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這是銘刻在兒時記憶中的句子。
今天,我們迎着三月的春陽,來到當年毛澤東挖掘的紅井邊。
紅井!有一種如遇親人、如逢故友的情感,兒時多少次澆灌過自己幼小的心靈,多少次在我的夢裡、我的歌里、我的嚮往里。
此刻,我站在這方舉世矚目的紅井邊,情不自禁地彎下腰輕輕地垂下吊桶,猶如伸向悠悠歲月深處,伸向遙遙歷史深處……
提起這甜甜的井水,猶如在打撈這甜甜的記憶……用勺子舀捧着這窪清澈的紅井水,心兒自然也就醉了……
我的思緒也隨着這口井水一直流到心靈深處。
圓圓紅井,映着湛藍湛藍的天空,也映着我們瞻仰的笑臉;
圓圓紅井,映着如水的月色,也映着老區人民甜甜的笑臉;
……
清清井水,滋潤着沙洲壩這片乾涸的土地,也澆醒了沙洲壩村民那顆愚昧的心靈;
清清井水,滋潤着贛南這片乾涸的土地,也澆醒了華夏子孫那不甘被囚禁的心靈;
……
一個偉人的身影站在紅井邊望着東方太陽升起時悠揚地哼出而後唱響神州大地的紅色歌謠,以及這位偉人在這裡留下的一汪清泉。
井水的思緒也隨着我的思緒一直流向遠方。
井水,在逐漸滲透我的肌膚,我的心靈得到進一步凈化,血液也得到了凈化,一種清純的甘甜隨着血液在全身流淌着。
莫非我渾身流淌的血液,也已融入這汪清泉水。
這紅井水已流遠了,該流的都已流遠了,流進了兒時的教科書,也流進了兒時的幼小心靈。
當我從教科書里走出來,從兒時的記憶中走出來,和着三月的春陽一起走進用新漆的柵欄圍着的紅井,最先牽動我的視線的,是立有鐫刻的碑記“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走上前去,站在碑記邊,我們向著它行莊嚴的注目禮!
這時的我想起了著名詩人蔡宗周在散文詩《紅井》中的質問:
“絡繹不絕的人們爭相到井邊參觀拍照,可人們有沒有想到,該把紅井當作一面鏡子:
老人們照一照,是否已記憶過去艱難的歲月;
公僕們照一照,自己眼睛是否還明亮,心靈是否還純潔,雙手是否還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