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發過第一次上山,非常失望,點擊量太小,我已放棄寫第二次上山,朋友留言鼓勵我,我又拿起了筆——寫在開篇/天柱石
這次上山有備而來,請了一天假,帶着水與乾糧,輕車熟路上了水庫壩。放眼四望,陽光明媚,繁花似錦,好一副湖光山色。幾隻水鳥在湖面上悠閑地游弋,身後泛起人字形的波浪。山在水底投下清晰的倒影,影像填滿半面湖,水下的山影與水上的山一樣美麗,只是顏色略顯深沉。
左側的山下方比較平坦,上方一面峭壁,如一斧頭砍去半邊山,剩下半面斷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麼神奇,我懷疑莫是神仙背走了另一半,那殘缺的美震撼人心。
腳下沒有路,踩雜草踏亂石小心跋涉,雜草叢中,山花爛漫,蝶飛蜓繞,那黃色的花迎風招展,鮮艷奪目,如面含微笑的花仙玉立在美錦之上。近看原來是黃花菜,地道的山珍美味,真是長在深閨人未識啊!還有野山茶,野菊花,微菜,蕨菜無數珍饈。只有蜻蜓蝴蝶識得寶貝,安享這人間仙境,看它起起落落的翩翩舞姿,彷彿向我炫耀它的快樂,這屬於它們獨享的樂園。小鳥在石頭上鳴唱着什麼,那愉悅的歌聲有些喜形於色。
遠望斷崖並不高,走到崖前才知我是那麼渺小,仰頭望不見山頂。
峭壁之上,生長着星星點點的矮松,把光禿禿的石壁打扮的如此巧妙,我奇怪,光溜溜的石頭上如何能生長呢?定是天工巧制。它們身形瘦小,千姿百態,一副久經歲月,飽受磨難的滄桑模樣。想起鄭板橋的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在破石縫中有這樣堅強的生命,暴雨沖不走,乾旱枯不死,大風刮不動,在赤裸裸的岩壁上張揚着勃勃生機,生的優美,長的漂亮,把一方素石渲染的如描如畫。
站在斷崖之巔,視野無限開闊,遙望天際,山外有雲,雲外有山,像一副看不透的油畫,淡淡的色,蒙蒙的影。那條望不見首尾的高速公路與彎彎曲曲的河流穿行而過,大大小小的村莊,星羅棋布,我仿如站在中央,這大概就是“一覽群山小”的感覺吧。
一片略顯開闊的山頭上,矗立的石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我該如何形容它的神奇?整體格局如少林寺的塔林,有單個的石柱,也有連體的,幾個抱在一起,多像仙人布下的棋局,細瞧石柱的表皮,看着鬆軟,摸着硬如鐵沙。最高的那一尊似蠟燭栽在地上,我多想爬上去,藉助它的高度,遙望故鄉的炊煙,終是沒有那個膽量,只有藍天上的白雲帶着南來的風,親吻着我的臉龐。
水庫就在腳下,往下望清澈的湖水變成了碧綠,靜靜的如一塊墜地的美玉,鑲嵌在鳳冠上。群山環在它周圍,將它緊緊的攬在懷抱。太陽把熱辣辣的光芒灑在湖面,碧水泛着粼粼波光。山投下的倒影宛若一片蓮瓣,我見到的莫非就是一朵靜謐的蓮?也是不染纖塵,也是一樣靜美,也懷一份艷麗。
我採摘一些黃花,野菜帶回,與大家分享我的見聞。
第二次上山 標籤:二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