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是第一個指揮過空軍的我軍將領,他的“空軍”卻只有一架“列寧號,”而那一架飛機,本是一架敵機,還是一架教練機!
故事還得從1927年說起,黃麻起義后,大別山裡就誕生了工農紅軍。他在凄風苦雨里,吮吸着大別山的乳汁,漸漸成長。徐向前來大別山之前,紅軍連鋼槍都很少,使用的多是大刀、長矛、紅纓槍。後來打仗多了,繳來的槍炮也多起來,1930年竟然得到一架飛機!
那是3月16日,宣化店上空,一架敵機在天空繞了幾個圈,翅膀一歪便落在了陳家河一個河灘上。山溝里的人常聽到飛機在頭上嗡嗡,但誰也沒親眼看見過停着的飛機是啥樣子。紅軍戰士常挨敵軍飛機掃射、轟炸,也只能在地上咬牙。現在,一架敵機自己落下來了,真是天大的喜事。紅軍、赤衛隊和老少鄉親,從四面八方圍向河灘。
原來這是一架德國雙翼容克式高級教練機,是四川軍閥劉湘的軍用飛機。在從南京飛往四川的途中,飛行員迷了航,飛機上的汽油耗光了,只得落下來。飛機里爬出來一個人,搖着白毛巾表示投降。他叫龍文廣,是1927年國共合作時,去蘇聯學的飛行。
他知道中國的紅軍和蘇聯的紅軍差不多,他不相信白軍說的“共產共妻”,眼前的紅軍也並非紅眼綠鼻子。徐向前等紅軍領導人得到消息,都喜出望外。徐立刻下令:一定要把飛機保護好,對飛行員實行優待政策,絕對不準傷害他。龍文廣雖然當了俘虜,但看見紅軍待他好,見紅軍指揮員也很和藹,老百姓一個心眼跟着紅軍鬧革命,他打心眼裡佩服,心上的石頭也落了地。
徐向前這時是紅一軍的副軍長兼參謀長。一天,紅一軍討論整編工作,大家說到紅軍與蘇區建設,不知是哪一位半開玩笑地說:“把那架小飛機裝備起來,成立空軍怎麼樣?”
“哈哈……”會場上一陣大笑。
笑過之後,徐向前說話了:“我想過,造個飛機場,想辦法去白區搞些汽油,讓飛機上天!飛去南京,飛去武漢,嚇嚇敵人,撒撒傳單宣傳品也好啊!”
年輕人都有股新奇勁。軍長許繼慎、政治委員曹大駿、政治部主任熊受喧都異口同聲,要讓那架飛機飛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議論起來建立空軍的工作。
半年多后,紅軍攻佔了新集城,便把這裡作為鄂豫皖特委的首府。那駕容克高級教練機便要起運去新集了。
水上行船容易,陸地走飛機卻難了。從飛機迫降地到新集,路上要翻山越嶺。飛行員龍文廣一路跟着行走,總是搖頭嘆氣,他說要是把飛機從山路上拖過去,結果將會成為一堆廢鐵。他沒有想到,紅軍和根據地的老百姓心齊智慧高,一步一步地移,幾百人輪換抬,終於把飛機移到了新集城外的平地上,飛機沒有碰破一塊皮!
紅軍戰士高興地說:“嘿,我們有飛機了!”有人卻皺皺眉頭,說:“它是聾子的耳朵,好看不好用呢。”人們正議論紛紛,徐向前和另外幾位指揮員來了。他們圍着飛機,看了又看,也眉開眼笑。有人問龍文廣:“它還能飛起來嗎?”
“沒有汽油啊!”龍文廣從座艙爬出來,擦着手上的機油說:“它還好,只是沒有油了。汽油、機油都缺。”
“這寶貝,只喝汽油,不喝水,”有人開玩笑說,“要是喝水,大別山有的是泉水!”
“想想辦法,去搞汽油嘛!”徐向前慢條斯理地說,“我們一定要搞些油來,讓它飛!”
龍文廣嘴上不說,心裡卻覺得並沒那麼容易,要機場,要氣象台,要汽油,要地勤人員,紅軍一樣都沒有啊!
有人問龍文廣:“要是搞來汽油,你真能叫它飛?”
