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就在西河畔上,可以說西河是我的母親河。誰不說俺家鄉好,作為生在和長在西河的人,總會由衷的讚美西河。
前天,我回老家了,傍晚時分,趁着涼意來到西河大堤上散步。如今的西河大堤高大而又結實,巍巍長堤如一道長城自北向南廷展而去,長堤一側,依依楊柳如一道綠色的屏障籠罩起十里煙霧。大河的河水溫順的流淌着,夕陽照在水面上,閃着金子般的光亮,顯得波光粼粼。掬起一捧河水放到嘴裡,依然是那樣清洌而又甘甜,這河水的味道比起商店賣的礦泉水更美。此時,心裡很慶幸這幾十年來,西河流域沒有發展什麼工業,不然,怎麼還有如今這麼良好的水質。河裡邊的田野禾苗茵茵,一片濃綠,田野之間還見幾隻雪白的白鷺佇立在稻田中,正伸着脖子緊張的望着周圍,很害怕有什麼動靜會驚動它。遠望西河兩岸的遠處,只見群山起伏,如黛的青山依偎廣袤的田野和筆直的西河,如同一幅展開的山水長卷,虛實相生,千里勾連。
我雖是年近花甲之人,對昔時的西河景象的記憶還是很清淅的。兒時的西河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那時的河道彎彎曲曲的,河堤是支離破碎的。讓我記憶憂新的西河景象還不止這些。還記得在我年幼時,喜歡看西河放樹的景象,可能那時還沒有公路運輸,西河上游大山裡砍伐的木材,只能利用西河流水,將木材成排的流淌到縣城附近的兩河口,這可是一種很原始的運輸方式,體現了解放初期英山運輸條件的落後。每當河裡放樹木時,木筏上插着旗杆,排工站在木排之上,用着長長的竹桿推或帶動着周圍的散放的樹木順流而下,此情此景,詩人李白筆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情畫意也莫過如此。小時候,我經常愛和垸里的小夥伴到大河裡玩,特別是在夏天,喜歡在河裡堆河沙,圍河水,捉魚蝦,洗涼澡,晚上和大人們一起到河沙坪上乘涼,躺在細白柔軟的河沙上,望着天上的月亮,數着天上的星斗,這種童真般的幸福已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鄉村,不同的時代,會呈現不同的農忙景象。記得在大集體時,象我們這兒的河畈田,每一塊的農田面積都非常大,每逢插秧割谷等農忙季節,一個生產隊男女老少幾十個勞力總是集中在一起,成一字長蛇陣般遊動在田野里,一邊說說笑笑,一邊爭先恐後地歡快的勞動着,這是農村大集體時代所特有的生產景象。那時十幾歲的我,跟着也學會了不少的農活兒,成了我家一名主要的勞動力。
上天不只會賜給西河人民那風調西順的平淡的農耕生活,有時也會將惡劣的自然災害突然降臨到無辜的農民頭上。據縣誌記載,1954年西河流域就經歷了一次百年未遇的自然災害。再就是1969年的5月30日這次巨大洪災,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次災害,這天真是個該詛咒的日子。那夜特大的暴雨籠罩着整個西河流域,凌晨時分,我被垸里人的喊叫聲驚醒,出門到看家門口一看,大河和小河平日那顯得慵懶而柔順的流水,突然在一夜之間暴漲,從上游橫衝而來的洪峰一路摧枯拉朽席捲而下,狂野的巨浪無情的吞噬脆薄的西河堤岸,大水湧向了等待收割的稻田,湧進了村莊及莊子里的土磚老屋,霎時間,一向吉祥平和的西河兩岸已盡成澤國。在這恐怖的凌晨,除了河水的咆哮聲,還時而聽到房屋倒塌時發出沉悶的轟鳴聲和人的哭喊聲。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遂然間降臨在措手不及的人們頭上,這次洪災讓西河流域十幾萬人受災,幾萬畝農田被水打沙壓,莊稼全部絕收,幾萬間房屋倒塌,幾千戶人家流離失所。洪災過後,縣區鄉各級都派出了救災工作組,組織農村勞動力,發揮大集體人多力量大的優勢,經過近百個日夜的奮戰,堵住了被沖毀的河堤缺口,退出了被沙壓的大片農田,算是暫且恢復了洪災災害。
如何從根本上治理西河流域,是個象山一樣沉重的問題擺在全縣人民面前。由此,縣裡經過反覆策劃,提出了先修建張家咀水庫,再進行西河百里換新天的改造工程。修建張家咀水庫時,我也有幸參加了這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建設。為了加快工程建設,全縣共組織了十幾萬勞動力,縣裡成立了指揮部,下面的區管理區及大隊分別成立團營連等指揮機構,這種用半軍事化機制來組織農村勞動力來進行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是大集體時代集中勞動力,增強勞動強度,提高工程效率的一種有效形式,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建成后的水庫確實發揮了很好的蓄洪作用。現在,如果讓你站在張家咀水庫那雄偉高大的堤壩之上,放眼一望,真有種“截斷天堂雲雨,高峽出平湖”壯觀感。
大概在八十年代初,我縣按照“大河一條線,小河靠邊站……”的構想,即開始了西河百里換新天的治理工程。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終於完成了西河流域治理工程。這項工程的完工,為上抵張家咀,下至八仙畈的百多華里西河大堤,共填築土方几千萬立方米,砌河岸幾百萬立方米,河堤的高度由過去的幾米增加到近二十米,堤面寬度達到三十米,竣工后的河堤可以說是堅如磐石,河道筆直劃一,農田排灌通暢有序。隨後不久,將原來走在山邊那九曲迴腸般的公路,改道到筆直的西河大堤上,為改善了西河流域的公路建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近幾年,處在石頭咀和金家鋪鎮所在地的河堤邊,已經建成了沿河一條街道和河堤景觀帶,今年,省內一家企業在孔坊鄉的神峰山邊建起了一座千禧農業生態觀光園,據悉,不久的將來,千畝奶牛場和高端奶製品加工業,也會落戶在西河流域,由此,西河將會變得越來越更加美好。
西河,這條滋潤着西河流域遼闊而又肥沃土地的河流;這條昔日河道彎曲,河堤支離破碎,河水宣洩不暢而洪水泛濫成災的河流,這條曾迫使沿河兩岸農民種田靠天,收成靠運氣的河流,現在終於成為造福西河人民的生命河,生態河和景觀河。此刻,站在這雄偉高大的西河大堤之上,望着清粼粼的河水向南淌去,河邊不時掠過叫聲婉轉的水鳥,堤坡上的花草已是葳蕤一片,遠處的農家別墅依山臨水而建,此時此景,看得真是讓人心曠神貽。一條西河長又寬,對於西河流域,這裡既有代表英山濃郁的風情特色,且又帶有現代文化和現代生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觀元素;這裡,將來可能會成為英山實現小康水平的社會形態的主軸線,生活在這裡的人民會永遠幸福;隨着英山的經濟的社會的不斷發展,這裡,明天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