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粽子故事太多了

粽子故事太多了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小笨孩原創

  端午節飄然而至。粽子爭相露面,佔據餐桌,醞釀著故事。朝陽被感動着,笑得很甜。

  從床上爬起,我把母親遞來的粽子托在手心,解開細長的馬蓮, 剝下柔軟的葦葉,露出瓤來。熟透了的棗依偎在熟透了的江米中,白含着紅,紅鑲着白,經油綠的葦葉一襯,哎呦,我真的以為捧上了人間最完美的藝術珍品。連米帶棗咬一口,細細地嚼,慢慢地品,感覺到米兒黏黏的,棗兒甜甜的。葦葉的清香從黏與甜的融合中透出來,率先穿腸入肚,停在心上。心動了,早已忘記的有關粽子的趣事接連復活。

  上小學就聽老師講過,吃粽子為了紀念屈原。至於為什麼用粽子紀念這位詩人,卻忘得乾乾淨淨。母親的解釋叫人哭笑不得,硬說屈原脾氣古怪,專門愛看老百姓吃粽子。所以老百姓就在端午這天吃,一口氣吃了上千年。不管到底為了什麼,人間的風雨早把端午吹打一新,模糊了原意。不是嗎?土生土長的庄稼人有幾個知道屈原是誰?不過他們喜歡包粽子,喜歡吃粽子,喜歡熱熱鬧鬧。因此也就喜歡端午節。

  庄稼人過端午簡單樸實,匆忙喜慶。雖說比不上過大年氣派,倒也不像周六那樣清淡。端午頭天,女人們開始泡米、洗棗、煮葦葉,里出外進忙得腳不沾地,折騰的盆碗叮噹作響,水聲連成一片。孩子們比往日歡了許多。他們三三兩兩挨家視察一遍之後,聚在牆角或大樹下擠眉弄眼,公開小道消息。什麼這家貪吃,一下泡了十斤米啊;什麼那家摳門,總共包幾個小粽子;什麼張家媳婦手巧,能包元寶形的;什麼趙家的老娘們拙,包粽子露米,氣得婆婆撅嘴。鬨笑接連爆發,把街頭弄得歡天喜地。

  包粽子不是人人都會。過端午總有笨老娘請師傅幫忙的。我母親非同一般,包粽子變魔術一樣,透出來巧。她把三個盆擺成一溜,裡邊依次是棗,江米,葦葉馬蓮。搬來矮凳坐穩,挽好袖口,抄起三四片葦葉一捻一捏,便成錐形小筒,尖朝下,口衝上。填上江米,放幾個棗,用指頭一撥,一繞,一按,抽根馬蓮一捆,粽子立馬誕生,四角尖尖,小巧玲瓏。我幾次跟母親學,都以失敗告終。捻成小筒填上米,放進棗, 手就哆嗦。嘩啦,米和棗撒個滿天星。媽媽樂,說我屬豬八戒的,天生的吃貨。

  我敬佩母親。尤其那雙靈巧的手。或許是天真,我懷疑過母親曾被仙人指點,所以手有靈氣。不然,包粽子為啥那樣嫻熟,那樣流暢,又那樣巧妙?母親可從來不承認手有靈氣。她總說她是當媽的。當媽的手承擔任務,必須天天編織家庭幸福,什麼活都能做得來,做得好。於是我明白了,一直學不會包粽子,原來自己是男人,不是當媽的料,沒長當媽的手。既然不是當媽的料,沒長當媽的手,自然就學不會包粽子。看來媽媽錯怪我了。我原本不是屬豬八戒的,跟“天生的吃貨”也沒啥關係。

  吃粽子本該在中午。庄稼人嘴急,等不了,天剛蒙蒙亮就從炕頭上爬起來,顧不上打開院門,便圍桌子撕扯開葦葉狼吞虎咽。這時候把饞字藏起來,硬說是爭吉利。太陽升起,院門先後敞開。男人們拍着肚皮笑眯眯地走出來。孩子們又仨一群倆一夥站滿街頭,指手劃腳各誇各的媽。媽媽們也不閑着,湊一塊換粽子,你嘗我的,我品你的。如果誰不小心把粽子煮糊了,煮生了,立刻成為焦點。大家嘻嘻哈哈數落一陣,就七手八腳給她幾個上好的粽子,把鄉下女人的純真熱情亮了一個底朝天。