龍文廣說了:“還要有機場。”徐向前說:“機場好辦嘛,這塊地修修平平,不就是機場嘛。”
“還要……”龍文廣想說還需要很多條件,但他見紅軍指揮員一個個看着他,便把話咽了回去,說:“最要緊的是汽油。”飛機沒汽油喝,真像聾子的耳朵,擺在那裡,一點用也沒有。
龍文廣受到熱情的招待,經教育后,自然願意為紅軍效勞,但他卻還是不知道,紅軍到底怎麼處理他和那架飛機。一天,他忽然聽說,汽油快搞來了,又過了些天,紅軍一個幹部和他談話,說要準備辦航空局,命他當局長。
龍文廣半信半疑,想看看紅軍怎麼辦這個“航空局”。
國民黨軍對紅區實行封鎖政策:去大別山區的一切行人都要檢查,一箱火柴都不準運出,西藥、食品、衣服、白布,幾乎都是禁運品。當時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機關雖遠在上海,但不管哪個城市、哪個行業中,都有共產黨員在從事“地下”活動。這些地下工作者,為了給大別山區那架飛機找油、買零件費盡了心思。
奇迹終於出現了,飛行員龍文廣要的一切——汽油、高級潤滑機油、小零件等等,像會飛似的從上海、南京、武漢等地運來了,而且完全是合格的。龍文廣深深感到,共產黨太神通廣大,紅軍比國民黨的川軍辦法多得多。
隨後,領導們給飛機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叫“列寧號”,並把它刷在飛機的翅膀上。
“列寧號”準備起飛時,徐向前已升為紅四軍軍長。他率領紅軍主力在前線作戰,常常問從後方來的人:“‘列寧號’怎麼還不飛呀?”有人告訴他:“快了,快能飛了!”
其實,徐向前關心“列寧號”的命運,並不是想讓它參戰。他知道,一架飛機,又是教練機,就是飛起來,也只能壯壯紅軍的聲勢,說明根據地樣樣都會建設。他一向把紅軍的勝利,寄托在與敵人鬥志斗勇上。
一個晴朗的日子,萬里無雲。“列寧號”像一隻雄鷹,在藍天上飛翔。這樁新奇事,轟動了紅軍隊伍和四鄉人民。人們看見紅軍自己的飛機,有的喊,有的叫,有人落淚了。
徐向前有沒有坐過這架飛機,說法不一。有的說他肯定坐過,飛過;有的說他沒坐過。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有人向徐向前元帥說起那架飛機的故事,便問他:“徐帥,你坐沒坐過‘列寧號’?有人說你坐過。”
徐向前說:“我上去過,參觀駕駛艙時坐了一下,可沒坐着飛上天。我也不允許別人隨便上去飛,怕被飛跑了。有一次我在前線,聽說飛機執行一項任務,一個政治委員暗掂着手槍坐在飛行員後面,飛去了武漢,讓飛機去撒傳單!它要是飛跑不再回紅區,那位老兄就會和龍文廣同歸於盡!”徐向前說著笑開了。“將士們都是勇敢的,不怕死嘛!”
是哪位政治委員暗掂着手槍,坐在龍文廣背後飛去武漢上空的,已無法搞清楚。但有一點歷史事實是有文字可查的,據載1931年8月9日傍晚,“列寧號”確實飛臨武漢上空進行偵察和示威,鬧得武漢敵軍人心惶惶,國民黨當局夜晚實行燈火管制和防空準備。《掃蕩報》曾披露這樣的消息:“共軍‘列寧號’飛機近日曾連續騷擾滿川、漢口等地,我方幸無死傷。現有關軍方,已通令各地嚴加防範。”
在“列寧號”準備投入戰場撒傳單前,徐向前曾命令“航空局”準備些炸彈。這使他們為難了:這是架教練機,沒掛炸彈的裝置,再說剛剛學會造手榴彈,哪裡去搞飛機炸彈?那時紅軍有個“兵工廠”,也是徐向前來大別山後才創辦的。只有20多人,多是鐵匠、木匠,開始一個多月才仿造出一支“撇把子”,還打不響,後來經多次試驗才成功了,並開始造手榴彈。
“航空局”派人到“兵工廠”,一聽說要炸彈,工人們都一口答應試試看。他們說有一枚撿來的敵機投下的“臭彈”,說不定修理一下會響。幾個能工巧匠,研究着把“臭彈”給修好了。另外,又送給“列寧號”一些自造的手榴彈,捆綁在復活的“臭彈”上,以加大炸彈的威力。
這就是“列寧號”投入黃安城的“炸彈”!
這就是徐向前和紅軍戰友們指揮的“空軍”!
“列寧號”飛機雖然只在黃安城上鬧了一下,飛向武漢示威了一次,南京、武漢城裡的敵人卻總是惶惶不可終日,共產黨的紅軍怎麼會有飛機呢?
“列寧號”飛了幾次就因缺油停飛了,後來敵人又大規模瘋狂圍攻大別山,紅軍主力轉移去外線作戰,“列寧號”飛不起,抬不走,人們只得把它埋藏在山溝里。後來敵人終於找到了它,把它作為戰利品挖走了,說繳獲共軍“列寧號”是特大的勝利。
僅一架飛機的“紅色空軍” 標籤:紅色故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