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兒山,是咱遼寧省的名山,現已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望兒山,是以母愛為主題而命名的天下獨有的山。她座落在聞名遐邇的遼南熊岳城境內,那裡流傳着一個動人的傳說……
古時候,靠山的海邊有一個小漁村,一位漁民因打魚趕海而死於風暴之中,撇下了孤兒寡母。母親帶着幼小的兒子寶兒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她白天耕種,晚上紡線織布、編織漁網,她省吃儉用供兒子讀書,給兒子買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兒子長成十八歲了已滿腹詩書,要過海上京趕考,母親便依依不捨把兒子送到海灘揮淚而別。母親爬上最高的山崖,一直望着大海中遠去的帆影。一個月過去了,又一個月過去了兒子沒有回來;一年過去了,又一年過去了兒子還是沒有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天天登山望海盼兒歸。可是她那裡知道啊!兒子早已遇難海中……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寒署交替她就這麼盼着、望着,一直望到青絲變成了白髮,望得眼枯淚乾。整天整宿飯不吃覺不睡,在烈日下、在月光里、在風霜雨雪中哭喊,她最後化成了一個石頭人,她仍然高高的站立在山頭巋然不動,繼續任烈日暴晒、風吹雨打,眺望着茫茫的大海,數着片片過往的白帆,痴心的等待兒子的歸來。海燕在她頭上落腳、海鷗在她身邊飛舞……為了紀念這位慈母,後人就把此山尊稱為——望兒山。
望兒山,雖然是一個古老的傳說,但她卻激揚着中華幾千年的孝文化。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昔孟母三遷,造就了千古賢人,漂母一飯,養育一代韓信;舜繼堯位,乃孝道而得尊;文帝恃母,陪護不寢,子路千里,負米養親。孟子云:“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的文化規範,做人的根本。望兒山,謳歌着母親的偉大,閃爍着母愛的光輝,善誘着做兒女地要恪守孝道報答母恩。
母愛是世上最偉大、最真摯、最無私的愛。無論你多富有,也不管你多貧窮,所盡孝道是為人子最基本的原則。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是母親的乳汁把我們養大、是母親用心血和汗水為我們的成功和輝煌鋪墊了道路。“心縈痴夢情難了,身化奇石淚未乾,”望兒山的傳說給人一種啟迪,更會讓中國的孝文化發揚光大。望兒山,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望兒山上的那位老母親,一顆盼兒歸的心正在砰砰的跳動,一聲聲盼兒歸的呼喚正在風雨中叫響,任何一個知道感恩的人都會被這望兒山的傳說而感動得淚透衣襟……
望兒山上的慈母啊!你是他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更是我們中國人和天下人的母親。望兒山啊!你給人們留下了多少感懷、多少思念、多少崇敬和多少讚歎啊……
七律。望兒山
果鄉熊岳望兒山,慈母凄凄盼子還。
日日攀崖瞭大海,年年稽首問蒼天。
心縈痴夢情難了,身化奇石淚未乾。
一曲悲歌千古頌,弘揚孝道再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