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誕生以來,從農耕時代開始,就與土地為伴,以土地為生,把人類自身的命運與土地緊緊聯繫在一起,從土地中獲得生命的延續,獲得民族和歷史的傳承。
農耕時代的農民,不,確切的說,現在的部分農村地區。土地依然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不同姓氏組成的村落,好幾輩子一直固守在土地上,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就這樣,
一年又一年,靜靜的期待!
期待着,土地被冬雪覆蓋,春風撫慰、夏雨灌溉,碩果累累。
就這樣,
一年又一年,固守四季的輪迴。!
輪迴着,春暖花開,夏日紛飛、秋月皎潔、冬雪皚皚。
從小,我就對土地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懷,這種情懷到不是來自於我對土地有多麼熱愛,而是土地上印滿了父母親由淺到深的足跡;撒下了父母親一年又一年的汗水;抒寫了父母親由青年、中年、老年平淡可曾不變的傳奇;完成了父母親殷殷的期盼。
小時候,內心很不喜歡土地,甚至都有幾份討厭。那個時候,每到農忙季節或是假期,都會很不情願地跟隨父母親去地里勞作。當時,心理暗自琢磨,如果沒有土地,我就不用去田地,就不要經受太陽的暴晒。甚至一度認為土地是父母親苦難的來源。
當然,這種想法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得可笑,是多麼的無知,因為那時去田地根本稱不上是勞作,只是拿起鋤頭在田地間這挖一鋤、那挖一鋤,是一種玩耍的狀態,充其量是在天地間的娛樂,對大自然美好時光的享受,一種身心不花金錢的原生態旅遊。
多年來,也許是一生吧,父母親與土地緊緊的依靠在一起,他們臉上的皺紋像犁過的地一樣,一層又一層,溝溝壑壑,有太多的人都說怎麼怎麼熱愛土地,其實真正在黃土地上接觸過土地,真正理解、耕作、生活過土地的人,並沒有那麼熱愛,反正我是,也許父親也是,只是不說出來而已,
不過,父親懷念土地是真的,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熱愛土地就像愛他的孩子一樣,永遠都無法離開,也許是習慣,也許是也許是父母親老了。我想,更重要的是為了居家過日子、謀生活不得不去熱愛土地,不得不去精心呵護土地。
在每年七月來臨的時候,是田地里比較忙碌的一個季節,這時候,所有北方成千上萬以土地為生的農民都應該是爬在田地里,單腿跪,後腿綳,揮汗如雨,一鋤頭、一鋤頭的撫摸着田地,撥弄着細小而嫩綠的莊稼,黑黝黝的手嫻熟地除去與莊稼爭取營養的雜草。
這時候的父母親,也不例外,也是這成千上萬大軍中的一員。
7月,是父母親忙碌的季節,從我記事起,父親就沒有離開過他的土地,在這個嫩綠的季節,父母親要精心呵護為他們帶來一年成果的莊稼幼苗,帶上用汗水洗過的鋤頭,不分白晝與黑夜,早晨天還沒亮,父親就起床,點上一支旱煙,吧嗒吧嗒的吸上幾大口,帶着鋤頭,拉着牲口,就匆匆忙忙奔向了田地。母親,則敏捷地喂完家裡豬牛羊,也奔向了田地。
7月,上山,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里,頂着烈日,彎着腰,弓着背,一鋤頭、一鋤頭地呵護這土地,早晨,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無比,洗刷了父母親的褲腳。上午十點左右,在太陽的炙烤下,一行一行的汗水從父母親古銅色的臉上滾落。
7月,田地里到處都是父母親的足跡,哪裡有自家田地的地方,都里都會有父母親的背影,從南道北,從東到西。哪怕只是小到一個不起眼的犄角,父母親都不會輕輕放棄。多年來,父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就這樣勞累,錚亮的犁鏵刺痛着他的有生之年,在父母親的額頭上,在父母親的心靈上。
現在,村子里的年輕人都外面打工了,土地無法帶來生存的需要,堅守土地的人都是和父親一樣年過半百的老人了,他們才是土地最忠誠的孝子。
上學和當老師時,每年七月放暑假,我都和父母親一起在他的土地上揮汗如雨,儘管也幫不了多少忙,鋤不了多少地。但是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一種說不出的自我滿足於陶醉。
多年來,基本的農活其實我都會做,但我並沒有那麼真誠,因為我是為了離開土地而不斷的奮鬥。而今,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不能在土地上幫父母親一把,回想着他們扛着鋤頭奮鬥在田地里,我感覺到他們是那麼的孤單,背影是那麼的痀僂。我多想讓他們把這土地放棄,七月,不再起早貪黑,不再汗流滾滾,不再心急如焚。
7月,每一塊土地上,父母親都不知走了多少遍,撒了汗水多少遍。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時候,土地會對得起父母親,收穫的小麥、胡麻、洋芋足夠我們一家人吃,一直在不斷地支撐着我們的生活。不過,有時也會把父母親給騙了,但是父母親依然不會失望,每一年春季時,都對土地抱有莫大的希望。現在,父母親孤單的在土地上耕耘,那些父母親的土地,是否應該和我一樣,到長大的時候了,靠自己去成長。
土地,我們年青一代,漸漸遠離了您,蜷縮在城市的文明裡。但我們在心靈深處依然做着炊煙從故鄉升起的夢,那把歲月的鋤頭、鐮刀劃過青春的夢想,總是一段無法令人忘記的回憶。
生在城市的我,總是收到故鄉土地的情書,國家的退耕還林,減免農稅,農業補貼------,父母親緊縮的眉頭在逐漸舒展,甜蜜的微笑不斷在閃爍。
夢裡!胡麻已經開滿了綠花,小麥綠油油的吐穗------。