一陣子。

  兩岸政府在抗戰70周年的議題上互爭話語權。而台灣社會上,有一群人卻在紀念台北大空襲70周年,那場空襲中有3000人死亡。

  一次抗戰勝利紀念,不同地區,不同政治立場,不同族群浮現了不同的記憶。

  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與大陸就走上兩條不同的路,漸行漸遠。

  清政府在北方打輸了甲午戰爭,結果在東南邊本來八竿子不相干的小島台灣命運就此改變,當清政府決定割讓台灣,對台灣人來說是無可奈何的棄子命運。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五十年,半個世紀,好幾代人,對台灣的影響肯定無法抹去。

  台灣做為日本"南進基地",日本在掠奪台灣資源之餘,也不遺餘力得建設台灣;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接連打敗中國俄國,擠身帝國主義列強,台灣做為日本第一塊海外殖民地,當時歐洲各老牌帝國主義列強都在看日本的能耐,日本也有不服輸的理由;台灣成為日本許多新技術實驗的地方,什麽新的方法經常是先拿到台灣試一試;沒有人能否認,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就是在日據時代完成。

  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同時,大陸發生哪些事: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國民革命、北伐、中原大戰、對日抗戰,戰爭,接著戰爭,似乎是永無止盡的戰爭,戰亂煙硝幾十年沒停過,相較之下,除了太平洋戰爭末期經常遭空襲外,台灣人過著較和平的日子,台灣人過著自己的日子,基本不關心大陸發生什麼事。

  我又發現另一件讓我震驚的事,當時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在1931年到1938年,也就是918事變的那一年,到對日抗戰的隔年,在台北設有總領事館。揭開這些以前我不知道的歷史時,年紀還不大的我感到混亂,我如饑似渴想去知道"為什麼?"我看到當時中國人要到"日本國台北州"需要辦簽證,台灣人到大陸,也要向台北中國領事館辦簽證;每年的十月十日雙十節,台北總領事館舉辦雙十酒會,請在台北的各國使節及僑民參加,日本總督府也會派人祝賀;直到1938年,總領事館因撤僑事宜與日本總督府不斷交涉,最後租了第三國輪船撤僑,降旗,閉館。

  為什麼?這種疑問在我心中越來越大,台灣人在那些年到底是那裡人?這讓我徹底混亂在精神方面,日本殖民者首要的當然是抹去台灣人腦子裡自認是中國人的觀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