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記事散文>三日記行

三日記行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第一日

  引子

  星期一下午,台里的姜局到辦公室找到我說:“田哥,明早八點你去人大陳主任那吧!他要你跟他踏查縣內的旅遊路線,要三天時間,回來要寫導遊詞。”

  領導親自點將,當然不能推脫。考慮到一定是認為自己對各個旅遊景點比較熟悉,加之從事電視職業的緣故,這些年編導製作了很多這方面的專題片,知道這些旅遊景區的旅遊“點”在哪裡吧。

  欣然接受任務,到人大報到時,發現還有幾個人已經坐在了陳主任辦公室。都是老相識,有鶴鳴報社的編輯趙玉;有文聯的佘鳳華等幾位實力派寫手;也有旅遊局和文體局的兩位副局長參與。一行五台車浩浩蕩蕩,倒真有幾分出巡的氣勢。足見縣裡對這項工程的重視程度。

  重新打造通榆的旅遊名片,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巧借東風,搭船渡海。

  早在許多年以前,通榆就因為一部電視專題片《家在向海》的造勢宣傳名噪中外,更因為擁有國家4AAAA級自然保護區的名號和吉林八景之一的殊榮而被世人所熟知。之所以要再起爐灶,重新規劃,巧作安排,完全是從“建設生態旅遊縣”這一大格局出發,藉助電視連續劇《永遠的田野》在央視一套的播出帶來的轟動效應,來推動通榆三縣建設的整體進程。

  《永遠的田野》是以向海自然保護區為實景拍攝基地的26集農村題材電視劇。劇中的地名全部採用向海鄉實名,對向海濕地、向海湖、丹頂鶴、葦海、蒙古黃榆、瞻榆古榆等通榆特色自然風景都有比較充分的展示,自然唯美的生態畫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容思想性、藝術性於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之中。劇中有很多群眾演員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鄉人,劇中所講訴的故事也和成年累月的生活在這裡的尋常百姓似曾相識,所以電視劇一經播出,便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作為央視出品的“田野”系列壓軸篇,該劇以生命生存為主題,深刻反映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表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大和諧的主題,全景式的反映了中國農民環保意識的覺醒,較好地詮釋了“根本在生態”的科學發展觀,揭示了生態與發展的深刻主題。用通榆縣委書記崔征的話說:“它的主旨在於化解8億農民對生態,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所以說他的立意非常高遠。所以這部電視劇對於推動通榆的旅遊業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通榆一直按照建設綠色生態旅遊縣的思路在向前發展,把生態作為立縣之本提出來目的就是改善這裡的環境發展生態旅遊業。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對我們實現這個目標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聲三縣建設的奮進號角,一張贈予世界的生態名片,將如何通過旅遊文化的凸顯來把它完美的呈現在世人面前,我感覺到了一種壓力和責任。

  紅牛之鄉

  踏查的第一站,車隊沿通乾公路向縣城東直行二十幾公里,三家子紅牛繁育場和一片開闊的草原便呈現在面前。

  這裡方圓幾十里一馬平川,放眼望去,茫茫蒼蒼的地平線那端,繚繞的地氣翻轉升騰,村莊若隱若現。偶爾的一聲雞鳴狗吠會被風絲兒牽引着穿透你的耳膜,幾柱絲絲縷縷的炊煙扶搖直上,誘發你幾許童年時的記憶,那混合著蒿草和牛糞味道的氣息讓你感覺無比親切,彷彿又看到年邁的母親就彎腰蹲坐在煙熏火燎的灶台前,燒着青苞米、黑土豆,一雙迫不及待的小手總忍不住幫着扒拉幾下灶坑裡面的旺火,急等着吃到嘴裡的那一刻。

  如此的情形,雖然只存在於今天的記憶里。可一旦踏進這片草原,就會讓你摒棄狹隘,豁然開朗,心內頓然生髮出一份感恩和美好,像夏日裡在草甸子上追逐大肚蟈蟈的鳴叫,傾聽百靈子在藍天白雲下的歌唱,羊群河流般涌動,紅牛山一樣游移,眾多身臨其境的生活畫面,生動、具體,觸手可及,讓你揮之不去。

  生養在這裡的草原紅牛是世界聞名的,也是獨一無二的。是中國培育成功的第一個肉乳兼用型優良品種,肉質鮮嫩,肌間脂肪沉積良好,大理石花紋等級平均為5級,在國內屬優秀牛肉。

