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90后,被我們的上輩或者上上輩(上上輩,不管上幾輩,下文統一簡稱上輩)評判了很多,有好有壞。但是我覺得有的批判的有些過激,其實現實並不是那樣,其實我們也很單純,我們也不笨,我們甚至改變了很多的上輩的傳統思想……
或許我們90後背負的罪名太多太多。很多話題不同程度損害了我們90后的形象,比如:90后-早戀現象很多,而且戀的很瘋狂。90后語言、着裝方面,頭型更是無可言喻。……等等!當然也有誇獎我們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90后不可教也!說90后早戀,其實我也是贊同此說法的,但是後面加了一個“很瘋狂”導致我比較反感,要說瘋狂、我們的上輩們也不差不是嗎?我們的瘋狂只是在大家的眼界里瘋狂,而你們的瘋狂已經是“跨國運動”,所以“瘋狂”二字,其實你們還是首領!比如你們有錢,隨便去西方外國拉一個結婚,就堪稱“中西結合”。而且一炮而紅,成為你們大多有名有勢的白領的“對象潮流”。我相信如果您是一個白人,找一個黑人結婚,生下來孩子最適合名字的應該是:“白加黑”,因為“白加黑”也是一個潮流。所以你們的“瘋狂”二字,也許90后真的承受不起!再說回正文,早戀現象其實我們也是很苦惱的。上學前家長說:“兒子,聽說你們班的姓——-的女同學不錯,好好加油啊!”請問這是不是大多數家長在暗示“加油把那個女同學追到,做自己的女朋友”我堅信家長叫加油意思不是說:“加油,快,加點汽油,跑的快,不會遲到”。您說呢?然而到了學校老師會對你翻個白眼,說明你的日子不會很好過,他會對你說那麼一番話讓你嚇的發抖:“聽說你跟誰誰誰——那個——你不知道學校不準早戀的嗎?給我去操場跑20圈。然後寫一份檢討書,檢討書字數必須達到2000字”不用跑我相信你的腳已經軟了!我覺得老師的作為只是讓我們謹記教訓,不要早戀,至於兩千字,我想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吧!所以說家長方跟教師方往往把我們夾在中間,因而苦惱-怎麼做是對的?家長方跟教師方是不是也該檢討一下,怎麼處理事情才達到一個平衡?答案是:你們的平衡點就是孩子,孩子的自然才是你們的平衡點,某些事(強調“某些事”)其實你們不用刻意的去暗示或者提出,因為我們自己也有一把稱去衡量。
我個人覺得90后的語言並沒有太過激話語。“我靠或者我操”在我們的眼裡只是代表着我們年輕脈搏的主流而已,跟本談不上“過激”,如果您覺得這就是很過激的話,那麼我真的懷疑您是怎麼活過來的!有時候,我有聽到長輩們說:他媽的,豬肉又漲價。他奶奶的,我家田裡的魚,不知道哪個王八蛋給下藥毒死了”,他們並不是沒有文化,說他們沒文化的人,我相信你可能不適合這個社會。其實他們也有文化,那些在於文化人看來的“粗話”都是文化人自己的錯,所以還要怪文化人自己,在文化人的影響之下,他們(後人)學會了些話,因為起初只有文化人才創造的出這些沒有文化的粗話。久而久之他們也說的跟順口溜似的,之後就成了一個個粗話文人而已,他們在整個主題里的角色只是一個傳達、擴展,罪魁禍首還是文化人,同理:我們90后所說的在上輩眼裡的“粗話”,我們也只是給你們的流行擴展而已,真正的罪人還得問問你們自己。到底是誰創造了這些語言-害了我們90后!
說到着裝,我們也就更談不上什麼過激了,比如着裝,我們穿的有些出人意料。一開始我覺得這種說法也是對的,但是後來我看了一個模特大賽,之後我對這種說法是一百個不贊同,幾百個模特穿着內衣出來走秀,稱:“泳裝”,我真實的想法是:模特在台上走個來回就幾秒鐘時間,我相信第一種人看的是衣服,第二種看的卻是臉面或者是衣服裡面。可悲的是第二種佔大多數,所以這個泳裝秀其實可以改為,暴露秀!相比我們90后可是整裝。頭型只是某些喜歡漂亮的男女一些獨特的打扮而已,一個爆發真代表不了什麼,睜眼看看大街,5、60歲的阿姨們依然那麼時尚,從背後看簡直就是跟我們90后沒啥區別。耳環,只是一種裝飾吧,你們那個年代的女生為了某男星犧牲的事,其實也不少啊。我們只是借鑒你們的歷史模仿偶像,現代歌手打耳環的不少啊,看到漂亮,就跟着偶像學。這我覺得沒錯。我們是上輩的後代,也是上輩的結合,所以我們索性結合你的髮型和耳環不過分吧!當然我自己是不會去弄一個爆發,在打個耳洞,除非我吃飽了撐的!但是至少我不會去說,你的那個打扮又怎麼怎麼樣。愛美是個人天性,只是人長的不同,所以打扮的也就不一樣。也許不打扮能嚇死人,打扮能嚇死神,但是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長的漂亮。所以請各位切勿極端評判一個人的相貌!附言:本文只是針對某些人對90后而進行的反駁。畢竟現在社會還是很多滴!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