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美散文>歷盡滄桑赤崁樓

歷盡滄桑赤崁樓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盡滄桑赤崁樓

  如果不聽解說、不看介紹、沒有復原圖。現代的城市規劃已把過去的歲月完全湮沒。這個曾經是全台灣的號令中心,見證過東、西方文明碰撞,以及政權迭變的重地。從環境到建築都是滄海桑田,幾經更替無法辨認了。

  傳說鄭成功的母親是因夢見大魚入腹而得孕,故民間認為他是魚龍轉世。不然面對當時兵精糧足、裝備尖端、盛極一時的海上霸王,荷蘭的鐵甲艦,何以能獲勝?特別是他搶灘登陸經過的鹿耳門,本來航道甚淺,荷人為配合台灣城的防守,避免前來攻擊的艦隊通過,將鹿耳門水道用沉船加亂石堵塞。在平常時候,艦船根本無法通過,偏偏鄭成功到時,恰逢月初大潮。潮水比平時高出二丈。有魚躍龍門,從天而降之勢。故避開了安平堡的重炮和荷軍的艦艇主力,直抵防守薄弱的赤崁城下。據說這裡本是一片沙灘,隨着荷蘭勢力擴展,熱蘭遮城已經不敷應用,特別在漢人郭懷一起義反抗后,便在隔台江與熱蘭遮相對處修建普羅民遮城,實施長遠佔領計劃。其建材用海外運來的洋磚洋瓦,當時叫荷蘭人紅毛,故俗稱“紅毛城”。台江潮水可直達城下,閩人稱水涯高處為“墈”,訛做“崁”。加上城樓磚瓦皆赤色,在陽光映照下一片火紅,因別稱“赤崁樓”。當時城樓高十米半,南北設瞭望台,城牆上安大炮,異常高大堅固。鄭軍趁潮登陸,首戰全殲出城抵抗之敵。繼則圍城斷水,阻擊援軍,迫守敵出降。在圍城同時,施行安撫,下屯墾令解決軍需。嚴肅軍紀,懲辦違法官兵。親至高山族居住區慰問,贏得了民心。並讓他衛隊中的“烏番兵”,策反荷軍中的“烏番兵”(黑奴)出城投誠。連鄭軍尚未到的雞籠、淡水等地,同胞們也自發響應,驅逐荷軍,終於贏得全勝。現在進門看到的鄭成功議和群雕塑像,再現的就是當年荷蘭總督揆一,孤立無援、兵敗乞降的史實。但凡炎黃子孫,見此無不熱血沸騰,因得兩絕句:將軍有志覓封候,舜土堯天一攬收。掃蕩紅毛根本固,昭昭青史姓名留。偉業豐功歲月稠,山河永固日悠悠。天朝威儀今猶在,史冊留芳赤嵌樓。

  其後鄭成功改台灣為東都,置赤嵌為承天府,設天興、萬年二縣,赤崁樓為全島最高的治理處所。鄭氏父子孫三代治台期間,勵精圖治,使追隨的數萬官兵民眷獲得安定生活。鄭成功有復台一詩,表達極為詳盡:“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田橫尚有三干客,茹苦間關不忍離。”他們設衙門、創村莊、建房舍,分田園。兼管經商捕魚諸事,奠定了台灣漢族政權的基礎。其貢獻在於,讓最多的漢族移民能繼續漢人的社會生活,繁衍後世子孫。不象南洋各地的華僑,生活為異俗干預,永遠是在為他人作嫁衣裳。

  再后清朝將領施琅,攻取台灣,開始了長達二百多年的中央統治。赤崁樓毀於天災戰亂,僅城垣基礎尚存,逐步以大士殿、蓬壺書院、五子祠、海神廟、文昌閣等中式傳統亭台樓閣取代了荷式城堡建築。甲午戰爭后,割讓給日本,此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光復后成為一級古迹。並將散在各地的文物,集中在赤崁樓保護。如園中那九塊大石龜背負的石碑,是乾隆親撰的平亂御碑。還有鄭公墓道碑、斷足石馬等古物,成為頗具規模的地方博物館。它在台灣開拓史上的地位,已無可置疑。算是台南的風水眼。殘存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在向遊人敘述當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