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散文欣賞>中科院專家專程蒞臨甘肅和政“傳經送寶”

中科院專家專程蒞臨甘肅和政“傳經送寶”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11月19日、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侯素寬等一行,在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對專業工作人員進行了兩場業務知識的講授,在培訓會上,鄧濤、侯素寬研究員通過多年的研究經驗,身臨其境地講授化石研究的成就與感受,通過多媒體展示,對和政化石的發現、地層的形成與結構、化石的分佈與研究價值、四大動物群生存與古環境、古氣候以及弓頜豬的生存環境與研究成就等方面進行了生動講授,並現場解答了專業人員提出的在化石方面遇到的相關難題,不愧為是兩堂既生動又具有專業性,也有科學性很強的教育課,使參訓人員深受教育,備受啟發。2003年9月,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2004年10月,和政成立了“和政古動物化石研究所”,特聘中科院院士邱占祥,研究員王伴月、鄧濤、侯素寬、美籍專家王曉鳴,省博物館研究員頡光普、孫志謙為和政古動物化石研究所專家組成員,並進行了長期的科普合作與科學研究,持續開展了古動物化石的搶救性挖掘與保護工作。

  甘肅和政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天彌足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20世紀50年代末期,沉睡了千萬年的文化積澱被當地農民在農田耕作,水利建設時陸續發現。起初,群眾並沒有認識到化石的珍貴价值,只把它當成是中藥中的“龍骨”而大量挖掘,廉價賣給藥材收購站。十多年中,也有部分群眾發掘和收集,保存了一大批比較完好的各類古動物的頭骨和肢骨。從20世紀70年代起,化石的科學價值開始受到有關專家和教授的重視。1962年,邱占祥院士首次到和政地區進行哺乳動物化石的調查和考察。1974年4月,邱占祥專程從北京趕到和政進行對化石的考察研究,1987年,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在和政發現的大唇犀化石,2000年描述了和政地區三趾馬動物群中的一種特徵性的麝牛亞科動物,命名為“和政羊”。同時甘肅省博物館研究員謝駿義,蘭州大學地質系谷祖剛等許多專家、教授都為和政化石的發現及保護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曾先後把化石作為科學研究材料予以收集和研究,還有不少省內外博物館都來和政收集化石作為展覽標本。中科院邱占祥、鄧濤等專家多年潛心研究了《臨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動物群演替及氣候環境背景變遷》、《和政地區晚晚新生代哺乳動物群的演替與青藏高原隆升的關係》、《臨夏盆地新近紀長鼻類個體發育和系統演化研究》等科研成果。並協調於2001年——2009年和政先後舉辦了四次國際性化石研討會,廣泛徵集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在保護與開發方面指導性建議,也得到國家有關部委、中科院及省州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對搶救、保護與開發和政地區古動物化石這一珍貴資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2001年12月3日舉辦的“中國和政地區晚新生代哺乳動物化石群保護開發研討會”上,國家最高科學獎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資深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楊遵儀,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質古生物研究員周志炎,中科院院士、蘭州大學學位委員會主任李吉均以及胡長康、張開遜、朱敏、丁仲禮、薛祥熙、韓家懋、李鳳麟、邱占祥、邱鑄鼎、王伴月等我國地質與地球物理、古脊椎動物、地質古生物、地球環境、古生物研究等方面的專家教授在參觀考察和政館藏的化石和出露點后,一致認為,和政縣出土的晚新生代哺乳動物化石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珍藏價值和展覽價值,在數量、品種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超過了我國鏟齒象和三趾馬動物群的經典產地內蒙古通古爾和山西保德,並且遠遠超過了希臘的皮克米和薩拉摩斯。這些富含哺乳動物化石的連續剖面是反映青藏高原隆升歷史的不可多得的證據,他的潛在的尚待發掘的價值絕不遜色於聞名與世的珠峰南坡的西瓦利克,具有世界意義。其數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見。

  迄今為止,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3萬多件,分屬三剛8目150多個屬種。這批館藏化石分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分別埋藏於和政地區四種岩性不同的地質層中:底部紅色砂礫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萬年的巨犀動物群;下部河湖相地層中,埋藏着距今1300萬年前的鏟齒象動物群;中部以紅土為主,埋藏着距今1000萬年左右的三趾馬動物群;上部的黃土堆積中埋藏着200萬年前的真馬動物群。佔據了六項世界之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鏟齒象頭骨個體發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頭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同時專家確認:“和政發掘的化石,是舉世罕見的鏟齒象和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其數量遠遠大於整個歐亞大陸已知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地點的採集數量,在全世界是少有的”,具有極高的科研、珍藏和展覽價值。古化石是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化石,由於其生物體到形成化石的機率小且為不能再生的資源,根據以往的經驗,化石的盛產期不會持續很久。古生物學家認為,在自然狀態下,陸地上生存的脊椎動物死亡后,其遺體和屍骨往往不能被及時掩埋,在暴露地表,長期遭受風化、剝蝕和流水搬運破壞的同時,還會受到食肉動物、食腐動物、嚙齒動物和細菌腐蝕等的破壞作用,使絕大多數不復存在,只有極少量的遺骨和殘骸能夠僥倖保存下來形成化石。據古生物學家推算,現在人們發現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的數量還佔不到當時的活體數的一百萬分之一,若按此比例估算,形成10000件化石,起碼得有100億頭以上的活體動物,因此,甘肅和政博物館收藏有這麼多質量高、數量多的標本,確實讓人驚嘆。本世紀20年代在內蒙古通古爾發現的鏟齒象化石和陝西保德發現的三趾馬動物群,在世界古生物學界享有盛名,而這些化石絕大多數現存放於國外博物館中,這對我國開展地質古生物研究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的晚第三紀古脊椎哺乳動物化石,絕大多數標本相當完整,尤以鏟齒類、犀類、三趾馬、長頸鹿類和食肉類的頭骨、下頜骨為最從化石的整體面貌來看,主要分屬於通古爾晚期(距今約1300萬年),其種類約佔迄今為止前人在臨夏地區發現的化石屬種總數目的60﹪左右,這批化石種的三趾馬動物群的成員和山西保德的相比,在種、或屬一級上已有明顯的差異,有可能代表了我國西北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的特殊面貌,從而填補了我國古哺乳動物化石收藏中的一個重要空白區。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省博物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等許多科研單位,以及美國、日本、瑞士等國的學者多次來臨夏考察,進行地質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積極成果。確認和政館藏的這批種類繁多、保存完好的化石標本,將對研究臨夏地區晚第三紀時的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環境和古動物群演化變遷,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歷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

  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基地為支撐,相繼開展了古動物化石的搶救性保護與研究工作,但在技術力量比較單薄,缺乏必要的基礎性知識。中科院專家通過舉辦兩期專題培訓會,對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專業人員進行專項講授,攻克了博物館技術欠缺的難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訓的其目的就是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以此適應新形勢下博物館工作的需要。博物館專業工作人員通過現場聽授與專家交流,也基本掌握了化石方面的有關知識,提高了專業水平與業務知識,會對今後化石的保護與研究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