  物以稀為貴,吉林草原紅牛的名貴不僅如此。

  2001年,通榆縣被確定為中國草原紅牛標準化示範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油畫般的境界。科爾沁草原;八百里瀚海;紅牛之鄉,一個個顯赫的稱謂,無不彰顯通榆羊草草原的十足魅力。

  二郎廟

  位於縣城西,十餘里的樣子。路北一座青磚飛檐,紅漆山門的寺廟異常醒目。

  四周沙丘不高,卻被綠樹覆蓋掩映,樹木以楊樹見多,老榆樹次之。

  人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二郎廟看似尋常如小家碧玉,但真正走近它的人卻極膜拜它,推崇它,奉它為神靈。

  沙丘下,一汪池水,稱不上是湖,也不能說成是泊,只能勉強說它是小池塘。

  然而,它神奇也就神奇在這個地方。

  據老人們講,從他們記事起,就聽爺爺的爺爺們說過,遇到再大的旱災之年,從沒見裡面的水乾涸過。

  因此,來這裡燒香許願的人常年絡繹不絕。

  至於一些更奇幻的,同行的寫手中曾有人細緻的描述過。如果想體驗,我勸您倒不妨帶一份虔誠前來探訪,其中的感受一定是別樣的。

  三棵古榆

  去往烏蘭花鎮的路上,於路南錯落三棵古榆樹。一棵置於西,疤痕錯節,枝椏匝地,看着資歷深厚些。另外兩棵則一棵比一棵略顯年輕。問及當地人,說;“兩棵年輕的,是老榆樹衍生的,它們是祖孫三代。”這話聽來倒科學,也蠻符合邏輯。同行踏查的王局是文體局的,他接茬笑談;“這樣說少了些情趣,對於到這旅遊的人來講,沒吸引力。如果換一下思路呢?你把它們說成是兩口子多好,那年小的是第三者,是不是就有點意思了。

  眾人大笑。

  蒙古黃榆林

  蒙古黃榆林在興隆山鎮境內西南,目前為止,這是亞洲僅存的一片最大的蒙古黃榆林了,這是一位日本人在他寫的一本書中提到的。他原以為該樹種在世界上已經絕跡,不曾想在中國的興隆山發現了奇迹,並驚呼為“活化石”。

  關於對它的讚美,同行的寫手們恐怕都不吝筆墨,都曾寫下不少的美文,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帶隊的陳主任更是對其偏愛有加,在他的攝影作品中,一幀幀風姿綽約、千姿百態、風情萬種的蒙古黃榆在他出版的畫冊里,在家居、酒店、賓館的裝飾中,在旅遊文化的宣傳里,在他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黃榆景區的開發旅遊,保護是第一位的。這個物種尊貴,是因其再生能力差,一株手臂粗細的黃榆要經歷上百年上千年幾萬年的生長才會長成現在的模樣,可見生命力之頑強和多麼的來之不易。而移植或栽種是根本無法成活的。縣裡曾經做過嘗試,把這稀罕物請到鶴城廣場,美化裝點城市風景。雖然事先請教了有關專家,把原產地的土和樹整體挖掘包裝回來,栽下后又百般呵護,但終因為水土不服鬱鬱而終。

  如此說來,蒙古黃榆更加顯得彌足珍貴。可在黃榆林內,我們還是看到了不願看到的耕地和間種的楊樹。這無異於侵佔和掠奪,不和諧也不美觀,黃榆的家園岌岌可危。

  滾水壩

  向西,向西,向西。滾水壩在同發牧場,那裡有遍地的風車日夜旋轉着綠色能源,作為正在建設發展中的朝陽產業,風電之功將轉動滾滾財源造福後世子孫,也將使通榆成為風電之都而引得八方來客觀瞻,嘆為觀止。

  滾水壩在同發北,把郁洋淀分為東西兩段。

  上游的霍林河流經此地,穿向海入洮河東進。這是人為的一道堤壩,由碎石鋪就而成,即使是在汛期,也可以車馬行人也可以暢通無阻。

  滾水壩樸實得像這裡的村民,淳厚、簡單。可它的景緻確是與眾不同。

  春來,有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之說。這時候的滾水壩春汛的水花清涼,魚兒正鮮。幾十種各類飛禽隨處可見,丹頂鶴、大雁、野鴨等,你來我往,呼朋引伴,好不熱鬧。一個和諧相處的大家庭盡享着大自然的恩賜。

  夏日的跑馬場,烤全羊則另有一番情趣。當然這是后話,此時言說,為之尚早。第一日所見這思如此,還是就此打住吧。



三日記行 標籤:小屁孩日記 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