  去年過端午,我得空到張嬸家串門。張嬸高興,以粽子為題敞開大嗓門跟我聊。“知道嗎?粽子也有不白之冤!文化大革命那陣兒,說粽子算‘四舊’,跟臭知識分子屈原有聯繫,必須跟它劃清界限,包不行,吃更不行。每逢端午節,大夥只能偷偷摸摸地說說粽子咋包,嘮叨兩句怎麼好吃。把孩子惹饞了哇哇地哭。但誰也不敢包幾個哄哄。真的沒人敢呦!要是讓紅衛兵知道了,非拉出來批鬥一通不可。嗨!粽子它連話都不會說,招誰惹誰了?直到開放,鄉親們這才過上端午節,吃上江米粽子。”

  張嬸說幹了嗓子,喝口水潤潤,接茬聊。“ 我這個人心眼活。剛一開放,就瞅准了機會包粽子賣粽子。當時大夥都沒醒過悶來,看着我走街串巷眼熱,楞沒人跟着學。說實在的,那會我可沒少掙錢。雖然錢沒少掙,心卻總在嗓子眼放着,每時每刻都怕被工商所抓住批鬥。有那麼一天,工商所的突然到我家來,嚇得我腿肚子轉到前邊去,差點尿褲子。心想這回完了,批鬥是躲不過去嘍。結果怎麼著?工商所的不但沒抓我,還整整誇我一個時辰,說我跟上了形勢敢做買賣,怪事不?”

  張嬸得意了。她不管我愛聽不愛聽,冷不防把音調提高八度。“東奔西跑賣粽子掙錢,幹啥用呢?原來打算蓋房子,準備娶兒媳婦。沒幾天又變卦啦,改成供兒子念書。難怪大夥說我雞蛋心,來回滾。可我看出來,形勢總往前走,一天一個樣,咱鄉下人要沒文化註定趕不上趟,兩腳泥一腦袋高粱花子,做不了辦公室,玩不了電腦機器人呀。就這樣,我決心供兒子念書。說句沒走的話,咱這一千多人的大村子,頭名上大學的,是我兒子,是我用賣粽子的錢供出來的,你說嬸子這輩子露臉不?露臉,睡覺都笑得哏哏的!”

  “話說回來,靠賣粽子供孩子念書不易!夜裡合不上眼的時候盤算過,兒子在學校認一個字,我得在家包一個粽子賣出去。學費錢,書本錢,伙食錢,都是一毛一塊湊出來的,張張掛粽子味兒!唉,供孩子念書付多大辛苦,操多大心,大嬸我可知道嘍。別的甭說,經我手捻過的葦葉,至少也得幾卡車。瞧這十個手指頭,捻細了八個。但我不後悔。我知道老天爺派我當媽,那是幸運,那是榮耀!”

  張嬸動了感情,眼圈一陣一陣發紅。怕掉眼淚,她遞我一個粽子轉了話頭:“吃啊,吃!今兒是吃粽子的正日子。”我接過粽子托在手心,沒解馬蓮,沒剝葦葉,只是獃獃地看。我獃獃地看粽子,獃獃地看張嬸。忽然腦子一熱,張嬸沒了蹤影。遠望,一位鄉下女人挎着籃子,吆喝着“江米粽子 ”迎面向我走來。她的身後,那個背書包的青年小伙正向輝煌的大學殿堂奔去……

  又是端午。依然吃粽子。依然想起擠眉弄眼的孩子,想起母親的巧手,想起張嬸的故事。此時此刻,我細細地嚼米,慢慢地品棗,感受着那非同一般的味道。我想,倘若屈原醒來,肯定為粽子寫首好詩,全然不在乎端午節伴隨時光換代更新。因為粽子被千年情絲纏住,故事太多了。



粽子故事太多了 標籤:鹿和狼的故事 勵志故事 100個品德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紅色故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