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說來慚愧,以前讀蘇霍姆林斯基多是急功近利,什麼時候需要他的理論來增加自己的文章或言語的分量,就找一些相應的句子來讀,對他一直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斷章取義。今天再一次走進《給教師的建議》,靜心而讀就不難發現,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

  就說第一節吧,大師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問題不光是在蘇霍姆林斯基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說起這裡面的原因,教師大都歸結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地做了解釋: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裡,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

  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就像蘇大師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數學教師的數學課。可看看我們,做到這一點了嗎?不同類型的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卷子。即使做錯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這樣下去,怎麼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生差生呢?這也難怪有些教師不停地抱怨他的課堂上學生不聽話、搗亂紀律了,也難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難怪每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了。

  再說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輔導、談話、應付各種檢查,整天被迫着去做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

  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教育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就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你就不會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讀了這本書,我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什麼是學無止境。教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真正適應我們的教育,才能教給學生最鮮活的東西。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標籤:給教師的建議 春晚觀后感 實習教師 教師法 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